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沙富银钨矿床的成矿母岩为隐伏岩体。它的蚀变垂直分带明显,云英岩型钨(钼)矿体产出在岩体顶部。在外接触带浅变质岩中具有主要成矿阶段形成的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脉体具典型的垂直逆向分带。银主要富集在矿脉下部的富硫化物矿石中。 云母在黄沙花岗岩和矿脉内都很发育。并具有富硅贫铝的特点,矿脉内的云母富含氟和水。它们的晶胞参数值极为相似,同属2M_1型。据钨花岗岩和矿脉的云母中的稀土元素变化规律,作者认为云母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研究花岗岩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湘西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沃溪矿床位于湖南雪峰山金锑(钨)成矿带中段,是该带最大的、也是惟一发育Au-Sb-W成矿元素组合的矿床。尽管该矿的研究程度较高,但人们对该矿中重要的含钨矿物——黑钨矿的研究很少。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对该矿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矿床成因、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等信息。沃溪矿床黑钨矿矿脉以顺层的含矿石英脉为主,同时发育各种节理脉;节理脉常相互交错,表现出多阶段成矿特征。矿脉中黑钨矿常与石英、碳酸盐及硫化物共生,形成具有热液充填特征的矿石构造。该矿黑钨矿的REE含量很低(1.62~4.58μg/g),明显低于南岭与花岗岩有关的黑钨矿;其HREE相对富集,并具有Eu、Sm、Gd、Tb异常及MW复合型四分组效应等特征,这可能与成矿流体的氧逸度及络合物的稳定性有关。同时,该矿黑钨矿的Y/Ho值均小于28,指示其成矿流体中以CO2-3(HCO-3)络合物为主。与南岭地区黑钨矿相比,该矿黑钨矿中Sc含量高而Nb和Ta含量很低,这可能与该区黑钨矿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流体对深部岩石的淋滤作用有关。沃溪矿床中黑钨矿的地质特征、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组成明显有别于南岭石英脉型黑钨矿,为其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南岭九龙脑矿田淘锡坑钨矿是赣南地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受断裂构造与花岗岩体控制。本文通过8个中段坑道填图,结合地表钻和坑内钻揭露,对含矿石英脉、矿脉组、矿体以及成矿花岗岩体的几何形态、结构构造进行仔细观测,统计矿脉及成矿后断裂产状并进行构造解析。淘锡坑黑钨矿石英脉矿体整体呈平直长板状,具有尖灭侧现,单脉之间以左行斜列为主,而矿脉组呈菱形网格状排列等特征;花岗岩体呈矩形块状、阶梯状。岩突以顶蚀和岩墙扩展两种方式由南东向北西侵位。矿床为多期多阶段的成岩成矿,断裂对花岗岩的侵位与成矿起到主导控制作用。本文综合分析并构建了淘锡坑钨矿构造-岩浆的成矿演化模式,即区域构造应力作用生成共轭断裂构造网格体系,然后岩浆侵位上拱被共轭断裂切割的"几何体"围岩移位而侵位,并沿共轭断裂体系内充填云英岩脉、含矿石英脉体,完成一次成岩成矿作用;区域构造再次活动使围岩与花岗岩体发生断裂,并再次诱导岩浆侵位,在早期花岗岩体和围岩内断裂中形成矿体和云英岩脉体,从而形成内带和外带含矿石英脉;成岩成矿后区域构造小规模错动、破坏岩脉与矿脉,但未改变岩脉矿脉的整体展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珊瑚钨锡矿床中主要矿脉内黑钨矿的标型特征,进而讨论了黑钨矿形成的条件。但愿对此类矿床的成因研究有所裨益。不当之处,望指正。  相似文献   

5.
