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生态环境具体指标《意见》明确,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和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这三位专家就其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要求各地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27日,2018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蓝天行动2.0:共识路径洞察"为主题,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来自学界、政府、媒体、NGO等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中国城市如何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这也意味着,"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圆满收官后,新一轮蓝天行动仍将持续开展。2.0版本蓝天行动的开展路径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4.
段雯娟 《地球》2019,(7):30-31
6月25日,《南方港口大气环境倡导与调查报告》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报告通过向海事部门申请排放控制区内船舶大气违法行为处罚信息、实地调研沪广深港口、一对一访谈式问卷调查港口周边居民、线下拜访上海深圳广东3地海事局等活动,建议在当前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政策背景下,中国海事局建立水上蓝天保卫战移动端公众参与渠道、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6条加大对使用不合规燃油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环境部不久前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以下简称《指南》),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环境规划院负责人近日就《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防治日益严峻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现实需求对于《指南》发布的意义和编制依据,负责人表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刘玉艳 《地球》2019,(7):32-33
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与控制会议于6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并得到了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会议以"着力补齐VOCs污染防治短板,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主题,旨在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2015年发布的"水十条"(即《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2017年底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各省、自治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平均达到60%以上。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了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按照"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开展,被外界称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首轮大考。紧接着,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7月3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新三年计划改变了过去"煤、油、车"的治理思路,升级为产业、能源、运输、用地上的结构调整。在运输结构调整的工作计划中,首次细致部署了对港口船舶污染控制的任务。7月4日至5日,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的"水陆共治保卫蓝天"媒体沙龙上,来自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  相似文献   

9.
段雯娟 《地球》2019,(9):40-41
近期,江淮汽车因其生产的柴油货车车载诊断系统(OBD)不合格被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7亿元。车企在蓝天保卫战中的责任也再次受到关注。7月30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的清洁柴油机沙龙第三期在京举行,到场的专家、企业代表和NGO代表均认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生产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段雯娟 《地球》2019,(7):20-21
6月12日上午,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亮马河会议中心隆重开幕。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出席并致辞,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出席并宣布开幕,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民建中央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吴晓青,生态环境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机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和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相似文献   

11.
正为寻找"一带一路"背景下环保产业合作的契机,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和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6月8日在京共同主办"一带一路"环境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论坛,邀请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南南合作促进会、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中科院生态中心、宜兴环科园的部门代表,以及上海格林曼环境、北控水务、深港环保、都市环保、光大国际、东方园林、大正铝业、自立环保等  相似文献   

12.
正"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发表了《同呼吸共奋斗——写在2013年"6·5"世界环境日》署名文章。周生贤在文中表示,大气环境质量能否改善,成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是关键。山清水秀但贫困落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5,(8)
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7月1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论坛对话环节,嘉宾围绕"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环保责任与担当"展开热烈讨论,新华网产经中心能源环保频道主编朱军平还宣读了"碧水蓝天在行动"的倡议书并成立了"碧水蓝天在行动联盟"。该倡议书旨在唤醒更多的企业和人们更加热爱我们共同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7)
<正>第十二届新世纪北京生态论坛6月8日在北京召开,由北京生态学学会主办,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简称"北京园科院")承办,主题为"城市生态与宜居环境建设"。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王效科、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北京园科院院长李延明和教授级高工李新宇等专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地球》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诸如热岛效应、城市生物多样性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及景观破碎化、水体污染、洪涝、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国家为了治理大气污染,陆续推出了治理散煤燃烧造成环境污染的一系列措施。2016年国家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的攻坚战役,在京津冀及相邻地区,特别是在"2+26"个城市推行"煤改气"和"煤改电"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减少大气污染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2017年入冬以来,各地突然天然气供应紧张,出现所谓的"气荒""气短"现象,一时间舆论纷纷,众说纷纭,大有鞭挞"煤改气"之势。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7)
<正>6月22日、23日,国土资源部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2017年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此次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交流经验,研判形势,结合"责任落实年"相关要求,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质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地球》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凌月明,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相似文献   

17.
袁立明 《地球》2014,(6):76-7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我国第2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二个全国低碳日分别将于6月8日~14日、6月10日举行。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8)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既要经济发展,又要青山绿水,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心声。进入2015年,环保政策密集出台,中国环保产业进入到高速发展期。为了推动环保行业健康发展,彰显企业社会责任理念,7月19日,"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得到了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水利部等部委的支持。论坛以"践行绿色生活,崇尚生态文明"为主题,来自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环境保护、环保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告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并发布了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进展。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就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实行"双控"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以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直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近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大气环境管理司刘炳江司长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向媒体和公众介绍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并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