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情况多变,在软岩地段易出现异常变形。基于全站仪自由设站测量原理,采用实测数据采集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特长隧道平导异常收敛变形,基于实测数据分析拱腰和拱脚处累计收敛变形规律,并运用GA-BP预测模型对累计收敛变形量进行分析预测,求取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特长隧道软弱围岩平导非常规变形区段累计收敛变形呈抛物线规律变化而非S形。基于累计收敛变形数据,得出该区段收敛变形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正空间效应、阻尼变形和流变阶段。从预测图形和精度评定结果可知,GA-BP预测模型可很好地对隧道累计收敛变形结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兴隆庄煤矿近井网和井筒十字中线破坏严重,为了保障煤矿正常的生产需求,利用GPS技术建立了D级GPS近井网,利用三等水准测量确定了近井网各GPS点的正常高程,并利用高精度全站仪恢复了井筒十字中线,进行了垂直度检测,埋设了基桩点。  相似文献   

3.
铁路公路等曲线测设中,多少年来都是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这两种方法都要求必须先测设曲线主点,然后在曲线上(包括端点)设站,再详细测设。长曲线或测设中遇障碍,须搬动仪器多次设站才能测完一曲线,很不方便,而且野外工作量大。本文提出自由测站极坐标法测设曲线,可以任意选择测站位置,不仅工作方便,而且效率高。文章详细介绍了这一新的作业方法,计算公式,并给有实例。  相似文献   

4.
徕卡超站仪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超站仪的概念组成及应用 1.超站仪的概念超站仪(Smart Station)是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地面测量仪器设备,它集成了现代全站仪、GPS等技术发展的多种最新成果,代表了地面测量仪器设备的最先进水平。使用超站仪测量,无需控制点,长导线和后方交会操作,只需架设超站仪,并使用GPS确定位置,然后就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  相似文献   

5.
实际测量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控制点丢失或不通视情况,本文介绍了自由设站法在城市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现场操作简单、精度可靠,有检核条件,完全能满足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山区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设站方法有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单三角形和极坐标法等,为了获得山区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快速设站方法,笔者将传统侧方交会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距离侧方交会”法。本文从外业观测、内业计算、精度分析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距离侧方交会”的可行性,从而找出山区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一种省时、省力、快速、高效的设站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测量仪器的改进,施工测量中一般采用全站仪来完成。但是在施工中,随着施工的进展,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搭建,经常会碰到控制点被破坏、被遮挡的情况,使得原有的控制点问不通视,或无法顺利施测,或者即使通视也需要支站增加临时控制点。为此,本文讨论在上述情况下使用全站仪快速设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GPS接收机、全站仪等新型测绘仪器的推广下,数字化测绘时代已经开始。本文就数字地形图测绘后土方量计算作业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道路建设中,测设填挖线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此提出了TPS(全站仪)在任意控制点设站、测定辅助点和填挖点的放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利用曲线要素推算各放样点的坐标,然后在道路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视野开阔的控制点安置TPS,一次性放样出全视野内的辅助点和填挖点,并连接填挖点组成填挖边线。为保证各阶削坡的精度,应注意保护各辅助点的平面位置,正确地削出最上阶平台,以控制以下各阶削坡。而以往的放样方法是抬竿法,需要在逐个横断面多次设站,用定向、量距、抬高的方法放样填挖点。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作业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显然,用TPS一次设站,放样若干横断面填挖点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且提高了放样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GPS控制网把控制点引入测区,对测区所测地物进行导线点测量和碎部点采集,用单井投影把地面已知点导入井下,作为井下起始点,用陀螺经纬仪采取跟踪逆转点法进行井下巷道定向,确定了井下起始边,用防爆全站仪对巷道进行调查测量.最后用南方CASS6.0测绘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和编绘建立数字化测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全站仪的特点和极座标法放样的过程,利用极座标法放样的点位精度估算原理,对影响全站仪极座标法放放样公路中线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保证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GPS/水准法拟合(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基于重力场等效逼近理论,建立一种半自由点质量模型。顾及相邻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高程异常与扰动位之间解析式的特殊性,提出确定模型参数(埋深和大小)的迭代算法,通过拟合点下方多个不同埋深质点实现重力场元的多频段拟合,并利用不同条件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似)大地水准面拟合是可行的,其精度较传统的Kriging/Co-Kriging法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线状或带状GPS水准点控制的似大地水准面,提出Coons曲面内插模型。先将GPS水准点拟合成曲线,再通过曲线构造曲面,尽可能减少传统拟合算法由点直接推面的精度消耗。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配置法、移动内插法和Coons曲面法对线状GPS水准点控制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Coons曲面的内插模型算法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文中讨论了GPS与全站仪的原理、特点和方法,并根据物探测量中的生产情况讨论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GPS测量高程为WGS84系统的大地高,通过加入高程异常求得正常高。利用测区内几个GPS水准点上的已知高程异常进行拟合,求得该测区高程异常分布的数值模型,得到其它未知点的正常高。目前,常用的拟合方法有平面拟合法、二次曲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法等,笔者以海阳市控制网的布设,探讨了影响GPS拟合高程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GPS拟合高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东阿县为研究区域,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基础上,利用原有影像及资料,再通过实地勘察,进行权属调查。采用SDCORS、网络GPS RTK技术和全站仪等技术和硬件完成了地籍测量。通过协调土地所有权人和各级政府部门,颁发了土地所有权证;最后建立了土地所有权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工程技术特点,选用GPS和全站仪综合运用方式实施万州高切坡变形监测预警,并采用首级GPS控制网一二级工作基点网一三级变形监测网分层布网的组网方式实施监测.监测数据解算结果表明,监测网布设合理,监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以冷水江锡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结合监测区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布设了以GPS、全站仪和水准仪联合监测的地表变形监测网。通过前期监测数据分析和变形机理研究,对监测网点进行了有效优化,并提出了地表变形监测网点布设的总体思路,为同类矿山开展变形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利用和合理选用起算数据,按照技术要求,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四等水准测量方式布设控制网和RTK动态测量技术、全站仪进行地形和管线测量,以及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并对作业中的技术指标及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从而有效指导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了作业进度,提高了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