南岭东段岩前矽卡岩型钨矿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畅  赵正  陆丽娜  曾载淋  刘翠辉  许虹 《地质学报》2018,92(12):2485-2507
南岭东段以石英脉型钨矿集中产出而闻名于世,岩前钨矿是该地区新近发现的中型矽卡岩型钨矿。本文在详细矿床地质和成矿期次研究基础上,对矽卡岩型矿体各成矿阶段的代表性矿物石榴子石、白钨矿、石英、方解石及矽卡岩附近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前钨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两相水溶液I型包裹体和含CO2三相水溶液Ⅳ型包裹体,石榴子石和石英中I型包裹体中偶见子晶。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中的石英相比矽卡岩型矿体中的石英具有更多的Ⅳ型包裹体。早期矽卡岩阶段的流体参数为温度300~510℃、压力32~108 MPa、平均盐度7.64%、平均密度0.69g/cm3,白钨矿主成矿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的流体参数为温度230~300℃、压力21~64 MPa、平均盐度6.99%、平均密度0.87g/cm3,石英 硫化物 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参数为温度100~230℃、压力10~62 MPa、平均盐度5.81%、平均密度0.95g/cm3。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的形成温度集中于110~320℃,其上限高于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温度上限,推断石英脉型黑钨矿形成温度更高。岩前钨矿成矿流体在从高温至低温的演化过程中,盐度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降低,整体为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晚期有少量大气水的加入。岩前钨矿成矿机制主要包括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与围岩相互反应、流体自然冷却、流体混合和压力下降,其中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为重要的成矿机制。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证实了矽卡岩型矿体及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中石英的包裹体中都含有CO2。I型包裹体与Ⅳ型包裹体共存、高盐度包裹体与低盐度包裹体共存及部分I型包裹体中含子晶证明岩前钨矿成矿过程中存在流体不混溶作用。成矿过程为:成矿初期,岩浆上侵分异出富钨岩浆热液,热液与碳酸盐质围岩发生了剧烈的接触交代作用,引起了围岩中Ca2+的释放以及pH和氧逸度的升高,同时发生了大规模隐爆作用并导致了CO2流体不混溶作用。CO2参与形成了可作为W运移载体的碱金属水溶液,另外其逸失导致pH升高和氧逸度降低。成矿初期的含矿热液为高温、高压、高盐度、富钨、富钙、富挥发份、pH相对较高、偏还原之后偏氧化的流体,在温压下降及氧逸度降低的条件下白钨矿大量沉淀。白钨矿 黑钨矿石英脉由于靠近矽卡岩,所以热液中含Ca2+,但Ca2+的含量还不足以形成单一的白钨矿,所以出现了白钨矿和黑钨矿共存。对岩前钨矿成矿流体的研究进一步厘定了该区矽卡岩型钨矿的成因机制,同时有益于拓展南岭东段钨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谢星  梁婷  鲁麟  赵正  陈郑辉  陈伟  丁明 《地质学报》2017,91(4):876-895
赣南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钨矿资源产区,黑钨矿是该区钨矿中最重要的钨矿石矿物。本文以赣南盘古山和淘锡坑两个典型钨矿床中的黑钨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对黑钨矿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黑钨矿主要属于锰钨铁矿,黑钨矿中Mn~(2+)和Fe~(2+)为类质同象的关系,因此MnO与FeO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在空间上x(Fe/(Mn+Fe))值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由矿脉深部到浅部,x值先变大再变小,反映出矿液的运移从下而上,随后上部矿液又有向下回流的现象;同一脉体各中段均为中间x(Fe/(Mn+Fe))值大,向两侧比值减小,说明同一中段上矿体中部黑钨矿形成温度较高,两侧黑钨矿形成温度较低。盘古山黑钨矿中Nb和Ta的含量均高于淘锡坑黑钨矿,这说明盘古山黑钨矿体比淘锡坑黑钨矿更靠近岩体。单一矿脉自下而上黑钨矿中Nb、Ta含量先是迅速变小,而后略有增大,这也说明矿液运移的复杂性。两矿区黑钨矿都具有重稀土富集左倾的"躺椅式"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盘古山矿床黑钨矿稀土总量(ΣREEs)较高,La_N/Yb_N比值较低,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淘锡坑矿床黑钨矿稀土总量(ΣREEs)较低,La_N/Yb_N比值范围较广,轻重稀土分馏程度有强有弱。