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7,(2)
<正>国务院不久前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全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就《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编制《规划》具有重大意义。赵英民表示,《规划》是"十三五"统筹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我国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大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2)
正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三次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空气污染已成人们的"心肺之患"。然而,治霾并不是一地一省的问题,需要各地协同作战。2015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未来几年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规划》首次划定了京津冀地区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5,(10)
<正>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进入21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也更加显著。国家海洋局不久前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十三五"期间海洋部  相似文献   

4.
段雯娟 《地球》2015,(4):40-43
近日,山东省500余无人岛公开招拍挂,出让使用权,掀起岛屿热。其实,无人岛开发需要有法律、规划和生态保护上的配套建设,中国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存在法律规定不细致、规划不严谨、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也加剧了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担忧。怎样才能使无人岛生态监管落到实处,也成为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2)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深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各项海洋发展战略规划相继出台。近日,国家海洋局与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5%,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9)
正国家公园是各国目前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国家海洋公园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类型。自1937年美国建立哈特拉斯角国家海滨公园以来,各国相继建立起本国的国家海洋公园体系,通过以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景观保护为主,兼顾海洋科考、环境教育及休憩娱乐的发展模式,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6,(9)
正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是指对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海洋特别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其中具有重大区域海洋生态保护和重要资源开发价值、涉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及其它需要申报国家级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列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报国家海洋局批准。海洋特别保护区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在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9)
正中国幅员辽阔,拥有长达3.2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和多达5400个大小岛屿,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各具特色的海洋景观。虽然我国各级海洋生态类自然保护区达68个,但对海洋缺乏系统地游憩开发和利用,客观上无法满足人们探索亲近海洋的需要。因此,建立国家海洋公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完美地结合起来,便成为了我们可持续利用海洋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9.
资讯     
《地球》2016,(3)
正全国海洋气象十年发展蓝图划定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确定了未来十年全国海洋气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到2025年,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的海洋气象业务体系,实现近海公共服务全覆盖、远海监测预警全天候、远洋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1)
正2015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之一。回望2015年,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始终被放在关键位置。不少地市政府都立下治霾"军令状",并制定各种严格的治理及监管方案,其中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举措值得回顾、借鉴。京津冀协同治霾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而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联防联控、"协同治霾"已经成为三地的共识。2015年,京津冀地区持续发生多次严重雾霾天气,对三地的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7,(12)
<正>中国正处于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海洋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又是海洋治理的重要一环,是当下海洋治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家海洋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湾长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山东省胶州湾、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浙江省试点实行湾(滩)长制。实行"湾长制"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创新形式,更是落实"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7,(9)
<正>按照国务院批准同意的《海洋督察方案》,国家海洋局组建的第一批国家海洋督察组于8月22日进驻辽宁、海南,拉开了我国首次海洋督察的序幕。此次国家海洋督察将以围填海专项督察为重点,重点查摆、解决围填海管理方面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问题。据悉,第一批国家海洋督察组共分6个督察组,进驻辽宁、海南后,将于近日陆续进驻河北、江苏、福建、广西,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7,(7)
<正>去年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支持力度。6月14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17)期间,以"实施环境第三方治理,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大气污染防治前瞻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北京环都经济圈节能低碳环保产业联盟和北京寰能天宇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风雨的故乡。回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面向海洋"开启了人类近现代文明的新篇章,从"地理大发现"到经济全球化,从"耕海牧渔"到"海洋资源勘探开发",从"舟楫之便"到"极地、深海科学考察",近500年来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时至今日,海洋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各国对海洋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7)
<正>由环保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共同编写的《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近日由环保部统一发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16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状况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近日介绍了公报的具体情况。他表示,"十二五"以来,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优良海水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劣四类海水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1978年由荷兰阿姆斯特丹 Elsevier 科学出版公司出版的《海洋重力学》(Marine Gravity)一书,作者德林格尔(P.Dehlinger)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地质和地球物理学部的地球物理学教授,多年来从事海洋重力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地球》2019,(1)
正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2018年12月24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工作力度。报告介绍,当前,我国近岸局部海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6,(9)
正近日,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批准建立大连仙浴湾等9处国家级海洋公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增了9个国家级海洋公园,至此,我国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公园总共达到42个。《通知》要求,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局)会同海洋公园所在地政府尽快组织落实管理机构和建设管理经费,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按照所列的海洋公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2)
<正>"十三五"时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五年。不久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近日对《规划》作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生态环境具体指标《意见》明确,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