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文章结合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的业务类型、业务特征、短期天气预报员的岗位职责任务及新形势下对短期天气预报员的评价标准,综合采用文献调研法、定性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和建立科学、客观、系统的短期天气预报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有利的人工增雨天气过程预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有利人工增雨天气过程预测系统。预测系统采用VB6.0设计编程,模拟预报员的天气分析思路,自动判定天气过程,显示资料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覃孟春 《贵州气象》2006,30(Z1):11-13
通过对强对流天气的背景环流型、影响系统的统计分析,结合老预报员的经验和技术成果,总结出东兰县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定性指标。为预报员制作广西东兰县精准、及时的天气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能  梁岱云 《广西气象》2001,22(2):51-52
通过对1998年7月开始实行的全国天气雷达拼图产品的生成、使用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天气雷达拼图应用的优点;大范围天气雷达组网拼图资料比天气图的时空分辨率高,能及时掌握天气系统的演变及生消过程,有利于预报员分析和制作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04年5月11~13日江西中北部出现超历史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和物理量场,总结了这次过程的重要特点,并与15个区域性暴雨的平均物理量特征进行了比较,力求寻找出一此预报着眼点,从而为预报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气区与天气系统相互影响的预报规则分析天气图时,预报员都比较注重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而忽略上下游系统的相互影响,使天气系统预报趋势与实况(位置或强度)偏差较大。根据经验,可将天气区与天气系统相互影响归纳为以下预报规则:①当高空槽移行于锋区之上或高空槽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05年8月5~7日昌吉发生的暴雨过程天气系统,重点总结了这次过程中昌吉地区暴雨天气的特点,力求寻找出一些预报着眼点,为预报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ECMWF产品中48小时及96小时网格点预报资料,已普遍被县站预报员所应用,并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预报员根据48小时及96小时500百帕预报图上的天气系统的分布状况,结合本站要素演变和本站历史上出现的天气个例事实,可对未来天气做出准确率较高的24-48小时预报.但上述工作是相当繁琐的.每天预报员要从抄收资料、绘制天气图及本站要素演变曲线图,查阅天气个例档案,直到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MICAPS常规数据,陕西现代气象一体化智能网格预报平台预报检验数据,以及陕西天气业务实时评估平台预报评分数据,选取2017年1—6月省级预报员综合主观预报结果与智能网格平台的多模式集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2017年8月11—14日在西安周边发生的一次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作为个案分析,研究在智能预报发展前景下,预报员在预报业务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预报体系中预报员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但是,预报员的职能将根据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推进实现角色的转变,常规精细化预报产品将越来越不需要预报员的人工干预,预报员需要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订正,制作针对性服务产品,深入研究灾害性天气的机理,总结预报经验,改进数值预报模型的算法,为提高人工智能的效果提出建议和方法;对预报员的评价体系应该从预报准确率评分转变为灾害性天气订正技巧评分,以订正技巧来衡量一个预报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天气局宣布,其制作15天天气预报的天气与气候模式有重大改进。2005年9月,美国国家天气局环境模拟中心开始提供更精细的大气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预报员提高预报准确度。随后,美国国家天气局对其全球预报系统(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进行了升级,该系统是其用来预报全球天气形势的主要模式。美国国家天气局的各种天气预报均使用该模式,例如飓风预报、暴雨预报、干旱预报、雪暴预报、冰况预报以及航空预报。  相似文献   

11.
2000年7月17日午后及晚上双流机场产生了两次强雷 雨天气过程,机场 预报员成功地对上述过程做出准确预报;本文就当日的天气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进 一步总结出民航气象数据库WAFS(世界区域预报系统的简称,以下同)产品500hPa高空风既流 场形势预告图对近两年来双流机场多起夏季雷雨天气过程成功预测所起的作用,为双流机场 夏季雷雨的预报提供了一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时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有利人工增雨天气过程预测系统.预测系统采用VB 6.0设计编程,模拟预报员的天气分析思路,自动判定天气过程,显示资料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1998年 7月开始实行的全国天气雷达拼图产品的生成、使用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得出了天气雷达拼图应用的优点 ;大范围天气雷达组网拼图资料比天气图的时空分辨率高 ,能及时掌握天气系统的演变及生消过程 ,有利于预报员分析和制作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4.