它们都具有强烈的δEu负异常和弱的δCe负异常,说明矿床是在封闭的还原条件下形成的。将赣南盘古山、淘锡坑钨矿与广西珊瑚、江西浒坑和湖南瑶岗仙钨矿中黑钨矿的晶胞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产于花岗岩体内接触带的黑钨矿FeO含量较低,晶胞参数值较大;产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黑钨矿FeO含量较高,晶胞参数值较小。因此,利用黑钨矿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变化特征,可以指示成矿物质在空间上的运移特征,也可作为判断矿床成因的依据。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床的研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江西大湖塘钨矿床是近年发现的多类型矿化紧密共生的超大型岩浆热液型钨矿床。本团队在大湖塘平苗矿段地表考察花岗斑岩脉时,首次发现多条岩脉中发育黑钨矿-石英细脉,见大量细粒针状黑钨矿。矿脉仅局限在岩体中,未进入围岩中。LA-ICP-MS对该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一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49.1±1.1 Ma,为花岗斑岩年龄;另一组为890 Ma左右,为同化混染晋宁期围岩导致。  相似文献   

8.
钨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金属矿产,同时也是国家高新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关键矿产之一。鸡冠石矿床是近年湘东邓阜仙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钨矿床,具有良好的钨锡多金属资源前景,但其成矿时代和成因尚不清楚。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观察基础上,选取鸡冠石钨矿床中黑钨矿和锡石开展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研究,并将该矿床与相邻矿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与黑钨矿密切共生的锡石U-Pb Tera-Wasserburg反等时线年龄为153.2±1.8Ma(MSWD=1.15),与湘东钨矿床晚侏罗世钨锡成矿时代吻合;2)鸡冠石钨矿床紧邻湘东钨矿床北组脉,且矿脉产状和形态等特征也类似;3)鸡冠石矿床中黑钨矿也与湘东钨矿床北组脉典型特征类似,黑钨矿HREE总量和标准化后的REE配分曲线与湘东钨矿床第一期黑钨矿的特征相似。黑钨矿稀土总量对比研究指示成矿流体可能是从湘东钨矿流向鸡冠石钨矿。综合鸡冠石钨矿床与湘东钨矿床紧密的时空关系以及相似的矿床特征,本文认为鸡冠石矿床为一个与晚侏罗世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同时黑钨矿微量元素特征指示该矿床可能形成于一个富挥发分、低p H和高Eh的流体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郗山和龙宝山稀土矿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岩体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燕山早期碱性侵入岩与稀土矿关系密切,稀土矿体主要赋存于杂岩体内及其附近围岩中;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含矿质的富碱岩浆可能属壳幔混源型,碱性岩浆及成矿物质最初可能都来源于上地幔同一部位,而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了地壳物质。郗山稀土矿为单一富轻稀土矿床,矿脉类型以含稀土石英重晶石碳酸盐脉为主,含稀土矿物以氟碳铈矿和氟碳钙铈矿为主,碳酸铈钠矿和菱钙锶铈矿属国内首次发现。龙宝山稀土矿为稀土、金共生矿,矿脉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和硅化角砾岩;含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氟碳铈镧矿、氟碳钙铈矿;金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等。成矿时代稍晚于岩浆岩形成时代,属中生代燕山晚期;矿床成因类型为碱性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稀土矿床。  相似文献   

10.
<正>石人嶂钨矿位于广东北部韶关市始兴县城南20 km,是著名的华南钨矿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韦龙明等,2008),石人嶂矿化带长850 m,宽300 m,已勘查的矿脉56个,矿体(脉)长701130 m,钨矿脉产状210°1130 m,钨矿脉产状210°240°∠75°240°∠75°82°,目前开采的矿石类型均为黑钨矿石英脉型矿石,钨矿脉分布严格受花岗岩体控制,主要金属矿物均为黑钨矿,局部富集锡石、含砷黄铁矿、黄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