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及其隆升机制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内蒙古喀喇沁地区的变质核杂岩是由韧性变形的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素组成的核;由脆-韧性变形和经受了低压变质的中侏罗统地层组成的中间层;由少量脆性变形和未变质的上侏罗-下白垩统地层和岩体组成盖层。变质核杂岩的组成与结构显示了它对称伸展和不对称隆升的特征,130-100Ma是其快速隆升的时期。从该区长期的热演化历史以及同构造的岩浆活动来看,可以认为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是地幔热隆及岩浆侵入引起地壳伸展的典型实例。喀喇沁地区可以作为研究华北岩石圈结构和演化的窗口地区。  相似文献   

2.
对于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构造过程与形成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观察及擦痕应力场反演,并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有效地制约了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并对其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起源于晚侏罗世的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在早白垩世(141~100 Ma)再次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与岩浆活动。在此伸展活动中,沿着核部杂岩两侧分别发育了NE走向、倾向相反的楼子店-八里罕和上店-东风大型正断层,进而控制两侧半地堑式的小牛与平庄盆地的发育。在这两条边界断层的伸展运动及随后的均衡隆升中,核部杂岩不断抬升与剥露,先后发育了NE-NNE向的伸展韧性变形带与脆性正断层。这些早白垩世韧性和脆性伸展构造一致指示拉张方向为NW-SE向。综合分析表明,区内早白垩世伸展活动经历了141~134 Ma的初始伸展与同构造岩体侵位阶段、133~126 Ma的边界断层强烈活动与核部快速抬升阶段以及125~100Ma的均衡隆升阶段。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在早白垩世的伸展活动中转变为地垒式伸展穹窿,其强烈伸展活动出现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动力学背景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远场弧后拉张。  相似文献   

3.
<正>安家营子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部赤峰地区,所有矿体均赋存于喀喇沁变质核杂岩下盘的鸡冠子岩体内部。喀喇沁变质核杂岩的主拆离断层及其下盘岩石总共发育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为北东向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156~150 Ma);第二期为北西-南东拉升环境下的韧-脆性构造变形(134~125Ma);第三期以北西-南东向拉伸环境下的北东向拆离正断层为代表,活动时间始于121 Ma。鸡冠子岩体侵位于喀喇沁变质核杂岩下盘,结晶年龄为133±1 Ma,结晶温度介于640~691℃,侵位压力为167~  相似文献   

4.
庐山变质核杂岩是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浅层响应,对其核部中生代中酸性岩体进行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和宏观变形变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庐山变质核杂岩核部在123.3Ma~133.0Ma期间发生过强烈的岩浆活动,且岩浆活动滞后于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岩体呈NNE向近平行带状展布,宏观上岩体不具有明显的主动侵位特征,带状岩体所处的位置可能为岩石圈伸展过程中导致的裂陷和虚脱部位。东牯山岩体中的继承锆石反映其深部存在过900Ma的岩浆活动,是江南造山带格林威尔造山事件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桂东南云开地区变质杂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位于华夏古陆东南部的广西云开地区大面积出露的晚前寒武纪变质杂岩中的主体花岗质片麻岩、中深变质的天堂山岩群石榴辉石岩和中浅变质的云开岩群洋中脊型变质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进行了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定年.获得天堂山岩群石榴辉石岩的形成年龄为1894Ma±17Ma和1847Ma±59Ma,表明其时代为古元古代;云开岩群洋中脊型变质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的喷发年龄为1462Ma±28Ma,证明该地区存在中(-新)元古代的古洋壳残片;获得花岗质片麻岩的侵入年龄为906Ma±24Ma,应为1000Ma前后发生的全球性Grenville期(四堡期)造山作用的产物,并获得2702Ma±13Ma的继承碎屑锆石年龄,这是云开地区乃至华夏古陆目前获得的最古老年龄,证明华夏古陆曾存在新太古代陆壳物质.  相似文献   

6.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变质核杂岩是大陆流变伸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近20年的国际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变质核杂岩与伸展构造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热点课题。在大量文献资料调研和作者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对变质核杂岩与伸展构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拆离断层特征、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与成矿关系等,对变质核杂岩基本特征及判别标志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变质核杂岩的热点争论问题,如变质核杂岩是否一定存在巨厚地壳柱被切失的问题、变质核杂岩形成过程中岩浆作用与伸展作用的主从关系问题、低角度拆离断层的成因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北省变质核杂岩形成于中一新生代,围绕华北拗陷盆地呈环带状分布在太行山,燕山地区。分为穹状和长垣状两种。同美国科迪勒拉式变质核杂岩相比,在主拆离断层内缺失巨厚的韧性剪切带。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包括岩浆底辟、区域大陆伸展和地幔(亚)柱上隆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美国地质学者对西北美科迪勒拉山造山带研究的进展之一,是发现和理解了变质核杂岩(metamorphic corecomplexes)的独特地质现象及与大陆伸展构造的密切关系,引起了全世界地质学者的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末,以Davis和以Coney为代表的构造地质学家在研究美国盆岭区伸展构造后提出了变质核杂岩  相似文献   

