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宝山铜铅锌硫多金属矿床是赋存在粤北泥盆系中的一个大型层控矿床.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有多人对它进行了专题研究,从不同侧面肯定了该矿床的层控特征.但是,迄今为止,对其成因仍有不少争议.笔者认为,该矿床是由于中泥盆世沉积作用形成的多金属矿体(或矿胚)受到了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因此,该矿床兼有沉积矿床及热液矿床的某些特征,而又有所区别. 鉴于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已有文章作过较多的讨论,本文不拟赘述.以下仅就热液成矿作用的热力学条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门源县松村南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彤  马梅生 《青海地质》1999,8(2):53-58
松树南沟金矿受火山构造洼地制约,成矿作用与火山岩有关,通过矿床特征,岩石化学、同位素等分析研究表明,该矿床成因与火山活动关系极其密切,依据矿床成矿特征建立了成矿模式,为该区寻找类似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矿床构造、岩浆活动和含矿地层等方面论述金山金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 ,揭示该矿床沿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的次级构造成矿规律 ,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勐兴铅锌矿床是滇西保山地块内迄今勘查程度最高的大型铅锌矿床。由于该矿床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成因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使用ICP-MS对该矿床中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该矿床的成矿作用。结果表明,该矿床各阶段闪锌矿的颜色、Fe和Mn含量及Ge/In值特征指示矿床的成矿流体温度不高,可能为与低温盆地流体有关的铅锌矿床。此外,闪锌矿以ΣREE较低、LREE/HREE值大和δEu值小为特征,暗示闪锌矿形成于亏损Eu的还原性流体。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及lnGa-lnIn关系判别图解认为,勐兴铅锌矿床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MVT型)。  相似文献   

5.
勐兴铅锌矿床是滇西保山地块内迄今勘查程度最高的大型铅锌矿床。由于该矿床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成因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使用ICP-MS对该矿床中主要矿石矿物闪锌矿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该矿床的成矿作用。结果表明,该矿床各阶段闪锌矿的颜色、Fe和Mn含量及Ge/In值特征指示矿床的成矿流体温度不高,可能为与低温盆地流体有关的铅锌矿床。此外,闪锌矿以ΣREE较低、LREE/HREE值大和δEu值小为特征,暗示闪锌矿形成于亏损Eu的还原性流体。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及lnGa-lnIn关系判别图解认为,勐兴铅锌矿床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MVT型)。  相似文献   

6.
康震野  王静  谢荣 《吉林地质》2001,20(3):35-39
通过对白山市砟子煤矿竖井矿伴生硬质高岭(土)岩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认为该矿经历了2次成矿作用-沉积和改造。本文叙述了沉积改造在成矿成岩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及硬质高岭(土)岩矿床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河南某斑岩型多金属硫铁矿矿床的矿石类型复杂,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性,研究矿石的特征对深入探讨矿床成因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对该矿床Ⅰ号矿体的矿石特征提供以下认识,供讨论参考。一、矿床地质棍况①河南某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拗陷带,属杜关向斜的南翼。矿区广泛出露有震旦纪蓟县系中部巡检司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厂锡矿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财胜 《世界地质》2000,19(3):224-229
从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出发,同时又兼顾大厂超大型矿床形成的长期性及多阶段性,认为大厂锡矿是热水沉积-叠生矿床,早期是泥盆纪的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晚期是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该矿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岩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铜峪沟铜矿通过详查确认为是一大型矿床。该矿位于祁漫塔格—鄂拉山成矿亚带中鄂拉山多金属矿带的东南端。矿床的产出与一定的地层及岩性密切相关,层控特征十分明显。笔者系统地总结了该矿床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特征,认为其对阐明该区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等基本地质问题具有一定意义。现撰写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质、地球化学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等方面对凤凰山矿田内两类不同成矿岩体的特征进行了对比,指出凤凰山复式岩体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和晚期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所组成,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型成矿作用,与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斑岩型成矿作用.并对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化的大地构造背景、围岩、蚀变特征、控矿构造以及矿石类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综合分析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对凤凰山铜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经历了多种成矿作用,形成了多种矿化型式,矿床成因属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复合型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龙山金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龙山金锑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硫、氧同位素特征,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成矿温度等方面阐述了成矿地质条件。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该矿矿床为沉积—变质热液矿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胡绪云 《地质与勘探》2022,58(4):719-727
魏家钨矿床为南岭中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通过对该矿床两类矽卡岩型矿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矿床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矿床成因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钙质矽卡岩型和镁质矽卡岩型两类钨矿体,两类矿体分别产于祥霖铺花岗斑岩体与泥盆系棋梓组灰岩和泥盆系黄公塘组白云岩接触带及层间破碎带内,受层间破碎带与接触带联合控制,具有十分明显的岩性和接触带控矿特征,矽卡岩化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钨矿成矿流体源自岩浆热液,矿化母岩为祥霖铺花岗斑岩,矿化温度介于300℃~400℃之间。矿床成因属于典型矽卡岩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13.
