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同事眼里,他是勇于挑战的"改革急先锋",哪里越难改他越要往哪冲;在朋友眼里,他是不近人情的"左主任",请托办事一律免谈;在家人眼里,他是不要命的"工作狂",胃出血了还坚守岗位……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身上总有一股军人不认输、不服输的劲!"他就是广西自然资源厅行政审批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左旭阳。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主张戏曲创作要"奇",且"调协韵严",基于此,他对晚明剧坛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批评。这些批评从两个方面展开。在"曲"的方面,他批评了民间传奇创作、文人创新、汤显祖及其追随者等;在"戏"的方面,他提出"奇"的标准——"事奇"和"掀翻窠臼",并批评很多作品难以做到这两点。冯梦龙对晚明剧坛的批评原则立于对形式的推崇,故而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追忆黄大年     
<正>这几个月,我采访了很多熟悉黄大年老师的人,也听到了许许多多与他有关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真挚地打动我并感染着我。有人说,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都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也有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有  相似文献   

4.
贺社军,河南省陕县国土资源局原店国土资源所所长.他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一干就是10年,10年间,无论是在矿产资源管理站,还是在国土资源所,他都尽心竭力、尽职尽责,维护着辖区的每一寸国土资源,受到各界好评,他多次被县委、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他所在的国土所也多次被评为"目标任务完成先进单位",2009年3月,他又被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他,在国土资源局专、兼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超过10年,有多次轮岗交流的机会,但是仍执著地当"守门员"。他,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倾注心血,不断创新,取得突出成效,被称为"排雷专家"。他,是个不徇私情的"硬脖子",碰到同行、亲友打招呼,要求帮忙"走后门",总是坚持原则,公道处事。他,自学成才,做一行爱一行,是勤学苦练的"多面手"。他,就是台州市国土资源局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王楚健。2012年7月,他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工作21年来,他清廉自律,脚踏实地,在平  相似文献   

6.
正面对违法者的"死亡威胁",他挺身执法,置生死于不顾;面对湍急的河水,他毫不犹豫地跳水救人;面对最"头痛"的征地工作,他迎难而上,以自己的爱心赢得了民心;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面对"大红包"他断然拒绝……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边境地区壮族国土干部,凭着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无比热爱,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们博爱县国土资源局,很多人都知道,挑起全县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工作这个大梁的人,是用地与规划科3个地地道道的"80后"。先说说我们的"带头大哥"——科长杨大周。他,1980出生,毕业于河南省司法警官学校。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强健的体格是"硬件",对国土工作的执着是"软件",两者兼备使得他干起工作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有一股"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出样来"的工作劲头。记得2014年元旦那天上午,杨大周接到任务:一个企  相似文献   

8.
他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标兵、"十三五"科技创新标兵……自2019年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凭着敬业、认真、奉献的精神,他顺利完成了从"新手"到"能手",再到"行家""专家"的转变,他就是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一院生态修复研究所技术员冯路远.  相似文献   

9.
正士赣先生之所以能在广西地勘局众多摄影"发烧友"中成为"领头羊",靠的不是他多年担任"副局长"的资本(平时我们都习惯叫他"羊局"),重要的是,在摄影这门艺术领域里,他是一位已有成就的良师益友。很早的时候,他就成为广西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平时忙于公务,作品虽不多,但都可圈可点,深得同行的关注和专家的认可。近年来,他发起并组织了广西地矿摄影协会,弘扬、传承地矿文化做得有声有色。他在地矿系统满腔热忱地培养、扶持了一批新人,而且  相似文献   

10.
汝阳县小店镇赵村的赵老汉今年67岁,腰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已从以前村里的"穷老头"变成了今日的"小康户",见到笔者时他笑得合不拢嘴:"我是托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福才过上好日子的."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80后",年龄不大却成熟稳重,曾经是军人,如今是国土人。工作中,他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尽职尽责,连续两年在业绩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是局里的"标兵"。这个1988年出生的"标兵",就是安阳市文峰区国土资源局的张宪飞。他,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短时间内成为业务骨干2015年,张宪飞脱下他饱含深情的军装,转业到安阳市文峰区国土资源局征拨用地服务事务所。俗话说,隔行如  相似文献   

