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云川 《地球》2012,(11):32-35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据有关媒体统计,世界上工业制成品的原料70%来自于矿产资源,能源有90%来自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原料的80%和能源的95%来自矿产资源,有近2000万人从事矿业的生产工作。由此可见对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于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得我国的资源形势变得日趋紧张,对此,我国政府先后采  相似文献   

2.
刘光鼎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2):3883-3883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有30年历史 ,目前正面临资源短缺与能源紧张的瓶颈,这反映出油气与矿产资源对提升国家总体实力的重要性;而油气与矿产资源的发现取决于地学界对地球探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袁立明 《地球》2011,(11):94-94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地大物博”一直是国人的自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是四分之一,森林资源是九分之一……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面临的资源现状十分严酷。  相似文献   

4.
马云川 《地球》2012,(11):44-47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也在加剧,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促进了矿产开发领域"调结构转方式"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自此以后,我国曾先后进行了多次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使得矿山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28万个减至2005年的12.7万个。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由于我国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的资源国情和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发展和经济腾飞必须有大量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在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其根本出路在于立足本土.因此提出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 m)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新理念.通过对国内外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的概况分析和研究提出:①金属矿产资源的集聚和分布受控于地壳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其深层动力过程;②在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大型和超大型矿床;③必须充分发挥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效能,并进行综合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6.
刘奎峰 《地球》2012,(11):40-43
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少,贫矿多、共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不断加大,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更显得重要。激励机制初步建立在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日益得到社会各方面重视以及取得了一些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创新激励措施,设立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采取"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两种形式,支持  相似文献   

7.
刘焕启 《地球》2013,(8):44-47
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陆地面积仅约占总面积的1/3。虽然陆地上的矿产资源丰富,但经过人类的长期开采,资源的储存量已一天天减少。矿产资源的成矿时间是以百万年、千万年,甚至以亿年来计算。但资源的消耗却非常迅速。在世界人口压力下,资源危机日趋严峻。海洋必将成为21世纪资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岳尚华 《地球》2012,(12):22-25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矿产资源全球分布不均,有些需求大国资源储藏量小,有的国家虽然资源储量丰富,但本身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本国内的矿产资源仍然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目前,对资源的需求促进了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与调配,各国越来越重视矿产勘探开发的国际合作,积极寻找新的勘探项目。  相似文献   

9.
徐绍史 《地球》2012,(4):1-1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大量消耗,以至于我们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许多多重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供应瓶颈。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将"推进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1,(7):54-55
甘肃是中国的资源密集区。早在国家“一五”计划开始,甘肃省就以资源开发、开采起步,大力发展全省的工业。到目前,已形成了能源材料、机械、电子、化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开发、加工在甘肃省工业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几十年的开采和开发后,甘肃省面临矿产资源枯竭的困局。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1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使用量逐渐上升,其中矿产资源在地质资源的勘察中处于重要位置,地质勘察研究重要是在岩石层以下取出一种实物样品进行探索。做好矿产资源的探索功能能够让地质资源的勘察和设计研究更加完善,基于此,本文对探矿工程在地质资源勘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花了46亿年时间为我们孕育的矿产资源,我们只用了几百年就差不多开采殆尽。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矿产资源也是地球上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盲目超强度的开采消耗,矿产资源将会逐渐耗竭。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摸清矿产资源家底,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7月开始进行前期调研,2019年选择9个省区12个矿种开展了调查试点,在进行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后,于2020年对完善矿产资源储量更新机制,做好矿产资源国情调査做了全面部署,旨在准确掌握资源本底状况,推动建立矿产资源定期调查制度,推动实现矿产资源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与共享,为准确判断矿产资源形势,科学制定资源战略规划和政策,守住矿产资源安全底线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10)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迅速发展时期,但面临着国内矿产资源不足,难以支撑经济增长的状况,同时我国每年又会产生大量废弃资源。如何走出这种境况成了一大难题。这时,"城市矿产"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建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强对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了我国城镇化的一条出路。2015年6月,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江苏戴南科技园区、江西省丰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7,(4)
伴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在企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而现如今我国正处于资源紧缺的特殊时期,要想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对矿产资源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勘测,除了运用科学的勘测技术方法外,还需进行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崇发展。本文着重介绍当今社会的矿产勘测的新方法和新的技术,希望可以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和技术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涌动之下,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工作呈现出新面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我国已有法律法规、规划等框架下,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工作更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1,(7):40-40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江西地质状况复杂多变与人均耕地、高质量耕地以及可开发后备资源少的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矿产资源的保障形势严峻,资源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尖锐。  相似文献   

18.
姚鹏飞 《地球》2012,(11):1-1
自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至即将召开的十八大,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10年。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举措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的稳步前行。这10年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的起伏和跌宕,而中国经济成为了这个格局中的稳定剂。经济的稳定必然是以可持续的资源供给为前提,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则必然又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9.
段雯娟 《地球》2013,(11):23-26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干矿产资源。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少,贫矿多、共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保护矿产资源,就必须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正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一直是国土资源部的重点工作,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匮乏的态势在我国愈发显现。在45种主要矿产中有11种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出现严重短缺趋势,其中石油、铁矿石、铜、钾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如不加强地质勘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承载力将面临很大挑战,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严峻的现实,探索创新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