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松阳县地处浙江省西南山区,瓯江上游,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是丽水市最早的建置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桃花源"美誉。境内至今仍保留着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高山阶梯式、平谷式、傍水式和客家古村落在松阳的山水间交相辉映,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古村落保护发展摆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全局来推进,县委王峻  相似文献   

2.
正松阳地处浙江省西南山区,瓯江上游,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是丽水市最早的建置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桃花源"美誉。境内至今仍保留着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高山阶梯式、平谷式、傍水式和客家古村落在松阳的山水间交相辉映,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相似文献   

3.
"欢欢喜喜汾河水,哭哭啼啼吕梁山,凑凑合合晋东南,死也不去雁门关." 一首民谣生动地说明了山西省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山西的古村落很多,但是其中历史悠长,保存完整而且宅院格局完美,又能大量集中在同一区域内的是汾河湾一带的晋中地区.晋中大院在山西最华丽、最具代表性,被建筑学家称之为"汇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常家庄园又是佼佼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先进的社会经济文化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古村落。本文分析了近些年我国古村落研究的基本特点,并以"文化景观基因学说"分析了古村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平台构建的内容与意义,以及其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同时,讨论了该程序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功能、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与实现思路。最后,以湖南江永女书为例,对古村落景观基因信息进行了提取实验。  相似文献   

5.
正儒安村,系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福安村委会所辖的一个古村落,有700余年历史。这里有保存完整的火山地质遗迹,这里的土壤富硒富锌富钼,这里的地下水富锶富偏硅酸呈弱碱性,这里诞生了历史名人陈毓桂、陈彝谦父子……20万年前火山爆发,炙热的火山岩浆四处飞溅、流淌、凝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走进儒安村,  相似文献   

6.
<正>在龙游县塔石国土资源管理所辖区内,有一块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乡村田野中遍布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如今依然在历史岁月中守望着古风遗韵。在星罗棋布的村落中,三门源村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古村落,它展示着龙游地方文化的历史底蕴,演绎着明清时期全国  相似文献   

7.
后沟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村庄建筑接近陕北窑居,沿河岸依山势而建,保留了砖窑三合院、四合院、独立式窑洞等大量古建筑和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古村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松阳县通过加强农民建房用地保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强化督查考核等四项实招,大力破解农民建房难题。一是强化农民建房用地保障。有序统筹使用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农民下山脱贫专项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无房户、危房户农民建房急需用地。积极统筹安排好历史文化古村落农民建房,尽力满足全县农民建房用地的合理需求。2018年共下达各乡镇街道农民建房指标297亩,农村私人建房审批备案1289户,其中农村无房户、危房户建房审批1243户。  相似文献   

9.
正《一方水土一方人——走进澧浦》于2020年3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当地广泛关注。这项自发的专注一个生态镇的民间文化工程,在金兰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历时三载,增删数遍,始于琐园,蒲塘收官,文脉贯穿了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是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的一次文化集成,也是澧浦游子们对家乡谱写的一曲赞歌。该书在主编金芳城的带领下,众多作者不畏寒暑,披星戴月,呕心沥血三个春秋,字斟句酌,力求精品。这是一部以金东区澧浦人写澧浦事为主的文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村庄景观格局进行准确检测和分析,由于人工调查费时费力,且导出的数据往往主观、定性且单调,在分析理解其社会文化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难以发挥关键作用。以河北某古村落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基于低空无人机获取的遥感数据对其空间格局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四级分层景观识别方案和相应的景观类别规制,使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方法(OBIA)和机器学习分类器构建三级分类模型。经过交叉验证,该模型准确且稳定,最终提取了该村庄五个主要遗产景观元素,基于距离统计和聚类分析,揭示了目标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营造技艺既  相似文献   

12.
郑和作为 15世纪世界航海事业的启幕人 ,其航海壮举标志着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到中国历史的一个颠峰。之后 ,西方海洋文化的发展 ,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前奏。中国海洋文化的衰弱 ,为近代中国历史定势埋下伏笔。 15世纪前后 ,中西海洋文化的生存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特征 ,这使得一直雄踞人类海洋文化前列的中国海洋文化 ,最后被西方海洋文化取代。  相似文献   

13.
陈睿 《国土资源》2007,(8):52-55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五、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打着"地理大开发"的旗号,将澳门占为殖民地。直至1999年澳门回归,葡萄牙在澳门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澳门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澳门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悠远的历史积淀,其建筑文化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兼具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相似文献   

14.
郑和作为15世纪世界航海事业的启幕人,其航海壮举标志着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到中国历史的一个颠峰。之后,西方海洋文化的发展,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前奏。中国海洋文化的衰弱,为近代中国历史定势埋下伏笔。15世纪前后,中西海洋文化的生存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和人文价值取向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使得一直雄踞人类海洋文化前列的中国海洋文化,最后被西方海洋文化取代。  相似文献   

15.
古人将土地与妇女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取意其生育繁殖的能力。"大地母亲",这称呼我们今天还经常用,而且不仅中国人用,西方人也有这个习惯。今天我们看看中国人在用这个称呼时的文化心理。当我们说"皇天后土"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说明天与地之间的配偶关系。也就是说,天阳地阴,天是男性,地是女性,天和地组成了自然界的完整系统。这是中国传统的土地文化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从古人对土地的称呼证实这点。  相似文献   

16.
古琴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乐器,知名的古琴名人流传至今,但是由于古代历史书籍匮乏、记录不完整性以及古今地名歧义性等原因,导致无法收集完整的古琴名人移动轨迹数据。本文基于众包思想,构建基于WebGIS的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系统,着重解决古琴名人轨迹数据库和知识数据库的构建。基于众包数据,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系统对古琴名人轨迹进行可视化查询,动态展示古琴名人的二维与三维轨迹,并结合古琴知识图谱,实现古琴名人相关信息的智能化查询。古琴名人轨迹点时空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古琴名人移动轨迹与中国历史人口迁移趋势一致,且古琴名人倾向于停留在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历史名城与山水之地,从而有利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不仅可用于古琴名人,同样适用于其他历史名人或移动物体的轨迹采集。  相似文献   

17.
正玉树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位于群山环绕的山谷之中,巴曲河、扎曲河在此交汇流向通天河,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4.14"地震之前,玉树市土地管理混乱,违法用地量大面广,"一地多证、一证多地"等现象非常普遍,土地、房产权属关系十分混乱。为了有效扭转这一历史问题,自灾后重建以来,玉树市在省、州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国家给予的土地权益优惠政策,先后开展了多次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有效震  相似文献   

18.
正村庄有别于城镇,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其规划建设也有特殊性。做好村庄规划利于农村更好地发展,村民生活更有奔头。笔者以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渔村村庄规划为例,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村庄规划水平进行初探。一、渔村概况兴坪镇渔村村委位于阳朔县北面、兴坪镇的西南部,距县城约30km,下辖大河背、镰刀湾、厄根底、瓦厂、黄泥田、元宝榨、渔村、大洲岭8个自然村。渔村自然村入选传统古村落名录。渔村因孙中山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访该村而名扬海内外,成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矿业遗迹是人类矿业活动的历史见证,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是当今世界在自然和文化保护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文详细介绍了山东威海金洲国家矿山公园的矿业遗迹资源类型,划分了等级,并对其从自然属性、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北宋文化吸纳了前此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而皮毛落尽 ,精神独存 ,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 ,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苏轼的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 ,苏轼通过其二千七百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 ,展现出了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历时性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 ,对苏轼诗歌产生了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影响 ,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又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典型地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