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绝大多数水文地质系统都是部分特征已知、部分特征未知的动态灰色系统。本文从灰色控制理论再度讨论了这类系统的调节与控制问题。文中针对几种情况建立了状态方程;提出了用灰色动态规划实现水文地质系统最优控制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判断各地水下系统的水力联系是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十分翻天覆地的工作,它是正确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前提,本文引进灰色系统理论,借助于水化学资料,应用灰色联联度法,对滕南矿区侏罗系地下水各系统水力联系进行判断,取得了理论效果。  相似文献   

3.
易连兴 《中国岩溶》1996,15(1):117-123
本文结合岩溶地下水系统自身所具有灰色特征,首次把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地下水渗流模型中,建立起具有灰源汇项,灰边界,灰水文地质参数等灰变量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模型(KGSGPM)研究了水文地质参数求解方法-枯,雨季参数法和最优区间参数法。  相似文献   

4.
李玉葆 《物探与化探》1992,16(4):316-319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灰色系统理论中较为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是邓聚龙教授1982年提出的。目前,在水文地质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根据水化学分析结果,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成功地求解了峰峰三矿井下突水点的奥灰水和大青  相似文献   

5.
裂隙岩溶含水系统较为复杂,从水位动态和水化学组份难以判断孔隙水和地表水对其影响程度的主次性。本文通过水位和水化学组份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水文地质特征,将二者对裂隙岩溶含水系统的影响程度的主次性进行量化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6.
宋印胜 《地下水》1989,(3):165-168
本文把模糊数学的新成果——灰色系统理论用于水文地质,并对应用面进行了扩展和完善。人为因素少,计算简便,对含水层富水性划分准确,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了解九寨沟地区地质、水文地质的基础上,本文充分利用已监测的数据资料构建了九寨沟水环境灰色系统动态预测模型,对该区水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8.
对于仅具有涌水量动态观测数据,而缺乏其它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的矿区地下水系统,利用灰色模型可以容易地对未来水量作出较为可靠的预报。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这一方法,并用一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系统输入、输出信息的外部反应。动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不清楚的。所以,地下水动态可视为一个灰色系统,可通过建立灰色模型(GM)来加以研究。一、GM 模型简述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动态资料,找出影响动态的主要因素,选用因素及动态变化的时间数据序列,就可建立动态的灰色模型(简记为 GM)。一般说,GM 模型可表示为:GM(n,h)式中,n 为微分方程的阶数,n=0,1,2,3……,一般不大于3,否则求解困难;h为变量数,h=1,2,3……。  相似文献   

10.
数学地质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刘承祚 《地质论评》1996,42(4):364-368
数学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的新分支。本文涉及数学地质在几个领域的主要进展,分形、耗散结构、灰色系统模型和模糊数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分形已成功地应用于准晶体微粒结构、断层系统和地质构造分布、多孔介质、地质体表面粗糙度和其他问题研究。耗散结构已应用于矿物离解过程、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混合岩成因以及地壳地幔的结构和运动等的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矿床预测的很多问题中得到应用。模糊数学是解决很多地质问题的有用的定量工具。最后,讨论了数学地质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赵中省 《江苏地质》1997,21(2):93-97
简要论述丰县县城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丰县县城规划区主要供水源深层孔隙水的开采作了动态分析;建立了地下水位灰色预测模型并预测了2000年的水位及水位变化区间。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地下水》2000,22(3):121-123
简要论述了丰县县城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丰县县城规划区主要供水源深层孔隙水的开采作了动态分析;建立了地下不位灰色预测模型并预测了200年的水位及水位变化区间。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理论看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结合大量的研究实践,对现代水文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作了剖析,提出了新的看法,概括出三个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即“水文地质系统”、“水文地质结构系统”、“地下水系统”。还重点强调了水文地质结构系统理论的意义。另外,建立一个统一的,适用于生产实践的理论体系亦是本篇探讨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GM(1,3)模型在岩溶地下水开采区进行水位预测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海亮 《中国岩溶》1991,10(2):100-107
文中分析了岩溶地下水开采区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开采量,降雨量这两个主要因素的GM(1,3)预测模型。并且使用了指数平滑改造原数据序列的方法,提高了水位的预测精度。同时采用了均方差修正,使水位的预测精度达到要求。从而使得GM预测模型更加完善,扩大了其使用范围,使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学中更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层间 渗入型铀矿床不同的现代水文地质环境对采用地浸方法采矿过程中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程度不同。根据水文地质特征 ,特别是水动力指标可将铀矿床分为有利的、不利的和非常不利的 3类 :有利的铀矿床指矿区的水流从矿带两侧分别从氧化带和原生灰色岩石带以斜交形式向矿带方向流动 ,并沿矿带走向方向相互作用。这样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工艺溶液不可能流到矿带范围以外 ,故环境将不受污染。完全不利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指水流垂直穿透矿带从氧化带向原生灰色岩石带流动 ,它们能将有毒元素和重金属带到矿带以外的相邻地区。不利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铀矿床。实践证明 ,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地浸方法开采和有关工艺流程时 ,开采工作对现场造成的污染要比天然放射性污染低。  相似文献   

16.
单元磊  张青山 《地下水》2012,(4):202-204
介绍了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它的建模方法,并介绍了利用它对环境水文地质要素进行预测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夏建平  禹祥裕 《地质论评》1993,39(2):176-184
文中介绍和评述了利用电法勘探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过程和现状,对求参的实验模型法、相关分析法和灰色模型法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附之实例予以佐证。指出应用物探资料求取水文地质参数是有实际意义的开拓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总结了安徽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和现状,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讨论了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社会需求,以及今后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方向和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第1期发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水化学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一例”(简称《一例》),文中根据水化学资料,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突水点的两个不同含水层水的补给率,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充分分析已有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之上,综合大面积水文地质调绘和多种勘探成果,对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和南梁隧道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将隧道区域划分为娘子关泉域系统、威州泉域系统和散泉系统三大地下水含水系统,同时将太行山隧道区划分为5个水文地质单元,将南梁隧道区划分为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另外,论述了隧道开挖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断层或岩脉与隧道相交地段的水位、水量产生影响,这为进一步解决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突水、涌水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性资料,加深了对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水文地质条件薄弱地带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