10.
变质核杂岩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武显  谢国刚 《江西地质》1996,10(2):149-159
变质核杂岩理论产生于北美科迪勒拉的盆岭省,20多年来,已经发展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文总结了典型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和形成模式,最后,对比了华南地区与北美科迪勒拉盆岭省地壳结构和构造特征的相似性,认为华南地区中一新生代存在形成变质核杂岩的基本条件,该理论为认识华南地区一些复杂地质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藏南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藏南一系列大小不等的穹状隆起的变质核杂岩体,是由前震旦系亚堆扎拉岩群组成内核,古生界曲德贡岩群组成滑脱系,上三叠统郎杰学群和涅如群组成盖层。藏南变质核杂岩划分为多层式、双层式和隐伏式3种类型,是喜马拉雅板片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碰合期后陆内调整阶段由于地壳伸展、深部物质上隆和多层次滑脱剥离作用形成的大陆伸展构造形式,具有重要地质构造意义和成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藏南一系列大小不等的穹状隆起的变质核杂岩体,是由前震旦系亚堆扎拉岩群组成内核,古生界曲德贡岩群组成滑脱系,上三叠统郎杰学群和涅如群组成盖层。藏南变质核杂岩划分为多层式、双层式和隐伏式3种类型,是喜马拉雅板片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碰合期后陆内调整阶段由于地壳伸展、深部物质上隆和多层次滑脱剥离作用形成的大陆伸展构造形式,具有重要地质构造意义和成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里  吴耀 《岩石学报》2012,28(5):1674-1688
本文对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地区分布的变质岩进行了岩相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林芝杂岩中的变质沉积岩主要由片麻岩和片岩组成,它们经历了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岩中的锆石多由继承的碎屑岩浆核和新生的变质边组成。继承锆石核给出了新太古代至晚古生代的年龄范围,其主要年龄峰值在~1560Ma、~1190Ma、~620Ma和~340Ma,而锆石变质边给出了53Ma和27Ma的变质年龄。这一结果表明,林芝杂岩中的变质沉积岩很可能形成在古生代,其物质源区具有Grenville和Pan-Africa期造山作用的构造热事件记录。这一研究和已有的成果进一步证明,拉萨地体起源于Gondwana大陆北缘,在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俯冲过程中,拉萨地体作为俯冲带的上盘经历了多期变质作用改造。本研究为拉萨地体起源与多期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武功山变质核杂岩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肖修武 《江西地质》1993,7(1):62-72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甘珠尔庙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履桥  邵济安 《地质科学》1998,33(2):140-146
本文讨论了出露在大兴安岭主峰穹状复背斜核部的变质核杂岩。从岩石组合、变质温压条件、变形特征角度阐明了变质核杂岩的结构。从变质核杂岩各层之间的产状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变质核杂岩隆升时间以及与大兴安岭隆升的关系。最后通过核部侵位的超镁铁-镁铁质岩探讨了变质核杂岩隆升的深部背景。  相似文献   

16.
辽南变质核杂岩构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构造展布于旅顺、大连、金州、庄河、普兰店地区。印支旋回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岩浆活动在本区东部形成热隆起,诱使陆台中上元古界-古生界盖层自东向西滑移伸展。随伸展运动的进行,在太古宙变质杂岩顶部形成韧性剪切带;在盖层与基底不整合面形成剥离断层;在盖层内部形成中间韧性构造变形层和上部脆性构造变形层。在不同的构造层次中形成样式各异的构造群落,同时伴随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徽怀宁县洪镇变质核杂岩原岩时代与形成机制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硕  朱光  吴齐  陈印  张帅  王薇 《地质论评》2016,62(3):585-603
大别造山带东侧、扬子板块上安徽怀宁县的洪镇变质核杂岩,以往认为是早白垩世NE—SW拉张形成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其核部的董岭杂岩长期被认为是变质基底。然而,该核杂岩所指示的拉张方向与中国东部一系列早白垩世伸展构造指示的NW—SE拉张相矛盾,从而需要对这一重要伸展构造进行再研究和认识。本次11个样的锆石定年表明,董岭杂岩内变形—变质岩体的侵位时代为829~812 Ma,而变火山岩的原岩时代为761~754 Ma,后者属于扬子板块上的新元古代南华纪盖层。锆石生长边揭示了董岭杂岩内一期127 Ma的热事件,应为旁侧同期洪镇岩体侵位的热影响结果,并影响了董岭杂岩内韧性剪切带白云母~(40)Ar/~(39)Ar年龄值。该区董岭杂岩两侧在早白垩世发育了两组北东走向、倾向相背的正断层,南侧与西侧分别上叠同期的怀宁和潜山断陷盆地。断层擦痕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这些早白垩世伸展构造是在NW—SE拉张中发育的,而不是前人认为的NE—SW拉张。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在早白垩世两组倾向相背正断层活动与洪镇岩体侵位、隆升的共同控制下发育为伸展穹窿构造,并非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  相似文献   

18.
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变质核杂岩研究的新进展:(1)通过研究基底滑脱带与兽层脆性断层的产状变化,认为递进变形中基底滑脱带原始产状可能是水平的,而上盘盖层中脆性产状从高角度开始变化;(2)变质核姆岩的形成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及由此引起的伸展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3)变质核杂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德民 《现代地质》2003,17(2):125-130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确立了中国变质核杂岩的三层结构 ,即盖层 (上部脆性变形层 )、滑脱层 (固态流变中间韧性层 )、核部 (变质核、同构造侵入岩 ) ,分析并总结了各层的主要特征。中国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以燕山期为主 ,喜山期次之 ,还有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以及印支期。依据中国变质核杂岩出露的大地构造位置 ,可分为板缘变质核杂岩和板内变质核杂岩两类 ,它们均与热异常和岩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变质核杂岩核部基本上都发生一期以上的岩体侵入 ,是找矿探矿的理想构造区。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云开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云开变质杂岩)的混合岩化作用时间,对天堂山岩群中混合岩的基体和脉体进行了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岩基体的原岩年龄为1086±24Ma;混合岩脉体锆石变质增生边的同位素年龄为852.6±8.8Ma,这代表了深熔(混合岩化)作用的年龄。上述年龄证明云开地区存在中元古代的变质基底和新元古代的深熔事件,该事件与区域上四堡运动的时间基本一致,说明其可能为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拼合作用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