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分析川滇地区4个浅层地温观测台站(宾川台、丽江台、腾冲台和五龙台)的地温日连续资料表明,太阳辐射的年周期影响随着地下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在地下14m深度,太阳辐射年周期的影响已经基本消失,与理论计算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台站地下介质特性及川滇地区普遍发育的热泉有关。太阳辐射的波峰随深度呈指数衰减,波谷随深度呈对数增加,在14m深度处,太阳辐射的波峰波谷影响基本消失。通过牛顿迭代法反演不同深度的热扩散系数,结果显示,宾川、丽江、腾冲3个台站热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五龙台从4m以下深度开始,其热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虽然4个地温台站的热扩散系数随深度增加的变化幅度不同,但基本都呈指数函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SZW-1A数字式温度计,对红雁池新11井进行温度梯度测量及动态分析,测量步进为10 m,每个测量点观测时间约1个星期。取完整、稳定的1 d数据进行计算,将日均值作为该点的温度观测值,计算该天观测数据的标准差和最大值最小值的差来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测量与分析认为,红雁池新11井梯度-深度拐点在400 m处,稳定性-深度拐点在470 m,而岩性交界面(泥岩到石灰岩的转换)在380 m处,井孔套管到378 m。从梯度-深度关系与稳定性-深度关系来看,新11井越往下,温度梯度越小,同时稳定性越好。综合测井数据,可能裸孔段为弱透水段,且受浅层低温循环水的注入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三峡水网的6口观测井的温度梯度测量结果表明:太阳辐射热的影响深度为20~30 m;各井的水温梯度差异较大,同一井不同深度井段的温度梯度也不同。影响温度梯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岩性、岩体发育的完整性和太阳辐射热。  相似文献   

4.
以榆树沟定点形变数据为因变量,以气象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回归计算,得到各测项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回归残差的分析,总结典型震例。研究结果显示:1)地温是榆树沟定点形变(除水管NS向)年变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地温与观测值之间呈现准线性关系;2)气温是榆树沟水管仪NS向年变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与观测值之间呈现准线性关系;3)金属摆两分向观测数据与地温负相关;4)水管仪NE、EW向及伸缩仪的3个分向与地温正相关;5)水管仪NS向与气温具有高度正相关性,与气压也具一定负相关性;6)伸缩仪NE向除与地温高度正相关外,与气温也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7) 回归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剔除气象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对地震异常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土层深度大于100 m的陕西杨凌试验场地3个不同埋深及形状GNSS观测墩的GPS、电磁波测距及水准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定量分析各墩的垂向及墩间距离变化,得出较优的观测墩建设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直接采用土模、埋深8 m的试验墩综合指标最好,带有承重底盘埋深3 m的观测墩次之,埋深5 m的最差。试验结果可为我国西部土层区域同类观测墩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沉积盆地现今地温场反映了地球内部各种动力学过程之间的能量平衡状态,既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也是开展区域地热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通过收集松辽盆地826口钻孔试油温度数据,结合150个岩心样品热导率测试结果,系统刻画了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基于深部温度预测技术计算了4 000 m深度内地层温度。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介于22.5~69.0℃/km之间,平均值为44.0℃/km。中央坳陷区岩石热导率值比较集中,大多介于1.60~2.40 W/(m·K)之间,平均值为1.84 W/(m·K),其中泥岩热导率最低,平均值为1.77 W/(m·K);粉砂岩热导率居中,平均值为1.87 W/(m·K);细砂岩热导率最高,平均值为2.12 W/(m·K)。大地热流值介于35.0~98.8 mW/m2,平均值为76.9 mW/m2,为典型的“热盆”,平面上呈中部高、边部低的环带状展布特征。松辽盆地1 000 m深度的地层温度介于26.9~72.3℃,平均值为47.9℃;2 000 m深度的地层温度介于49.4~141...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省15个流体观测井多年的温度数据进行年变趋势分析发现,数据长期性漂移具有普遍性。青海省地热台网有6个台(井)的年漂移量超过0.01 ℃/a,达到地热观测台网仪器要求上限。温度漂移与同井水位、当地气温变化没有关联性,而且漂移大小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无规律可循,因此单纯从温度观测数据来讨论,无法判断这种年漂移是否与区域应力应变状态有关。