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永强 《地球》2011,(11):16-17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耕地已经开发过剩,补充新的耕地已不现实。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是导致我国的耕地资源紧张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
何宝庭 《地球》2013,(10):59-61
正我国土地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少、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匮乏、土地开发强度大、盲目用地突出等方面,因此,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和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水平,实现土地资源高效、持续、科学利用迫在眉睫。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曾明确指出:"国土资源工作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阶段,科技创新能起到引领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土地管理的深化改革,越来越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创新就是要用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5,(5)
<正>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中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  相似文献   

4.
曹卫星 《地球》2020,(3):1-1
山水林田湖草是-个生命共同体,其中的田,就是耕地资源。耕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土地是财富之母、发展之基、民生之本、生态之依。作为自然要素,土地为人类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来源;作为经济要素,其开发利用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生态要素,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空间和宜居环境。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加之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可供利用的优质耕地资源数量更少。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1,(7):40-40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江西地质状况复杂多变与人均耕地、高质量耕地以及可开发后备资源少的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矿产资源的保障形势严峻,资源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尖锐。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命线     
正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无不与土地息息相关。然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耕地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即便如此,我国在耕地使用上仍然存在粗放浪费的现象,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经  相似文献   

7.
袁立明 《地球》2011,(11):94-94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地大物博”一直是国人的自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是四分之一,森林资源是九分之一……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面临的资源现状十分严酷。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1,(7):31-31
内蒙古全区有耕地1.07亿亩,人均耕地3.96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未利用土地资源数量大,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潜力和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7)
<正>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每年的6月25号是全国土地日,今年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将全国土地日主题定位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与关注。6月23日,"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12)
正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决定自201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通知》指出,土地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世界人口越来越多,超过了五十亿大关,为维持这么多人的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日见短缺,同时,由于人类某些违反自然规律的活动的加剧,又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因此,人口、资源和环境成了当代世界最突出的问题,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人口超过十一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强,从一些绝对数字来看,我国虽然也称得上“物博地大”,但奈何人口太多,按人口一平均,就变为“物薄地小”了。例如我国人均陆地面积只为世界人均陆地面积的1/3;人均耕地面积也大体与之相当;人均林地更少,只相当  相似文献   

12.
文登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总面积17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138公顷,人均不足0.08公顷(1.2亩),低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鉴于地处沿海,耕地后备资源贫乏的现状,为妥善处理好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关系,文登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7,(2)
<正>为严格保护耕地红线,科学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土地调查条例》有关规定,国土资源部于2014年部署开展了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2016年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国土资源部地籍管司(不动产登记局)副司长(副局长)冯文利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李宪文介绍了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土生万物,地发千祥"。这句话的意思是,土地是万物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土地,世间一切生物都将销声匿迹。土地是我们值得守卫的珍宝,保护土地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第23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地球》杂志就我国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地方     
《地球》2014,(3):7-7
3月6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该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主要数据成果。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改进,“二调”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耕地4633.7万亩,该省耕地数据增加了26.2万公顷,但实有耕地并没有改变,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大大低于全国水平,耕地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徐绍史 《地球》2012,(6):10-11
今天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万物土中生,有地斯有粮。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实则粮丰,粮足则天下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1,(7):52-52
西藏自治区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同时,雪域高山峡谷的地貌,极为独特的气候和环境,导致了西藏可利用土地不多,人均耕地少,给西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7)
6月15日,迎来第三个全国低碳日,"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续的家园"是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今天的中国,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淡水人均占有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28%,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低碳节能,势在必行。"低碳"是这几年的热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家居、低碳旅游、低碳交通……再到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低碳城市。低碳成为了国家和民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也成了衡量环境状况的一个标准。那么,今天,你"低碳"了吗?  相似文献   

19.
袁勇  王成清 《地球》2013,(9):94-95
正土地资源是生态资源的核心要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生态系统实施保育或恢复重建,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中国、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2,(6):F0002-F000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今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各地各单位要把全国"土地日"作为向全社会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保护耕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平台,认真组织开展第2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