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科幻史上,有这样一个系列,它出现在小说、电视剧集、电影等各种文学艺术领域,它的出现比《星球大战》早了十年,甚至早于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它的影响力堪比《星球大战》,在全世界培养出了无数忠实的粉丝,形成了一股太空探索的科幻文化。可是,它的名气又不如《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制作的水准也几乎一直登不上大雅之堂,直到2009年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出现。这个系列。叫做《星际旅行》系列《又译《星际迷航》系列)。这部作品,是这个系列电影的第11集,名字也很有深意。叫做《开启未来》。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刘蔚 1970年生,河北内丘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绘画,中学迷上天文观测,1993年开始对太空美术进行研究与创作。作品多次被刊载和介绍于《飞碟探索》、《科幻世界》、《太空探索》、《国际航空》等杂志上。2001年获中国首届航空航天摄影大赛绘画类优胜奖,同年11月,举办"奔向太空与未来"为主题的"刘蔚太空画展"。喻京川 1980年在北京天文馆创始人之一李元先生的一篇《星球世界漫游》太空组画介绍启蒙下,喜爱上了天文与科幻。自此,从小学到  相似文献   

3.
本期杂志的主题是加贺谷先生和他的《银河铁道之夜》,其唯美的画风令人震撼而沉醉。我在这里也凑个热闹,给大家介绍一部具有很强天文背景的动画电影——《泰坦新纪元》。这部影片是好莱坞制作的,运用了当时(2000年)最先进的CG动画(即电脑动画,一般也指3D电脑动画)技术,并与传统2D平面动画相结合,给面众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太空世界。将它放在这里介绍,算是给大家看看有别于加贺谷先生的另一种更偏欧美的画风吧!另外,这部电影在国内一般被译为《冰冻星球》,我为什么要重新翻译一个名字呢?这将在后面详谈。  相似文献   

4.
本栏目最近几次介绍的都是比较严肃的影片,有的影片话题还颇为沉重。所以这次我们换个风格,给大家介绍一部轻松的儿童影片。杂揉了魔幻和科幻,故事内容非常热闹。同时又讲了一些亲情与友情的道理,绝对适合暑假里小朋友观看。这部影片就是——《勇敢者游戏2:迷走星球》。  相似文献   

5.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1969年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月球的土地。从那时以来,人们就一直在畅想着未来的太空探索和旅行。20世纪60年代时,很多人相信太空旅行在20世纪末将对大多数人成为可能:到了2000年,将有很多家庭能够住进太空旅馆,或者在月球上享受假期。在当时的畅销故事或影片,比如好莱坞的电影和卡通片(图1)当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畅想。美国泛美航空公司更是设计了飞往太空和月球的航线,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步伐实际上相当缓慢,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期望的那样快。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星球大战》上映30周年之际,我在这个小栏目里把这部影片及其后的两部续集介绍给了大家。然而在乔治·卢卡斯的心中,星战的世界其实远不止这一部三部曲。声卡斯的野心。  相似文献   

7.
太空美术作为美术的一个新兴题材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人都喜欢在墙上挂上一两幅,时常欣赏一番。随着科技的发展,画家们拥有了新的绘画工具来丰富他们的表现内容,这就是电脑创作。太空美术也是电脑创作中很好的题材内容,这里用一个创作实例向大家做一介绍,喜爱太空美术的读者也可以用电脑来创作自己满意的作品。这里介绍的作品《土星》主要是用Bryce 3D制作的,其间也运用了其他几种软件作为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科普圈的“太空奥德赛”,阅读它的过程就像是开启了一场浪漫的系外行星探险,你将跟随作者的脚步遨游在无际的太空中,造访-颗游荡在银河系的流浪行星,探索一个海浪延伸到目光尽头的水之世界,还有围绕脉冲星公转的行星、钻石构成的星球、乃至更多各有特色的“异世界”。  相似文献   

9.
谈到小天体撞击题材的科幻片,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上个世纪末随着“世界末日”说流行而拍摄的经典影片《天地大冲撞》(DeepImpact)和《世界末日》(Armageddon),前者是讲彗星撞击的,而后者是讲小行星撞击的。这两部影片作为好莱坞商业大片,场面特效自不必说。情节也很煽情动人。但在科学性上却比较欠缺,尤其是《世界末日》。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影片。我称之为科教片性质的科幻片。它不是什么特效大制作,但在科学性上非常硬。更值得真正的天文爱好者好好欣赏。  相似文献   