苏耀墀 《广东气象》2007,29(B12):38-40
通过对2006年12月13日江门地区由晴转雨天气过程预报偏差的分析,认为预报员不能只是对某个天气系统进行单一的分析,而应该细致分析主要影响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天气变化所起的作用;还应该仔细分析数值预报中个别因子的变化原因,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析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MICAPS常规数据,陕西现代气象一体化智能网格预报平台预报检验数据,以及陕西天气业务实时评估平台预报评分数据,选取2017年1—6月省级预报员综合主观预报结果与智能网格平台的多模式集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2017年8月11—14日在西安周边发生的一次分散性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作为个案分析,研究在智能预报发展前景下,预报员在预报业务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预报体系中预报员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但是,预报员的职能将根据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推进实现角色的转变,常规精细化预报产品将越来越不需要预报员的人工干预,预报员需要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订正,制作针对性服务产品,深入研究灾害性天气的机理,总结预报经验,改进数值预报模型的算法,为提高人工智能的效果提出建议和方法;对预报员的评价体系应该从预报准确率评分转变为灾害性天气订正技巧评分,以订正技巧来衡量一个预报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光路 《气象》1978,4(11):12-12
一个站的记录对天气图的贡献是肯定的,它帮助预报员揭示大范围天气变化的特征。那么,一个站的记录揭示小范围天气变化的能力如何,怎样利用单站要素的变化去判断天气系统的影响,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呢?这是气象站预报员所感兴趣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站在这方面一些点滴认识。 了解各要素的不同作用 在天气图上,是根据各站的记录来分析天气系统的,所以,各站观测到的要素变化,是天气系统在局地的反映,天气系统不同,单站要素的变化形式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单站要素变化与天气系统的  相似文献   

17.
从用户与预报员的角度讨论了天气预报中表示为数值概率的风险评价溉念。对于用户来说,该概念能使特别事件发生、或者是特定临界值被越过(例如在特定时段中温度降到低于0℃)的风险定量化。对于预报员来说,这种概念非常有用,因为它能使预报员用一种最适合反映各种情况下天气系统演变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预报。这种概念对于用户与预报员都是一种很实用的工具,经得起客观评价,从而提供一个衡量预报员技术与评价预报员对用户之价值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陈静  徐永灵 《贵州气象》2004,28(1):13-16
初步建立贵州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流程是以人机交互系统为平台,以提高重大天气、灾害天气、转折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为重点,综合多种预报的技术和手段来制作并发布短期气候预测。该流程集预测的分析会商、预报的制作发布、资料的存储查阅、工作方式及流程运行的监督管理于一体。它减少预报员许多繁冗的工作,使预报员能赢得大量的时间投入到预报的思考中去。预报员只要进入流程,就能够大量而充分地利用前期天气预测信息进行实况、背景和预测分析,就能简便、快捷地完成所有预测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惠州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预报预警信号发布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0  
杨柳  李明华 《广东气象》2007,29(4):33-35
对2006年6月15日惠州市发生的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了该次暴雨局地性强,属中尺度天气系统强对流风暴下发生的强降水,大尺度天气系统上不易分析出来,低空急流是其主要成因;探讨了早晨值班预报员如何利用天气资料进行订正预报,并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做好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和服务工作;类比分析了另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对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时监测香港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图和广东省中尺度气象自动站资料,搜索出可能与南海区出现暴雨或强对流天气相关的实况信息,并把危险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到预报员的移动电话,实现危险天气预警监测。该系统自运行以来,有效地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提供了预警信息,大大提高了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