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金贵 《地球》2011,(4):123-124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所,也是衣食之源。然而,直到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人类才由此展开了一场对自然大规模的征服运动。工业机械开始开采挖掘出地底下的“宝贝”,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和动力。这些“宝贝”就是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地球花了46亿年时间为我们孕育的矿产资源,我们只用了几百年就差不多开采殆尽。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矿产资源也是地球上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3.
<正>“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科技水平向前发展。锡与金、银、铜、铁并称为“五金”。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类就开始使用锡,它在人类利用金属资源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郑仙蓉 《地球》2014,(5):17-19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矿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5.
张家声  张志伟  张榕 《地球》2023,(1):44-48
<正>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讲,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是一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史。而对于金属铅的开发与利用史则像是人类矿产资源开发史的缩影。铅这种金属很早被人类认识并利用,不仅在冶金、制药等方面大显身手,在现代工业领域它也从不缺席。铅大部分提炼于方铅矿,和其他矿物一样,方铅矿是地质作用的结晶,它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和具有鲜亮颜色的一些矿物相比,它显得那样朴实无华,但是它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珍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张家声 《地球》2022,(4):76-80
<正>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寻找到矿产资源呢?找矿其实和警方破案有类似之处,如果把矿产资源比作“犯罪嫌疑人”,那找矿方法就像是各种“侦查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找矿方法包括地质找矿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法以及更先进的遥感法等,但有一种找矿方法自古以来就被先人们采用,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植物找矿。  相似文献   

7.
徐绍史 《地球》2011,(4):7-10
今天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每一年的今天,我们都会怀着敬畏的心情,隆重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互相传递一种理念: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守护人类自己的家园。今天,面对工业文明鼎盛、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的现实,我们向社会郑重呼吁: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徐绍史 《地球》2012,(4):1-1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大量消耗,以至于我们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许多多重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供应瓶颈。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将"推进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
球生     
《地球》2011,(4):1-1
以人类对地球目前的了解,尚无法得出“地球也是有生命的”这样的论断,但越来越多的人宁可去相信这个结论,尽管毫无证据。就像2500多年前,毕达哥拉斯靠着信念告诉人们,地球是圆的。而最终为人类所确认,地球确实是圆的。  相似文献   

10.
黄新燕  张佑一 《地球》2011,(1):14-16
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在即,围绕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等问题,尚有不少待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地球科学的新使命——认知和发现非传统矿产资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非传统矿产资源是指受目前经济、技术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尚未发现和尚未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及尚未被看作矿产,未发现其用途的潜在矿产资源,面对矿产资源需求供给日益严峻的局面,认知、发现和开发利用非传统矿产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但目前尚不被广泛重视、也未开展系统规划和研究的领域。作者指出:(1)“新的地球物质资源观”,即地球的一切固、液、气体物质均为资源,只有已认知、已发现及已利用资源和尚未被认知、尚未被发现和尚未被利用资源之分,资源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甚至资源已不仅局限于地球物质,(2)地球物质资源是随时间、空间而变化的技术、经济、环境、市场、人文等因素的函数,资源是一个随时间推移和空间不同而变化的动态概念,“传统”和“非传统”资源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概念;(3)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是一种更长远的资源战略储备;近期研究目标主要包括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和矿产资源非传统方法研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刘焕启 《地球》2013,(8):44-47
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陆地面积仅约占总面积的1/3。虽然陆地上的矿产资源丰富,但经过人类的长期开采,资源的储存量已一天天减少。矿产资源的成矿时间是以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以亿年来计算。但资源的消耗却非常迅速。在世界人口压力下,资源危机日趋严峻。海洋必将成为21世纪资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非传统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近年来,国内外对新型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都予以高度重视,解决矿产资源短缺的这一就是非传统勘查理论与方法研究。“相似类比”一直是地质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但对于具有“点型分布”的矿床,以及对于研究区不存在已知矿床没有现成模式进行“相似类比”,什么样的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找矿预测呢?多样性是复杂系统中客观事物外在表现的基本特征,成矿专属性只是成矿多样性的一种特例或表现形式之一。因此,非传统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新理论必须在理论基础上既适用于寻找传统矿床类型,又不忽视对新类型矿产资源的发现,预测和评价。对于区域成矿预测的分析研究,成矿地质信息的数字化,定量化是地质异常识别与提取的重要基础,矿化特征的数字化,定量化是成矿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的关键步骤,区域成矿规律的数字化,定量化是矿床谱系分析的理论核心。  相似文献   