研究玉树井多年温度数据趋势看出,玉树地震这一地壳活动导致该井的温度趋势发生变化,其温度上升速率出现明显拐点;同样,格尔木井也由于改变观测部位而出现温度趋势拐点,可见将温度漂移简单地归结于观测系统(仪器+传感器)有失偏颇。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原理的温度计发现,单纯从测量原理上无法解决漂移问题。剔除漂移干扰的同时,漂移趋势自身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在均质地层场地内进行的热响应试验,此文通过对地埋管热响应试验观测孔不同深度地温数据与稳态温度场理论分析特征对比,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总结了非稳态下均质岩体内竖直地埋管周围的热传导特征。分析发现:该次试验竖直地埋管排热过程中周围地层非稳态地温场的分布特征与根据公式求得的均质无限大介质中线热源排热形成的稳态地温场分布在空间分布形态上有一致性;持续排热工况下竖直地埋管的影响半径为一动态数值,与排热持续时间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查清地裂缝水文地质情况可以为西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安地铁勘察工作需要,2008年7月~9月选择地裂缝穿过的西安市劳动路小学院内场地首次尝试进行跨地裂缝水文地质专项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试坑渗水试验、钻孔注水和抽水试验,并以1号抽水井的稳定流抽水试验为典型,研究地裂缝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采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以及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计算公式等3个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地表浅层土体沿地裂缝走向和垂直于地裂缝走向的渗透系数,分析了渗透系数的差异性;最后利用MADIS有限元软件模拟场地内建筑物对地基土施加应力,探讨了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上述3个公式计算,都得到沿地裂缝方向土体的渗透系数比垂直地裂缝方向的土体稍大;在同一落程中,利用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大,利用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次之,利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小,这主要是由井损造成的;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素填土层、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粉质黏土层以下影响则逐渐减弱,影响深度在18 m左右;由于建筑物长期对地裂缝上盘土体施加荷载,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土固结压密,导致地裂缝上盘土体的渗透系数较下盘小。  相似文献   

10.
正由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干热岩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在文登成功施工ZKCW01测温孔,于孔深1 240 m处测得孔内温度110℃,于终孔2 000.76 m深度处实测孔底温度为114.12℃,孔内发现了四段高地温梯度(5.3℃~18.59℃/100 m)的热岩段,预测4 000 m深处温度高达150℃-200℃,属于高温干热岩地热系统。利用实测地温梯度数据计算,该孔的大地热流值为92.86 mW/m2,是胶东地区目前测得的最高大地热流值,为胶东地区"冷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搜集濮阳地区有关勘探资料和地热深井互阻、多孔抽水试验资料 ,通过综合分析、计算 ,阐述了濮阳市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并给出了水文地质参数 ,为濮阳市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热型地热资源计算评价中,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对地热资源的计算评价起关键性作用。由于地热井的施工成本较高,多数抽水试验没有合适的观测孔,往往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参数,作为地热资源计算评价的依据,稳定流抽水具有难以避免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对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不能较为准确的掌握。除试验方法之外,求参方法的选取,以及成井工艺的差别,对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均会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利用开展地热同层回灌的两眼地热井,分别采用不同抽水试验的方法、求参的方法,和不同的成井工艺类型3种条件,对比分析了热储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差异及关系,为地热资源计算评价及地热尾水回灌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岩山区地热形成必须具备"储、盖、通、源、滞"五大基本要素,以湖南株洲湾塘地区地热成因为例,说明怎样利用地热勘查手段来分析论证株洲湾塘地区地热形成的五大要素,建立热储概念模型,确定地热井位置。