12.
老莫拒财     
<正>提起莫起杰,其实他年纪并不大,不到五十岁,却满头白发,再加上人又长得老相,所以在单位里大家都叫他"老莫",他也欣然答应。屈指算来,老莫已在地价评估所当了六年所长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地道的"北老胯"——河北保定人,早年随父转业来到豫南的。他的性格用一个字"直"来形容,毫不夸大。有时候为工作上的事与领导和同志争得脸红脖子粗,认准的理谁也别想扳得过他。  相似文献   

13.
老莫拒财     
正提起莫起杰,其实他年纪并不大,不到五十岁,却满头白发,再加上人又长得老相,所以在单位里大家都叫他"老莫",他也欣然答应。屈指算来,老莫已在地价评估所当了六年所长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地道的"北老胯"——河北保定人,早年随父转业来到豫南的。他的性格用一个字"直"来形容,毫不夸大。有时候为工作上的事与领导和同志争得脸红脖子粗,认准的理谁也别想扳得过他。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在"三九"的一天,我约上了张以坤老厅长. 说他老,是因为他是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的第一任厅长,而且在2008年9月已光荣退休.其实这是一个一点不显老的老人,在这个天寒地冻的日子,仅仅穿着一件薄薄的休闲棉袄.  相似文献   

15.
正认识建政有30多年,因为是同门师兄弟,平时都尊称他"政兄",都知道他为人豁达,性格谦和,言行低调,举止儒雅,工作之余钟情摄影艺术。直到一年前我们成了"心照不宣"的同事后,才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最近,他加入了广西摄影家协会,成了"家"。他用摄影作品记录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八桂大地留下的足迹,诠释了他踏遍青山的美丽人生。近两年他参加广西区内外的一些摄影比赛中经常入选并获奖,在圈内有知名度。建政年青时从事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工作,辛苦、单调的野外地质生活,炼就了他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品质,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白寺村的靳良,在浚县白寺乡那可是无人不知。靳良是白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国土资源协管员。自担任国土资源协管员7年来,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年年被县国土资源局评为"优秀国土资源协管员",还曾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百佳协管员"呢。由于他"管地"有方,村里的老百姓都直呼他"靳协管"。村里只要是难办的事到了他的手里没有拿不下来的,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儿。可是,  相似文献   

17.
正"学者可不为仕,为仕者不可不学",这是沁水国土资源局局长马军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位局长上任不久就在全局干部职工中掀起了"学习风暴"。据说,他有个"法宝"。2013年11月,马军智走进沁水国土干部队伍中,为尽快进入角色,他坚持着读书做笔记和做简报的好习惯。无论上下班、开会或者出差,他的公文包里都装着读书笔记和待阅读的书报。看到关于国土工作方面的好文章,他总是随时剪下贴好,对其"妙处"还要进行圈点、注  相似文献   

18.
"小高,又上山转呀?""小高"不姓"高",他的全名叫"林小高"。别看大家"小高、小高"地叫,实际上他今年已经63岁了,叫"小高"大家感觉亲切。林小高是修武县岸上乡东仓村人,他有个爱好,非常喜欢研究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知识,如今已经是云台山地质公园里大家公认的"土专家"。听他给你聊聊有关地灾防治的话题,等于上  相似文献   

19.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他在今天被誉为"地球日之父".但实际上,"地球日"最早的发起人并不是他,而是美国-位政界名人盖洛·尼尔森.  相似文献   

20.
<正>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有这样一个"名人",他身高一米九,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退役军人,他长年扎根野外钻机一线,工作中始终传承着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的军人作风,不久前,又荣获"出彩河南人"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称号。他就是特凿井工程处4202钻机副机长董林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