陈一秀  杨丹 《矿床地质》2021,40(1):128-142
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矿集区具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和多种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较高.区内广泛发育一系列层状硫化物矿床,其成因问题一直是中国矿床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文章从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矿集区内层控硫化物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长江中下游地区首例独立铊矿床—安徽和县香泉铊矿床的热液改造期成矿时代,对矿床中早晚两阶段10件萤石样品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定,得出早、晚两阶段萤石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1.6±3.0Ma和79±11Ma。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独立铊矿床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燕山期,并在燕山期末发生过一期热(泉)活动的叠加。该矿床的发现指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晚燕山期低温成矿事件和可能的低温成矿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期以铊为代表的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和以铜(铁)金为代表的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成因关系,为同一热液流体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形成的长期性及多阶段性的研究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热水沉积—叠生成因矿床,早期呈现寒武纪的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晚期为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该矿床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张诚 《西北地质》1989,(1):28-34
红石泉铀矿床位于华北地台西部边缘、阿拉善台隆南缘北西西向龙首山拱断带的西段,矿体产于侵入到下元古界龙首山群中的伟晶状白岗岩体中(图1)。该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铀矿床,类似于纳米比亚的罗辛矿床。所不同的是,红石泉铀矿床属于吕梁期岩浆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华力西期含矿热液成矿作用复成因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伟晶状自岗岩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探讨伟晶状白岗岩的地质特征、演化特点、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张国林  蔡宏渊 《地质论评》1987,33(5):426-436
本文对大厂岩浆岩岩石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作了较系统的探讨,并对黑云母花岗岩的含矿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物质来源并非是单一的侵入岩浆来源。经研究后发现,形成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早期成矿作用为海底火山热泉(喷气)同沉积成矿作用,且形成了含锡块状贱金属硫化物矿化体。后期的岩浆作用也为该矿床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矿床的成因应属海底火山热泉(喷气)同沉积岩浆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过程是探讨矿床成因的二项基本要素。不同来源的矿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往往是非线性地混合在一起,形成矿源层建造、并在成矿活动中共同发生不同程度的活化、迁移,最后形成矿床。这种物质来源有异,但成矿作用相同的成矿活动在矿床分布、矿体形态、伴生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方面都留下了显明的特征。本文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从矿床地球化学探讨异源共化型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陕西李家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李家沟金矿的区域地质概况,含矿断裂特征,矿床地质特征作了系统介绍,用推覆剪切成矿理论对矿床成矿作用的进行了分析,认为动力变质作用主导成矿,该矿床为推覆剪切带型混合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吉林四平三家子钨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家子矿床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白钨矿矿床。为揭示该矿床成因,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相关岩体、大理岩围岩、矽卡岩矿石进行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成矿时空及成因密切相关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铝过饱和、碱含量变化大、K2ONa2O和低Rb/Sr值等同熔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组成表现为稀土总量较低、明显的Eu负异常和不明显的Ce异常以及右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进一步显示含钨花岗岩具有深源特征。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以及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认为孟家岭岩体是三家子钨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钨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沿北西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