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物地形地貌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的地形分析技术,得出了能够突出沟谷信息的长白山天池火山锥形立体地形图.利用坡度分析、高程剖面分析、三维透视等DEM技术方法,对更新世以来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物空间分布范围进行了地形地貌分析,并与前人已有的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了研究区内喷发物的地形地貌特征,据此推测了前人未涉及地区的喷发物的窄问分布范围.这为开展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大比例尺火山地质填图,特别是对于某些全新世火山喷发物范围和界限的厘定提供了遥感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源数据资料,揭示了冲绳海槽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提出确定大陆坡折点、大陆坡脚点、中轴点和最深点的计算方法.通过对48条横穿大陆坡的剖面的计算,确定了东海大陆坡折点及连线、大陆坡脚点及连线;通过对39条横穿冲绳海槽轴部地形剖面的计算和综合分析确定了冲绳海槽最深点、中轴点及连线.大陆坡折线是陆架与陆坡的分界线,东海大陆坡折线总体位于200 m水深,在海槽北段至中段连续,在海槽南段跳跃.大陆坡脚线是陆坡与海槽底部的分界线,其水深自冲绳海槽北向南逐渐加深,南部大陆坡被海底峡谷强烈切割,导致大陆坡脚点分布复杂.横穿海槽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地形剖面分别呈现为W型、复合W型及U型特征,导致中轴点在海槽中部与北部多分布在海山峰及线性海山脊,在南部多分布于雁行洼地中央,由中轴点形成的中轴线是冲绳海槽东西向分界线,也表明海槽是东海大陆架向东延伸的天然分隔.海平面波动、海底峡谷影响了大陆坡折线和大陆坡脚线分布,构造和沉积控制了中轴线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周莉  李致家  韩通 《湖泊科学》2016,28(5):1141-1147
为了将Nash单位线应用在无资料地区,基于DEM研究Nash单位线的参数规律.以皖南山区若干中小流域为试验流域,率定Nash单位线参数;利用Arc GIS 10.1提取的地形地貌因子和地表覆盖类型对Nash单位线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基于DEM的Nash单位线参数推求公式,并进行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推求公式回归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面积坡度是最根本的解释变量,对Nash单位线参数起决定作用.基于DEM的Nash单位线参数推求公式不依赖于实测资料,可在无资料山区流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海拔高度大于1 300m的中高山地区地形地貌因子对滑坡发育的敏感性程度,运用基于因子综合贡献率的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黔东北中高山地区坡面形态、地形坡度、相对高差三类影响因子对滑坡发育的影响程度.在各类影响因子对滑坡发育频数、面积及体积分量贡献率的基础上,利用顺序赋值法量化各分量贡献率的贡献指数,并以各分量贡献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构建敏感性系数,定量分析三类地形地貌影响因子对中高山地区滑坡发育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阶梯形和凸形坡面形态的斜坡中后部为地貌演化堆积区,能提供较大重力势能,属滑坡发育的敏感性坡面形态因子;地形坡度在18°~22°之间的较陡坡和相对高差在40~80m之间的矮坡常分布于受地表水强烈冲刷的地带,在一定重力势能和强烈地下水共同作用下,极易诱发浅层小规模滑坡;地形坡度大于27°的极陡坡和相对高差大于120m的高坡由于具备较大重力势能,常诱发深层大规模滑坡.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很好的延续了传统侧扫声纳的侧扫功能,同时具备相应的测深功能,能够实现海底地形、地貌的同步测量.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和先进的水声数字通信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4个技术亮点之一.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实现了7000m级深度的海底地形地貌精细探测,成功测绘出了马里亚纳海沟局部的微地形地貌图.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然后分析了影响测深侧扫声纳探测结果成图的关键因素,最后给出了典型的探测结果图.  相似文献   

