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盖  温博 《地球》2013,(5):109-112
正人类发现煤炭的那一天,将永远是一个谜。时间曾精确地记载了那一刻,却又漫不经心地磨灭了那一刻。煤炭所饱含的亿万年前的太阳的力量,必将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现在,我们到了该追随人类的时候了。凭着野兽留下的蛛丝马迹追捕猎物,是人类最早学会的技能之一。这种古老实用的方法,被考古学家们沿用至今。他们"嗅觉"灵敏,游走于世界各地,在历史的河床中挖掘着我们每个人的家族故事。  相似文献   

2.
郭盖  温博 《地球》2012,(12):106-111
地球三四十亿年的生命交响乐,它的主旋律是碳的化学演变。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世界的栋梁之材。我们来自何方?将去往何处?从远古的蛮荒直至今天的文明,这种疑问始终与人类相伴相随。几乎每一个人,在他有限的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给过类似的问题以思考时间。或许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类思考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流于一时无所事事的灵光乍现。所以迄今为止,有关生命的来源,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3.
刘光夏  赵文俊 《地震学报》1993,15(1):115-118
古陆,泛指前第三纪变质基底:“刚体”,则相对第三纪柔性岩石而言.我们把台湾的基础地质和布格重力异常等资料,通过三维重力正演,得到了深部重力异常.与布格异常相比较,提出了两个地壳深部构造问题:(1)在北纬23.5-25.2°的台湾西部,潜伏着一个密度较高的块体,可能是陆壳;(2)北纬23.5°以南,还有一个密度更高的块体,可能是现代海洋地壳.作者初步认  相似文献   

4.
岳尚华 《地球》2013,(11):104-107
最新资料表明,最早的人类出现作600多万年前,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如果把它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年龄做比较,就会发现人类的幼小。地球已经拥有46亿年的发展历史,而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也早在38亿年前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花了46亿年时间为我们孕育的矿产资源,我们只用了几百年就差不多开采殆尽。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矿产资源也是地球上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6.
徐绍史 《地球》2012,(4):1-1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大量消耗,以至于我们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许多多重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供应瓶颈。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将"推进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7,(8)
<正>南极洲因为极端气候,人类活动稀少。但是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南极洲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越来越多人有幸前往南极旅游或进行科学考察。以对于这块神奇的土地,藏着太多值得我们探寻的秘密。比如说,冰山里有时会喷出"血水",人烟稀少却存在"臭氧空调",而莽莽的冰原之中更是有着"热水湖",更别说令人匪夷所思的"时间之门"了。  相似文献   

8.
李明明 《地球》2013,(9):46-49
正难以控制的碳排放背后,是人类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如果人人都认为"物质享乐是好的,追求物质享乐是正当的",人类最终会因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灭亡。经济结构之所以必须调整,是因为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失效。这种旧模式在以往表现出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攫取上,其中包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因此,经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地热     
卞跃跃 《地球》2014,(8):106-107
人类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探索永无止境,在看尽了地球表面的山河壮丽风光旖旎之后,又被地下未知的世界所吸引,无论是火山爆发的奇观,还是热气矿泉的奔涌,都让人们对地球内部倍感好奇,地下世界是否灼热非常,而我们在地表却浑然不觉?《地心探险记》和《地心之旅》等一系列科幻小说和电影为我们描绘了一番神奇的图景。但是如果我们有钻地之术,穿过地球的外壳朝向地心来一次垂向的旅行,我们会看到一个与地表迥然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热与压力的炼狱。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曾一度被认为很平静,具有独特非地震活动特征的地区,北卡斯卡迪亚古陆俯冲带下部界面上观测到一些重复发生的慢滑动事件。颤动式地震信号在时空上与过去6年里连续的地壳运动数据中识别出来的滑动事件相关。在滑动间隔期内,颤动活动小到几乎不存在。我们称这一相关的颤动和滑动现象为“间歇性颤动滑动(ETS)”,并认为ETS活动可用于卡斯卡迪亚古陆大型俯冲地震带应力聚集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5,(3)
<正>2月18日,农历羊年除夕夜。当跨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太原市的夜空却没有再现礼花满天与鞭炮齐鸣的盛况,这个春节显得平静而略感冷清。过去一年,山西是在喧嚣中度过的。因"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山西成为全国反腐"样本"。而受煤炭、焦化、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低迷的拖累,山西经济"断崖式"下跌,GDP增速跌至内地31个省份之末,为4.9%。曾经的"十年黄金期",煤矿"坐在煤堆上数钱"的场景,如今不复存在。过去十年,与其说是山西省的"黄金十年",不如说是它的"黑金十年"。  相似文献   