10.
科幻电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宏大的场面、炫目的特效,但在剧情、人物刻画方面却比较薄弱,更谈不上什么思想内涵。因此,从电影艺术本身的角度来说,很少有科幻电影能获得高评价的。细数历届奥斯卡之类的电影奖项,也鲜有将大奖颁给科幻影片的情况,最多给个“最佳视觉效果”之类的技术奖、但是有这么一部科幻电影,它以大片的姿态横空出世,却成为了电影艺术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在它诞生四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不断有人去观赏它、讨论它、研究它。这,就是《2001太空奥德塞》(又译《2001太空漫游》)。  相似文献   

11.
影片对“太阳风暴”的过度渲染 最近一段时期,末日灾难影片连连引发世人恐慌,例如有将来人类因气候变暖而“被冻死”的影片《后天》:还有《2012》影片中,几乎集中了电影史上所有灾难:洪水、地震、海啸、飓风、岩浆……大量体现人类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物像豆腐一样被自然的巨大力量碾碎,几乎是能想象到的人类灾难的极限;也有因超强太阳风暴袭击地球,许多人被“烧死”,如好莱坞影片《先知》。  相似文献   

12.
上次“光影幻境”文章。我给大家介绍了非常有创意的一部影片——《黑超特警组》。在片中,外星人其实早就来到了地球。伪装成普通人生活在我们中间。一个叫“黑超特警组”的神秘机构管理着他们,并负责用记忆清除器修改意外目睹了外星人的普通民众的记忆。当年影片上映大获成功,许多观众都希望能再次一睹两位超级特工的风采。于是,在2002年。哥伦比亚公司推出了这部续集。在续集中。本已离职的K探员强势归队,继续和J探员搭档演出管理千奇百·隆外星人的好戏!  相似文献   

13.
上一期。我给大家介绍了《星战前传》的EP1和EP2。这一期,我将把《星战前传》的最终章,也是整个星战系列电影故事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一章——EP3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4.
天地玄石     
《天文爱好者》2010,(3):78-80
引言: 在2010年春节前夕,北京天文馆推出《天地玄石》展览,在此选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事件: “邯郸肥乡掉下玻璃陨石?!”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这样一则新闻。一时间,什么是“玻璃陨石”的疑问在大家脑海里盘旋。  相似文献   

15.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每一个求知者都渴慕的境界。本刊最新推出的,由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出版发行的《太空探索》和《地球奇观》VCD光碟,将会成为你扣开宇宙之门、追问地球之秘的良师益友。 《太空探索》包括“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奥秘”、“地球地外的生命、征服太空”、“地球的真  相似文献   

16.
《飞上太空看星星》最近,由李元同志编著的《飞上太空看星星》一书,已由知识出版社出版。这是为青少年朋友编著的“高科技启蒙文库”套书之一,《飞上太空看星星》,全书(94页)分为四部分:一、天文台的日日夜夜;二、彗木相撞和地球;三、外星人你在哪里;四、飞上...  相似文献   

17.
廖庆齐──香港太空馆创始人李元当此香港回归祖国之际,著名的香港太空馆也将成为中国科学普及场馆中的一颗明珠。我愿以最喜悦的心情来书写廖庆齐先生的光辉事迹。他是香港太空馆的创始人和首任馆长。《天空和望远镜》的封面《天空和望远镜》(Sky&Telescop...  相似文献   

18.
从本期开始,《本月变星》栏目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我将用一年时间为大家介绍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各月容易观测的变星。作为《变星观测攻略》中变星介绍的补充,这里介绍的变星更多也更侧重实践。由于《变星观测攻略》要到之后几期才会详细介绍变星的观测方法,最初几期中介绍的变星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可以参考观测:完全的初学者则可以留到学习完观测方法再说,因为实际上“本月变星”不一定非得要本月才能观测,相反地,在《变星观测攻略》中我们会提到,季节性不易观测的变星的数据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每月变星     
浩淼 《天文爱好者》2010,(12):18-21
为了让《本月变星》更好地为大家提供适时的变星信息,编辑老师与我商议,决定自本期开始,每期介绍下月的变星,以免因同好们拿到杂志的时间延误而导致信息过时。因为已经不是在写“本月”的变星了,故栏目改名为《每月变星》。本期《每月变星》将介绍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两个月期间适合不同爱好者观测的变星,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01年《天文爱好者》发起天文奥赛并组队参加国际奥赛以来,其影响日益扩大,奥赛仿佛一个纽带将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天文爱好者紧紧联结在了一起。六年的竞赛历程中,参赛的同学们经历了多少欢笑与泪水,又收获了多少友情与关爱……值得回味的实在太多太多。杨轶同学于2004、2005年两次参加国际天文奥赛并分别摘得铜牌和金牌,他的参赛经历,对参加过或即将参加奥赛的同学而言都是一笔值得分享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