6.
利用NOAA卫星夜间第五通道红外影像和数字高程资料,以青藏高原北部的东昆仑断裂、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海原断裂为例,定量分析了在地震活动相对平静的年份内活动断裂的地形地貌差异与红外辐射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断裂两盘的垂直升降差异是导致活动断裂红外亮温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形与红外亮温保持了良好的负相关性,并且这种负相关性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基本统一,这说明提取震前红外辐射异常时首先应考虑剔除区域气候的影响.此外断裂两侧的岩性差异、水系分布以及人文环境等地形地貌因素对断裂带的红外亮温也产生一定作用.对活动断裂进行红外辐射亮温年变形态的研究,能为有效提取震前红外辐射异常积累一些有意义的经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为了清晰认识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环境和区域地貌特征,本文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了甘东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基本特征,结合区域活动断裂分布及其运动学特征讨论了岷县漳县6.6级地震所处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区域构造环境和地壳运动学特征,研究了甘肃东南部的基本构造环境、发震断裂的断裂活动性及孕震过程等基本发震条件.主要利用地形剖面方法分析了通过地震震源区的地貌特征,反映出区域地形地貌特征与发震构造的关系,从地貌学角度探讨了区域中上地壳变形特征及孕震过程.最后讨论了区域发震构造、地球动力学背景,通过地形剖面及区域地貌分析了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震构造特点,认为此次地震可能与汶川地震的同震及震后变形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育红 《地球》2009,(4):96-97
沿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高速公路向东南方行驶10英里,你会看见一片平坦的灌木丛林.这里将耗资220亿美元兴建一座可供5万人居住生活的生态环保城市,它已被命名为马斯特尔市。它的设计目标是“碳排放为零”。  相似文献   

9.
水圈之最     
张昊楠 《地球》2009,(1):99-99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组成地球的物质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物质分异,即比重大的物质下沉,而比重小的物质上浮。水属于较轻的物质,在这个物质分异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移至地表。由于原始地球地表温度较高,水仅能以蒸汽的形态赋存于原始大气中。随着地表不断散热变冷,才逐渐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年复一年,积少成多,形成了原始海洋(水圈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月 2 6日早晨 ,一次 8级的灾难性大地震袭击了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卡奇地区的普杰—安贾尔—帕焦地区。该震震中 (见图1 )位于 2 3 .3 2 6°N、70 .3 1 7°E,其震源深度为 2 3km。官方提出保守的估计数字是 :死亡 3万人 ,经济损失为 1 0 0亿美元。新闻媒体则估计地震死亡人数超过 5万。在过去的历史中 ,卡奇地区的西部地区也曾经发生过为数不多的大地震。据报道 ,1 668年 5月 ,由于一次最大烈度达到 MM 1 2度烈度表的 度地震 ,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之上的萨马基镇 ( 2 5°N,68°E)的所有 3万所房屋均沉入地下。1 81 9年 6月 1 6日 …  相似文献   

11.
1.最早的地震观测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地震台,1943年6月8日出了第一张地震观测记录图。当时仪器的放大倍数(?)_0=152倍,周期I:4.5秒,重锤重达100(?)g。地震学界的老前辈李善帮等就是该台的创建人。 2.最早的地震记截是公元前26年(前汉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戍)的犍为郡(今宜宾)5(1/2)  相似文献   

12.
孩子最懂爱     
傍晚散步,听到几位中年妇女拉家常,谈的都是孩子。  相似文献   

13.
14.
1.世界上记载最早的一次地震是《太平御览》上记载的公元前23世纪山西永济西南的蒲州地震,距今已有4200多年.2.第一台地震仪是公元132年(后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当时他已54岁,系采用水平摆的基本原理来记录地震的,近代的地震仪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与张衡的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时间却晚了1700多年.3.全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全国平均每天约发生4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4.最强烈的一次海中地震是发生在1906年1月31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附近海域的8.6级地震.其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震动的振幅达10米之多,震时释放出的能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地球》2017,(8)
<正>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接处。它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9,(12)
正我国火山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现已建成了25处以火山为主题的国家地质公园。每处地质公园都有其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我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能够更好地对地质遗迹景观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是地球历史演化的重要见证,是我们得以窥探地球运动的一扇窗,是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天然场所。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8)
<正>在常规监测的6项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PM2.5和臭氧是超标频率最高的首要污染物。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易多发PM2.5超标现象,臭氧超标则集中在每年6月~10月。自2014年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臭氧监测以来,  相似文献   

20.
王国起 《地球》2012,(3):9-10
最新的考古研究发现1.9亿年前的"恐龙育儿所"中含有34()枚恐龙蛋,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恐龙巢穴。这个远占恐龙巢挖掘地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