14.
毛志芳 《地球》2022,(5):30-35
<正>铝,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成为了重要的矿产资源和原材料。提炼铝的主要矿石是铝土矿。“十三五”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云南有色地质局开展了云南铝土矿主要成矿期岩相古地理和构造环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勘探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被最广泛使用的金属之一,铝和亿万年前的地球环境有何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地震往往是无法确切预测的天灾。然而,随着科学家对地震诱因的深入研究,发现地震不仅是“天灾”,还可能是“人祸”。人类工业活动也能引发破坏性地震,如水库蓄水、地下采矿、地下流体和天然气抽取以及向地下岩层注入流体等。特别是随着水力压裂法在深部油气开采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郑仙蓉 《地球》2013,(11):46-49
随着中国工业化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供应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急剧加大了对油、气、煤、铁、铜、铝、铅、锌、钾盐等重要矿产的需求量。预计列2020年,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重点资源的后备储量严霞不足,已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基本需要。因此,在挖掘国内资源潜力的同时,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实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战略,寻求和建立海外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成为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保障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1 998年 5月 ,赵鹏大、涂光炽等 6名院士联名发出《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与开发的基础研究》的院士倡议书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引起普遍关注 ,并由科学院以院士通讯递交国务院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部委 .随后 ,由全国政协委员赵鹏大院士提交的“关于开展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与发现研究”议案 (1 998)通过政协提案 ,得到国土资源部的正式文件批复 ,并于 1 99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组建了“国土资源部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开放实验室” .从 1 998年到 2 0 0 1年 ,已经主办了多届全国性“非传统矿产资源学术研讨会” .1 999年 8月 ,还在北…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地球》2018,(7)
正我国形成2000米以浅大地“透视眼”6月28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的“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在京通过科技部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的技术验收。以此为标志,我国形成了2000米以浅大地“透视眼”。这双“透视眼”由电性结构探测技术、密度与磁性结构探测技术、速度结构探测技术、钻探及井中探测技术组成,在重磁、电磁、金属矿地震、井中探测及钻探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丁高胜  李绍荣 《地球》2013,(11):50-51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辖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0万。辖区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原矿品种齐全、储量分布相对集中、陶瓷资源非常丰富、石灰岩分布较广等“四大特点”,发展矿产品加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实例及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传统矿产资源随着开采年限的增长而日益减少,寻求新的、非传统的按替资源,是解决人类矿产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地球科学家长期肩负的战略性、前瞻性历史使命,我国有许多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但传统的矿床学、资源学、矿业技术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实现其资源价值的地球物质堆积体,可视为典型的非传统矿产资源,包括:1)华南巨量堆积的天然纳米非金属矿物;2)华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原生矿石中的微粒金;3)西藏冈底斯中段北麓热泉泉华蛋白石中的微粒铯;4)白云鄂博等超大型矿床开采尾矿和选矿尾矿(所谓的“人工堆积矿床”);5)部分原油和油田水中富集的金和其它金属元素;6)我国南方黑色岩系中特殊赋存状态的贵金属-重金属元素;7)我国西部陆相盆地中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8)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9)我国西南的分散元素矿床,由于非传统矿产资源是受目前理论、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尚未被认识或未能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或潜在矿产资源,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往往都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对我国上述重要的非传统矿产资源而言,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天然纳-微米矿物及其特殊性能的成因机制,有机质与金属元素的耦合作用及其对金属富集的宏观与微观控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