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年2月19日至3月1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地球现代磁场监测与地磁基本数据积累”项目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磁图(2005.0)编制”项目的第三期全国磁测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为:选点与建点;地磁三分量测量,包括用GPS测定方位角;野外测量数据的处理。通过本次培训,参加培训的同志都已达标,每个测量队都可以胜任野外磁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第二期全国磁测技术培训班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2月19日-3月3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地球现代磁场监测与地磁基本数据积累”项目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磁图(2005.0)编制”项目的第二期全国磁测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为:选点与建点;地磁三分量测量,包括用GPS测定方位角;野外测量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震活动区的地磁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地区是中国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为了监测新疆地区潜在的强烈地震,2003年在该地区建立了N和S两个地磁测网并进行了地磁三分量测量.在N和S两个测网所选建的51个测点周围环境良好,地磁梯度小,适宜地磁测量.在野外测量中,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的G-856磁力仪、DI磁力仪与GPS仪器,应用GPS测定方位角,DI磁力仪测量地磁偏角D与倾角I,G-856磁力仪测量总强度F.应用新疆地区乌鲁木齐与喀什地磁台站的资料,分别通化了N和S两个测网的地磁测量资料.该地磁通化值的平均标准偏差σ为:F的σf=0.20 nT;D的σd=0.06′;I的σI=0.03′,表明地磁测量资料准确可靠.根据上述地磁测量资料,应用精度高的spline方法,得到了N与S测网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结果表明,该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可以准确地描述N与S测网的地磁场及其地磁异常场.该地磁分布为今后在新疆地区的震磁研究与地震监测提供了良好的地磁参考场.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地磁测量及成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北京地区地磁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地震地磁野外测量规范”,取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资料,在中国地震局组织的全国资料评比中,该磁测资料于1994-1999年连续6年荣获第一名。应用这些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地磁变化,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获得了有意义的震磁前兆,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具有积极作用与一定实效。与此相配合,开展了密云水库与活动断裂的构造磁学研究,为震磁前兆研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结果。这些成果荣获了2000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进步一等奖与2001年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最后展望了震磁前兆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期封面是一幅海洋地磁测量的立体探测场景图,它展示了海洋地磁测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海洋地磁测量以"总场测量"和"矢量测量"等不同测量方式在海域的不同空间位置上采集地磁场信息,探索地球奥秘.具体的工作模式分别有:①卫星磁测、②船载固定翼无人机磁测、③船载三分量磁测、④海面磁测、⑤海面无人艇磁测、⑥近海底深拖磁测、⑦长航程AUV磁测、⑧海底地磁日变观测、⑨海底地磁场矢量观测和⑩超长锚系的海洋地磁观测潜标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推进野外磁测工作,于1988年9月份对京津与河北地区的地磁测网进行了野外考察与实验观测。结果表明,磁测布局与测点选设基本合理;所用的磁力仪性能稳定,但MP-2磁力仪的观测值应进行仪器差改正;磁测资料的通化台应选在100—200km之内。此外,提出了供今后磁测工作参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G856F的地磁野外测量处理程序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在山西地磁野外观测中的应用.认为该程序可在野外观测结束后立即计算观测结果,如果数据出现异常或误差超限,可现场查找原因或进行重测,从而提高地磁野外观测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地震局地磁项目测量组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对香港国际机场磁罗经校正场(CCP)地磁场总强度F、磁偏角D、磁倾角Ⅰ进行了科学、规范、准确的地磁绝对测量。利用肇庆地磁台高精度的数字地磁观测资料,将香港国际机场磁罗经校正场(CCP)内各个测点在不同时间的测量数据进行了通化处理。根据2010年和2015年的地磁测量结果及香港地区历史地磁观测资料,通过初步研究可以看出香港国际机场地磁场F、D、I三要素时间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与肇庆地磁台长期观测结果基本一致。香港国际机场地磁测量不仅是项严谨的工程项目测量任务,它还为香港地区地磁场变化的研究取得了第一手宝贵的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地磁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墩差测量和仪器比测是地磁观测中最基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观测资料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震磁异常通常为几nT至几十nT。因此,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地磁预报地震具有深远意义。对嘉峪关地磁台仪器比测和墩差测量的方法及结果作了简要总结,供兄弟台站借鉴(文中所用的比测数据和墩差测量数据是北京台传递的标准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国产质子旋进磁力仪的整体性能,根据实际测试环境条件和《质子旋进磁力仪野外测试大纲》,使用128套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采集野外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地磁总场数据、标准偏差、相关系数等,对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的一致性、稳定性等性能进行评价。分析表明,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性能良好,可满足相关测试要求,符合野外磁法测量和地磁相对观测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系统回顾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地磁测量、地磁图和地磁模型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中国人独立进行的地磁测量;评述了1932年山东半岛地磁图,1915.0和1936.0年中国(部分地区)地磁图;1945.0年东亚地磁图;1946.1年四川北碚地区地磁图以及1946.1年四川北碚地区地磁场泰勒多项式模型.并根据1936年地磁数据计算研究了1936.0年中国地磁场的球冠谐模型和曲面Spline模型,以及1900.0-1940.0年5个年代的中国地磁数据集、地磁模型和地磁图.对今后我国地磁测量研究工作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涉县地磁台观测室建设严格照规范进行,于2014年中投入试运行。