为提高地热钻探成井率,在基岩山区钻探施工时,建议使用气举反循环清水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雄安新区深部碳酸盐岩热储的赋存特征与聚热机制,中国地质调查局近两年组织实施的雄安新区地热清洁能源调查评价工作,综合地温场背景、深部地质结构、凹凸相间构造格局、深浅断裂系统控热导热、地球物理场特征、区域水动力场、水化学场与温度场的多场耦合指示等综合探测手段,分析总结了高阳地热田东北部深部古潜山地热资源的最新勘查成果,阐述了雄安新区深部高温古潜山热田的聚热机制:①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影响,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明显,岩石圈、地壳厚度大嵋减薄,有利于幔源热向浅部的传导;②区域马西断层等深大走滑断裂切穿了岩石圈,有利于深部的幔源热物质和深部岩浆上侵入地壳;③热流由低热导率的凹陷区向高热导率的凸起区聚集,地下水沿断裂的深循环对流加热,区域岩溶地下水的汇流区等也有一定的聚热效应。在雄安新区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聚热机制理论指导下,在高阳地热田东北部古潜山布设施工了两眼高温、高产地热井,井口水温分别达到109.2℃,123.4℃,揭示验证了雄安新区深部存在地热开发的第二空间——蓟县系碳酸盐岩热储,深部碳酸盐岩地热水温度高、流量大、开发潜力巨大。研究成果对雄安新区乃至华北盆地高温、高产地热井位的布设与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开发利用的科学部署具有很好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下热水开采现状与合理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安市的热水井井深较大,投资费用高.延长地热井的使用寿命,对经济合理的开发地下热水则十分重要。根据对西安市多年地下热水动态的监测资料分析.西安市的地热井水头下降速度过大,尤以第三和第四热储层段更大,年均下降10余米,个别甚至达到37m。依据地下热水的埋藏特征和各井的分布及开采量情况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井距较近、开采层段集中和单井开采量过大所致。为使西安市的地下热水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布井、限量开采及地下热水的回灌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α??????????????????????????????????????????????????????鷽??????????в????????????????????о?????????1)?????????????????α?(?????NS??)???????????????????????????????????????????2)?????????????????NS?????????????????????????????????????????????3)????????????????????????????4)?????NE??EW?????????3?????????????????5)?????NS??????????и?????????????????????????????6)??????NE?????????????????????????????????????????7) ??????????????????????????????????????????????????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渤海湾盆地南乐地热田的岩溶热储特征及地热田成因机制,基于物探和地质资料,对渤海湾盆地南乐次凸地热田的热储展布规律、水化学特征、运移通道以及地温场等因素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研究表明:南乐次凸地热田存在加里东、印支-海西、燕山、喜山4期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热储,顶板埋深1 427~2 135 m,有效厚度累计46.2~91.7 m;具有良好的盖层,地温梯度高达3.04~3.24℃/hm,地下水类型为SO4+Cl-Na+Ca-B型;地热田形成于较高的大地热流、渤海湾陆内裂陷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带背景下,受西部太行山区和东部鲁西南山区裸露基岩大气降水的共同补给,进入基岩的冷水深部循环受到热流的"热折射""热流再分配"效应以及兰聊断裂摩擦生热等的共同加热、增温,沿区域内不整合面以及断裂向上运移、富集,最终形成了以奥陶系为热储的传导型地热田系统。南乐次凸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可采地热资源量为1.02×109 GJ,折合标煤3.50×107 t,可满足供暖面积12.37×104万m2,具有良好的开发市场前景。研究成果对南乐地热田乃至渤海湾盆地的岩溶热储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费县地热勘查项目为实例,从原理、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其找水效果、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该方法探测深度大、纵向分辨率高、效率高,数据处理后得到的电阻率断面图能够真实地反映地下电性结构。该文利用可控源音频电磁法在费县进行地热资源勘查,通过前期实地踏勘,对测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及地热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查明了勘查区内主要构造位置、产状、规模、深度,为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菏泽郓城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中,为估算评价该区的地热资源,在收集资料、野外勘查的基础上,施工1眼地热井,结合收集该区30余眼地热井资料,基本查清了郓城地区的地热赋存条件,确定奥陶系和寒武系热储为本次研究对象,对郓城地区地热流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评价结果,为持续做好郓城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