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勘察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对岩土工程勘察整体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实际工组中,水文地质勘察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大多数项目管理单位采用过于单一的技术方式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工作成果的评级内容也采取从简设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指导性,也使得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不规范、操作流程不统一等问题凸显。本文首先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浅要分析,主要对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水文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勘察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与勘察对工程的意义,随后分析了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了几点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3.
岩溶地区地形地貌丰富,这也为地质勘察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可能会出现勘察不够准确到位的情况,直接影响最终勘察质量,甚至会导致岩溶地区建筑物因地基不稳而出现严重变形情况。本文就简单探讨了在岩溶地区展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并着重分析了几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点。  相似文献   

4.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项专业化、需要多方面人员协调配合进行的工作,在实际勘察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为了保证勘察结果的精确性,强化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以此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保证勘察工作价值得到有效构建和发挥。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3)
BIM技术对推动建筑行业未来生产方式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建筑全行业的第二次革命。针对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勘察领域BIM的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运用BIM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工程勘察BIM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勘察比较的复杂,在勘察之前必须要认真研究现场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前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对岩土工程勘察造成威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大程度降低水文地质问题危害,从根本上保障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本篇文章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岩土工程起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6,(11)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题,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使用完善的技术,且技术的升级和技术的缜密性能够让资源开发更加有效。地质工作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使用探矿工程和岩土工程的钻探技术能够让勘测结果更加突出,本文简单的概述了探矿工程和岩土工程技术在资源勘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天琦  尹述胜 《地球》2019,(6):106-106
岩土工程作为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有重要的维护作用。本文就从岩土工程勘察在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基本环节出发,深入探究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岩土勘察技术上的应用等方面,对基坑勘察的技术创新及深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岩溶勘察中的探地雷达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的空间分布和物性特征为探地雷达技术进行岩溶地球物理探测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在已有的探测实例中应用探地雷达方法基本查明了岩溶的分布范围和充填性质,从而为岩溶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和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及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空间逐步向地下发展,地下岩溶等不良地质体的存在给城市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常规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城市地下岩溶等不良地质体探测中因人文活动、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极大限制.微动探测作为一种被动源勘探方法,因其场地适应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被逐渐应用于城市地下岩溶探测.基于微动的HVSR谱比法则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为探索该方法在城市岩溶探测的有效性及其特征,选取岩土勘察中的两个工程场地作为探测试验区.试验区内岩溶发育,通过钻探获取了岩溶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基岩的起伏变化.在试验区的岩溶异常上进行HVSR测试,并利用面波勘探的频散曲线对HVSR谱比曲线进行深度换算,从而代替钻孔信息进行深度换算的方法,来探测地下地质情况.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HVSR谱比曲线的深度换算简便有效,能有效的探测出地下岩土分界面和岩溶的分布情况,为后续岩溶区工程勘察提供帮助,减少钻探工程量提高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应用工业X射线CT技术观测岩土内部微观结构和力学特性成为研究工程地质的热点课题。然而,现有CT技术的“笨、大、重、险、贵”限制了现场应用能力,且常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存在丢失或破坏原有地质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原位CT技术的概念,并指出其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基于超小型冷阴极脉冲式X射线管及成像设备搭建随钻原位CT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原位岩心数字采样与CT快速重构。在此基础上明确后续研究重点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2D/3D CT快速重构新理论和新方法,解析CT重构图像与岩土颗粒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局部精细结构重建算法,构建精确的原位岩心3D微观结构模型;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原位置岩土准样本,研究等效准样本的力学特性;建立时-空四维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形成具有学习和预测的反馈评价体系,对丰富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和完善原位CT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月东 《地球》2019,(9):104-104
为促使我国工程地质勘査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提高其质量,保证整个工程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在确保质量与安全性基础上,有效减少成本投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令整个工程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针对我国工程地质勘査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推动被动源面波技术在工程场地勘察中的使用,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技术环节。为提高现场测试工作效率,研制了一种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便宜的无线检波器,并介绍了其技术要点。在某风力发电场岩土工程勘察中采用了被动源面波技术,试验证明了无线检波器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在一老采空区的初步探查阶段使用了被动源面波技术,获得的采空层深度范围和地质资料基本吻合。2个实测实例表明:在工程场地勘察中有效的利用被动源面波探查技术可以经济高效完成初步勘察阶段的任务,且这种方法无需钻孔和人工激励,环境干扰小;研制的无线检波器可以进一步提高被动源面波测试的现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11)
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满足了我国民众的用电需求,还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都会给工程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以贵州省鱼洞电站发电引水线路工程的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为背景,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来阐述了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的必要性,明确了勘察工作与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要点,指出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两者间的紧密结合,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工程地震研究院是青海省地震局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科技开发企业,是地震工程、岩土工程和环境地质领域从事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的经济实体,具有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桩基检测甲级资质,岩土工程勘察、咨询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丙级资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作业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余春文 《地球》2019,(9):96-96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带着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出于工程施工安全的考虑,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依据深基坑的设计标准与要求,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应用,才能有效的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及质量的落实。鉴于此,本文结合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以提升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使深基坑支护技术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为工程的整体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呈贡新区不同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建立一维水平成层土层模型,分析该区域场地地震响应,研究该地区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及对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的变化范围,为建筑结构动力分析时合理地选取地震动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P.S测井技术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S测井技术是地震勘探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原位测试技术。通过P.S测井可测定岩土体的弹性波速(Vp、Vs),为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动弹性力学参数、划分建筑物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和地震破坏潜势分析等。文中简述了P.S测井技术的工作原理、现场实测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过程。最后结合两个实例说明了P.S测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5):1077-1077
随着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以及机场等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我国在交通岩土工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突出成果,为确保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和运营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二届全国交通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于2018年10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9家单位协办。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交通岩土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工程技术难题,促进设计、施工、科研和教学等各领域的交通岩土工程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共同推进交通岩土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本次会议汇聚了一大批我国交通岩土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青年学者、研究生以及企业代表,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陈湘生院士,知名专家60余人,青年学者12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承办方专家和学生80余人,总计参会人数超过360人。
本次会议共征集到212份论文摘要,165篇论文全文。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全部论文进行了评审,每篇论文均给出两份以上的审稿意见。经作者修改后,投稿论文全部推荐至本领域相关学术期刊正刊,包括:《岩土力学》、《中国铁道科学》、《地震工程学报》、《北京交通大学学报》、《都市快轨交通》、《铁道标准设计》、《地质力学学报》、《水利水电技术》、《铁道勘察》、《青海交通科技》。截止会议举办期间,其中已录用论文68篇,审稿中论文46篇。
本次会议共设置报告111个,其中院士报告2个,大会主题报告12个,分会场报告97个(其中含学生报告37个)。与会代表就岩土体基本性质、隧道工程、桩基工程、边坡工程、路基工程、基础工程、城市轨道交通以及交通岩土数值分析方法、抗震及环境振动、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岩土工程新技术、寒区交通岩土工程等主题开展学术报告和深入交流。
会议闭幕式举办了颁奖仪式,对专业委员会评选出的青年专家优秀论文2篇、优秀研究生论文3篇、青年专家优秀学术报告5人、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5人给予了荣誉和物质奖励。大会于2018年10月13日圆满闭幕。  相似文献   

20.
物探中的面波一般认为是干扰波.从理论上研究了瑞利面波在地表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利用瑞利面波对表层岩土介质进行分层.通过工程实践证明,瑞利面波在浅部的地基勘察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地表岩土分层等方面有比其他方法更好的效果.另外,由于瑞利面波波速和横波波速的数值上的接近,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跨孔横波测量,该方法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