本文就涉县地磁台观测室建设在勘选、材料磁性检测、异常情况处理所用方法进行阐述,运行后资料质量分析表明,涉县地磁观测室建设较为成功,其建设经验可为其他地磁台站新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九江-瑞昌MemSsub5.7地震地磁异常的观测与分析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发生前,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磁基本场测量和相应的ldquo;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rdquo;显示,震中周围100 km范围内存在显著的ldquo;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rdquo;. 而该异常在ldquo;1970.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rdquo;中并不存在. 2005年12月在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21个测点上进行了地磁重复测量, 并建立了ldquo;局部修订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rdquo;. 该模型显示,震后ldquo;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rdquo;明显减弱. 因此认为,ldquo;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rdquo;是地震地磁前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地磁观测中干扰抑制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观测数据不仅具有学术研究意义,也是不可或缺的国家基础战略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地磁台网中近1/3地磁台站正日益受到由外界人工电磁干扰源的干扰,产出的地磁观测数据质量下降.如何选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对干扰进行辨识是目前地磁台网运行中数据处理的热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从地磁观测数据中分析及抑制方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入手,对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地磁数据分析及干扰抑制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作为现代信号处理的演化的新方向,介绍了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中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等技术在地磁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展望中谈及.研究发现,智能信息处理是地磁数据中干扰辨识及抑制领域有效技术和今后发展趋势,也是地磁观测数据综合处理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有效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5.
涉县地磁台电磁环境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涉县地磁台周围环境、地质条件、地磁场观测环境、场地背景噪声等电磁环境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涉县台地理位置优越,电磁观测环境较好,观测环境能够满足地磁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磁场动态演化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地磁观测台网每天的子夜均值资料,运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建立了中国大陆地磁场动态演化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地磁异常场动态演化.结果表明:地震前后地磁异常场变化特性较明显,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这可能反映了地震不同孕育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地磁LURR能够反映地壳介质电导率的变化,通过计算2008-2018年东北地区地磁LURR,归纳总结东北地区地磁LURR背景值及统计M≥4.9地震发生前6个月内地磁LURR特征,结果表明,假设东北地区地磁LURR≥3.06作为该地区的最佳阈值,异常台站多于两个时能够大幅度提高中短期预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中国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中国地磁场复测点和地磁台站资料,建立了2000年代中国参考地磁场长期变化模型CGRF-SV2000.模型显示,中国地区地磁场变化比较平缓,X、Y、Z、H、D、I、F七个地磁要素的“无符号平均年变率”分别为122 nT/a、82 nT/a、438 nT/a、118 nT/a、096(′)/a、299(′)/a、224 nT/a,比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给出的全球年变率约小1/3到1/2.各地磁要素的变化显示,地磁北极正在向中国移近,或者说,中国正在向高地磁纬度方向移动,平均移动速度约为3(′)/a.磁偏角变化还显示,中国地区东西部偏角差异继续扩大.作为检验和对比研究,本文利用第8代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模型,分析了全球地磁场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讨论了全球长期变模型IGRF_SV与中国长期变模型CGRF_SV的异同点.对比分析表明,中国地区地磁场的长期变化与全球长期变化总趋势基本符合,但是,CGRF_SV也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局部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the response to a questionnaire sent to geomagnetic field, ionospheric and magnetospheric researchers, several methods of choosing periods of quiet conditions based on geomagnetic records, as well as other observed parameters, have been identified. Caveats with respect to using geomagnetic indices to select quiet periods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Geomagnetic disturbances are strongly local. Even if the data from all available observatories indicate quiet behavior, there is the distinct possibility that some other location, not sampled, may be disturbed.
2.  Geomagnetic indices are convenient but imperfect indicators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ices based on a quiet-day reference level have uncertainties comparable to the threshold value for quiet conditions. Indices representing average conditions during a 24-hr UT day may not be appropriate.
3.  Geomagnetic activity does not fully reflect the range of possibl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onosphere or magnetosphere.
  相似文献   

20.
对拟建设的新疆且末地磁台进行场址勘选,采取十字剖面测量和密跨度测量方法进行地磁场总强度F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且末地磁台的地质条件、磁场梯度分布和背景噪声环境等地磁观测环境条件,符合国家地磁台建设规范的要求,适宜地磁基准台站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