12.
读者沙龙     
《地球》2015,(10)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看到上期杂志里《人类开始"透支"地球》这篇报道,我陷入到深深的担忧中,不禁想问:我们这个星球,到底能够养活多少人?怎样才能在养活现存人类的同时又不损害物种的未来?地球超载日的步步紧逼,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缓它的步伐?作为高级生物的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生存才不会让地球的承受力走到极限?怎样最迅速又实际可行的让地球和当下生活回归平衡?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9,(12)
正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资源。从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逐水而居",在河川和湖泊附近,以氏族为单位,群集而居,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多,人们从长期开渠、挖窑穴等生产活动中懂得了挖井饮水,人们多聚居在有井的地方,不仅能扩大人类居住和生产的领域,对人类本身的繁衍也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郭盖  温博 《地球》2013,(2):106-111
正几百万年了,几千万年了,几万万年了,它们退臆于地下,凝固于黑暗。绿色褪了,形体枯了,越往深处,深处越是神秘。它们黑的颜色,必将燃起红的火焰。一只老鼠玩转世界,足不出户悉知天下,如今是科技在指尖流动的时代。回眸往昔,我们仍能感受到科学扫荡一切牛鬼蛇神、揭发所有骗局谎言的浩荡雄风,它让诸神黯淡,让圣人绝迹,让偶像坍塌,它使我们这个星球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客观真实,使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懂得如何运用怀疑。怀疑,本是人类该有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21,(3)
正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家园而设立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活动最早始于美国,至今已经持续超过50年,中国也于1990年正式参与到这项保护地球的活动当中。目前,以倡导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使命的世界地球日活动已经在全球普及,围绕这项活动的文创产品也层出不穷,许多国家还发行了主题纪念邮票。通过这些邮票,我们可以梳理和窥探地球日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6.
郭盖  温博 《地球》2013,(1):106-111
正如果把人类的出现视为必然,如果人类注定要成为地球的主宰,那么,地球46亿年的生命历程,就是为迎接人类的出现,所做的积累和准备的过程。死一般寂静。始于5亿7000万年前的寒武纪(5.7亿~4.9亿年前),气候温暖而湿润。蔚蓝的天空,凝脂一般浓重的白云垂浮涌动。一望无际的大海碧波荡漾。在古生代灿烂阳光的照射之  相似文献   

17.
江南古陆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南古陆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长期活动拼贴而成,构造极为复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也是众说纷纭。通过对江南古陆的变质岩的研究,认为江南古陆大地构造可划分三个Ⅰ级构造地层区:扬子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江南古陆地层区又可进一步划分Ⅱ级构造地层区5个(宜丰-景德镇-歙县构造地层分区、万年构造地层分区、赣东北构造地层分区、怀玉构造地层分区及丰城-鹰潭-龙游构造地层分区);各构造地层分区之间以构造(蛇绿)混杂岩亚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拼接。双桥山群及周潭岩群仅分别分布在扬子地层区修水-祁门分区及华夏地层区北武夷地层分区内,而且是一套史密斯地层。而江南古陆内则发育非史密斯地层。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4)
<正>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整个地球,我们占据了陆地,我们能够在空中飞行,或者潜入最深的洋底,我们甚至还登上了月球。随着对地球的研究日益深入,你可能会认为对她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其实,关于我们的这个家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或者思想的误区。比如"地球"一词来源于古英语中的"Erda"、地球一天是23小时56分4秒,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看上去就像有"腰间赘肉"……每一条知识,都让人感叹着地球的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9.
读者沙龙     
《地球》2012,(5):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我们常常把地球称为"母亲",但作为"子女"的我们又是怎么对待她的,无节制的掠取地球资源而不知保护地球环境,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平衡,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而精神空乏……正如贵刊上一期"地球日"专刊中的《"地球日"之百态篇》所言,地球母亲已经病入膏肓,从心脏到肺肾、从血液到皮肤、从骨骼到呼吸系统,地球百态已然是地球病态!来信节选  相似文献   

20.
李秋香 《地球》2012,(6):76-77
今年4月底,南方周末报道了一个叫做增田达志的日本人在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沙坝种树的故事。在我国曾经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在我们的常识当中,树应该是多多益善的。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著名草原生态学家刘书润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治理环境不一定就要绿化,绿化不一定就要种树。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每一棵树都是一个"蒸发器",不仅带走大量的水分,还会带走土壤里大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