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分析东北水稻生殖生长关键期低温生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日冷积温(时积温)及其与空壳率关系的模式和敏感期内每日水稻敏感群体数量比率分布标准化模式,进而建立了水稻在生殖生长关键期内因低温影响而导致空壳率及减产率评估、预测模式。该模式可较精确地计算出逐日低温导致的空壳率及减产率,可比成熟期提前25 d左右进行冷害评估和损失预测。  相似文献   

2.
以信阳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9年29a气象资料以及水稻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豫南一季中稻生育期旬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与空壳率、枇各率、千粒重以及地段1m2产量之闻的统计回归关系。结果表明:1)一季中稻的空壳率随着6月中旬和8月中旬的日照时数的减少而增大,随着8月...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9年6-8月逐日、逐时平均气温,根据日冷积温与水稻空壳率的关系以及敏感期内水稻敏感群体数量分布概率,评估水稻发生障碍型冷害而导致的空壳率及减产率.结果表明:2009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型冷害,总空壳率在10%以上,三江平原水稻减产程度重于松嫩平原,这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该方法足在明确水稻...  相似文献   

4.
江西近50年寒露风演变趋势及其对双季晚稻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江西省81个代表站1959—2008年的气象资料和14个农业气象站1983—2007年的双季晚稻观测资料,对江西省寒露风的发生情况和演变趋势,以及寒露风出现日数与空壳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寒露风约十年九遇,且赣中的发生频率要高于赣北和赣南;寒露风有提前出现的趋势。寒露风日数每增加1d,可造成空壳率增加0.4%—3.0%。  相似文献   

5.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8,4(1):22-23
杂交水稻对光、温、水等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常规品种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高温强光是发挥杂交优势的重要条件,但抽穗前后它既怕低温又怕高温,如果温度条件不良,则会增加空壳,降低结实率。造成空壳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恢复系的恢复力还不够强。因此,研究杂交水稻安全齐穗期的农业气象指标,分析适宜播插期的农业气候条件,以及开展相应的情报、预报服务工作,是杂交水稻栽培中的重要课题。 一、生育期与光、温特性 在南方稻区,为了夺取双季丰收,水稻品种的熟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籼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3号、6号是我省目前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的组合,可以作中稻,也可以作晚稻,其熟期主要是受亲本热期和杂交种光温特性的影响,生育期较长。中稻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8-2018年玉林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定位稻田实验观测数据,对早稻空秕率与抽穗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抽穗-乳熟期间的降水量是影响早稻结实率的最主要气象因子,强降水会显著增加空壳率;空秕率与抽穗后-成熟前10d≥33℃的日最高气温日数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连续的低温寡照过程的日数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杨祎  安祥 《贵州气象》2005,29(6):40-41
对江口县1981~2000年的大气观测资料与农业气象田间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找出影响江口县杂交稻空壳率的相关因子,并确定其相关因子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8.
高、低温对杂交稻结实率危害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久江 《气象》1979,5(9):22-24
推广杂交水稻是我国农业科学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前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现在推广的杂交组合空壳率较高(一般达25—30%,有的甚至高达50—60%),其原因大体有四:一是高、低温影响;二是恢复度影响;三是氮肥过度;四是混杂及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特别是抽穗扬花期遇上高温低湿或低温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铜仁地区中高山水稻冷害的类型、天气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与空壳率的关系,同时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宿迁地区水稻暴雨洪涝灾害保险气象理赔指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宿迁地区104个乡镇2003—2013年水稻产量资料和2008—2013年保险理赔资料,计算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灾害损失率;在自定义暴雨洪涝灾害指数的基础上,分析水稻灾损率与暴雨洪涝灾害指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各水稻种植区的气象理赔指数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得出:宿迁地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的平均灾损率为-1.83%,达到理赔标准的乡镇比率为37.5%;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最重的是III区,其次是I区,VII区和II区位居第三,其他几个区相对较轻;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影响水稻的孕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对孕穗扬花期以前的生育期影响较小;暴雨洪涝灾害指数对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这一指数制作水稻在灾损率预报准确率较高,达到90%以上;利用气象理赔指数,能较好的预报和模拟宿迁地区水稻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灾损率分布,对降低理赔风险,减少理赔费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盘锦水稻产量灾损风险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和文  李春  曹士民  杨文艳 《气象》2008,34(5):38-43
应用滑动平均模拟方法,计算了盘锦地区1977-2006年30年水稻趋势单产,并据此求算出气象产量.以减产率>5.0%界定灾年,分别从不同气象灾害损失等级出现的概率、变异系数等角度综合分析了盘锦地区水稻生产的灾损风险.并通过计算水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寻找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和气象灾害.结果显示:盘锦地区水稻产量波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减小,盘山县的灾损风险大于全市水平;热量条件的丰欠是造成盘锦地区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中5-10月≥10℃的积温,5、6月份的平均气温及9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对产量影响显著;而在5月、6月和9月该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低温冷害,这与实际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2.
对黑龙江省近十年水稻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水稻生育期的分布及变化,发现水稻生育关键为出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各生育关键期气象影响指标共17个。为气象对农业的影响评价,为水稻产量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商城县水稻生产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1-2000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生产资料,分析了商城县水稻各生育期的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光能资源及影响水稻产量的气候因子,并提出了在水稻生产中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途径,为以后水稻良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对有效防御气象灾害,促进商城县水稻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贵州粮食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也最高的作物。建国以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较快,总产量由1950年的211.1万吨增至1991年的428.7万吨,增长1倍多,但年际间的产量不稳定。产量波动主要受天气候条件尤以气象灾害影响最大。为此,必须掌握水稻栽培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才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对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1气象灾吝对水稻的影响1.1干旱1.1.旦春旱主要影响水稻…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万州1996—2007年气象资料及同期水稻稻瘟病病虫害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水稻稻瘟病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分析其对稻瘟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上旬≥0.1mm的降雨日数、6月下旬—7月上旬≥35.0℃的天数及7月中、下旬阴雨寡照天气与万州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发展有紧密关系。另外分析发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发展除气象因子这个主要原因外,还与水稻品种抗性、病源基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何景涛  贾杨 《黑龙江气象》2011,28(4):32+38-32,38
本文利用庆安县1980—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种植水稻的气象条件,并与1998—2008年水稻平均生育期进行配比,得出当地温度、水分、日照和生态环境的同期配比适宜有机水稻的生长。通过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类型及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为当地水稻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黔东南州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平 《贵州气象》1999,23(6):23-25
以无气象灾害时水稻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根据影响水稻产量形成的因素,利用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对黔东南州80年代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水稻损失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熙军 《广西气象》1997,18(4):51-53,56
通过对栽培试验的总结,应有和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同一水稻品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各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了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生育期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分析了各气象因子的单独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栽培试验的总结,应用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同一水稻品种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各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确定了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关键生育期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分析了各气象因子的单独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鱼台县水稻生产与相关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鱼台县历年气候资料、水稻产量,结合水稻生长发育每个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影响鱼台水稻产量波动的主导气象因子是移栽期的降水量及抽穗开花期的低温阴雨,次要因子是灌浆期的温度和日照.通过分析水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并提出在今后水稻生产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