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引导和培育矿业权市场,近年来山东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共受理,审批11项探矿权转让项目,探矿权的依法转让不仅为地勘单位盘活了矿业权资产,营造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市场环境,而且激活了“谁投资,谁受益”的经营机制,为地勘业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矿业权制度、矿业权资产及矿业权市场与地质地勘单位发展的对立统一及相辅相成的关系。阐述了矿业权制度对地质地勘单位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矿业权制度的改革完善方向,对地质地勘单位如何运用矿业权制度推动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勘单位矿业权取得及流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权是地勘单位开展地质勘查找矿工作的基础,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自矿业权实行有偿取得制度以来,地勘单位前期取得了一些矿业权,有的也实现了转让,但总体上矿业权取得及流转越来越困难。因此研究地勘单位如何获得矿业权以及使矿业权更有效地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矿业权的属性及矿业权市场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地勘单位在矿业权方面存在着获取优势不复存在、收益分配关系不明确、缺少与其相法律法规及政策、流转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实施矿业权鼓励性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我国矿业权市场建立和发展情况,提出了矿业权市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对策建议;认为地勘单位必须树立矿业权经营理念,以此推动煤田地勘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明确了矿业权可以依法、有条件地转让,这是对我国矿业权管理的重大改革。认为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的矿业权流转强化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权益;标志着矿业权市场雏形的形成;作国一种具有实物形态的财产,矿产资源财产制度的建立完全适用物权理论和立法原则。介绍了矿业权转过程中“两级”市场及其形成背景,矿业权的出让和转让评估的内容以及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取标准和矿业权价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赵赣  眭江陵 《江西地质》2000,14(3):231-236
我国矿业权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各种矿业公司不断涌现。矿业权流转形式多样、矿业中介市场初步建立,矿业技术服务市场活跃。江西矿产资源丰富而潜力大,为建设富有活力的矿业权市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强化矿业权市场管理,培育中介机构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地勘成果管理和资源信息沟通,深化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矿业权转进一步市场化,以科技为动力开发优势矿产,培育委发展矿业权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正>①地质勘查市场将进一步回暖。预期地勘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回升,地勘业收入、工程勘察与施工、矿业权转让收入等将保持上升势头,尤其是地勘单位预期矿业开发将迅速反转,平均增长达到32%;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全国地勘单位面临着在市场经济中重新定位的重大选择,经受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1998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矿产资源法》及三个配套行政法规,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充分利用和积极营造矿业权市场,搞好矿业权转让工作,推动地质勘探事业继续发展,使地质工作和地勘队伍走出低谷,再现生机,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积极地探索着。1学好法规,掌握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源泉。回顾世界战争历史,可以…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矿业权市场主体缺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地勘企业在矿业权市场中应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实际工作中国有地勘企业并没有真正进入矿业权市场中占有主体位置.造成矿业权市场主体缺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国有地勘企业体制问题,国家政策问题以及矿业权市场和国有地勘企业本身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矿业权市场主体缺位表现、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适合国有地勘企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讨矿业权经济意义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矿业权价值及矿业权流转的问题,并针对目前矿业权的取得方式不够规范、矿业权流转过程中市场难以起到调节资源供需作用,以及国有地勘单位拥有探矿权的比例在不断下降等问题,提出了规范矿业权的取得方式、培育和加强矿业权市场、维护地勘单位在矿业权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勘单位的矿业权生产经营管理与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权是资产,是商品,可以依法上市流转交易。地质矿产勘查是矿业权产生的源头和子产业。地勘单位的专业核心竞争优势是地质矿产勘查,矿业权是地勘单位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业权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贯穿于矿产业的各个环节;矿业权商品的市场交易,实质是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的交易;矿业权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是矿业权人的投入与再投入过程,其目的就是在最佳的经营阶段以最佳的经营形式通过矿业权市场获得最大的收益回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产资源法》的实施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出台,国家对矿业权市场的培育和管理逐渐起动,这对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的多元化,维护国家和矿权人的经济利益,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节作用,保障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地勘  相似文献   

13.
王新昆 《新疆地质》2011,29(1):117-118
矿业权转让的高额收益,致使矿业权违规转让行为增多,造成国家收益减少.新疆作为国家矿业开发基地,矿业权交易日趋频繁.保障国家收益,维护矿业秩序,保护交易公平责任重大.针对矿业权转让中因政策不完善、市场建设落后、补偿机制不到位等问题造成矿业权转让高收益现象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丁全利 《辽宁地质》2010,(10):42-43
为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业权市场体系建设,规范矿业权出让转让行为,确保矿业权市场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出《关于建立健全矿业权有形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我国矿业权管理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大进展,具有突破意义。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外埠     
《湖南地质》2009,(9):8-9
北京 筹建有形矿业权二级市场 7月29日,全国首部南矿业权交易机构出台的《矿业权转让项目进场交易指南》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研讨论证,预计8月正式对外发布,预示着北京有形的矿业权二级市场即将建立起来。这份交易指南旨在建立规范的矿业产权交易市场,较好地解决矿业权二级市场交易中的信息披露、矿业权评估、交易流程规范、流转备案登记、风险防范和有效监管等“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司获悉,全国31个省(区、市)省级矿业权交易机构全部建成,各地地市级交易市场也将于10月建成,实现了矿业权出让转让信息“五公开”。这意味着,我国矿业权有形市场建设体系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17.
柏文喜 《广西地质》2009,(12):40-42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和地质勘探事业商业化、市场化的改革需要,使矿业权商业性融资成为地勘工作重要的资金来源方式之一,也成为社会资本投资地勘行业的渠道。矿业权作为用益物权的一种,它的财产属性和商品属性是地勘事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基本支撑点。商业化勘查需要商业化的资金支持,矿业权融资问题自然成为地勘事业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杨学作  赵洪文  庞瑞东 《山东地质》2011,(4):I0004-I0004
为建立山东省矿业权有形市场,规范矿业权交易行为,3月31日上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储备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矿业权储备交易中心受政府委托,承担着山东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转让,对矿业权市场进行监测,发布矿业权出让、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质勘查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公益性勘查和商业性勘查双轨制地勘体制为矿业权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风险性等特点,为使矿业权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国家在鼓励商业性勘查的前提下,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扶持商业性矿产勘查,同时还要改善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环境,维护好勘查市场秩序,强化矿业权管理,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勘查中违法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矿业权及矿业权市场的基本概念,以及建立我国矿业权市场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及江西省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西省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管理的10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