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这几年我与天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和天文奥赛“一见如故”。没有功利的束缚,让我深沉地爱上了这个比赛。在去年整整一年里,我都醉心于天文奥赛,经历了从国内竞赛到IOAN(国际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系列比赛。宁夏固原的国赛让我踏出了广东,并且首次面对了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们。而后的IOAA则让我放眼世界,认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更收获了一份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从未想到,我可以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风采。虽然没有十分优秀的成绩,但在一次次的天文历程中,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2.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在北京拍摄了1997年3月9日的日偏食。照片拿到学校,同学都抢着看,有的同学还管我借底片冲洗留念。而我却一直不满足,那个时候我就在天文书上看到了今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日全食的预告,并暗自下定决心目睹这次日全食。去年8月1日,由于考试的原因,我又错过了一次我国西北部的日全食,更加坚定了我亲身观测长江日全食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苏晨 《天文爱好者》2014,(10):77-79
今年八月份,接到好友汪伟玲的电话,说她和她朋友在内蒙古赤峰市热水塘镇建立了一家星空酒店,特邀我和其他几个朋友一同前去参观。星空酒店?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这种酒店在我印象里只有国外有,很少听说国内有这样的主题酒店,至少我没有见过。带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我与国家天文台邱鹏和纪录片摄像师张岭一行三人出发了。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2008,(1):74-75
我跟月亮有缘,我的英文名Phebe便有月亮和月亮女神的意思。十年前的月全食让我爱上了天文,我的望远镜观测得最多的也是月亮……所以,当看到“金秋览月”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充满了使命感,立马报名参加,是第三个在天文在线报名的人哟。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单枪匹马的小天文爱好者 ,今年 1 8岁。以前 ,重要天象来临总使我十分兴奋但又不知所措 ,因为我没有好的观天指导 ,1 994年彗木相撞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了。 1 998年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宝坻一中之后我认识了《天文爱好者》 ,在图书馆老师的热心帮助下 ,我借阅了 1 997年合订本 ,从此眼界大开 ,对天文的兴趣也越发浓厚了 ,一幅幅精采的天文照片吸引着了我。我更爱天文观测了。于是每到睛夜我便拿好星图找星星 ,认星座。现在 ,我可毫不费力的认出 30几个星座 ,找出几十颗亮星。对天文的爱好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 ,我还在学生会也担当…  相似文献   

6.
听到卞老师去世的消息,我简直懵了!在冰凉的马路边,任雪花沾满我的衣衫,忘却了冬夜的刺骨严寒,强忍的泪珠儿还是在无声地流着。我的心在哭泣,往事如烟,像奔泻的潮水闯进我的胸怀!  相似文献   

7.
当一轮红日挂在山尖时,我来到了村子。周末傍晚,日渐繁华的河防口村显得很是热闹,遛弯儿的、健身的、打牌的……人们在享受着愈加丰富的物质生活。我停下来整理行装。又抬头望去,今天的晚霞很美。伴随着暮色与沙沙的脚步声,我穿过村子和狂吠的狗群。独自进山了。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河防口了。唯一稍显不同的是,忐忑的心里揣着难以言喻的伤感。遥望着那些仍旧屹立在山巅、却被修葺一新的敌楼,我知道它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相似文献   

8.
重新翻开几个月前采访麦克霍尔兹先生的访问记录,我思索了很久,却依然不知该如何下笔。直到我发现了本文题记中麦克霍尔兹先生所说的那句话,我的内心才得以在顷刻间释然,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所直苦苦寻找的,能概括一个彗星猎手整个天文人生的话。诚然这其中的确充满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但是我撰写本文的目的却从未改变过,那便是向我的读者展现一个我所能了解的最为真实的麦克霍尔兹——一个北半球目视寻彗的传奇。  相似文献   

9.
追着太阳跑     
自从上小学后,我一直喜欢历史、考古、古生物及地理,而2009年寒假去北京天文馆的一次参观又勾起了我对天文奥秘的兴趣。爸爸为了鼓励我,不仅买了许多诸如《星空》、《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恒星与行星》、《日全食》等书籍,指导我在网上查询天文知识,还带着我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望远镜。镜头是买的,镜筒使用塑料水管做成。整个望远镜可以随意组装拆卸。这使我明白了望远镜的原理及结构。全家还多次到十三陵神路观星,让我认识了许多星座。  相似文献   

10.
最初认识《天文爱好者》是在学校阅览室,当时她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我也只是漫不经心地随手翻了几页就匆匆而去。要说真正认识并喜欢上她,是在2000年年底,我在报刊店偶然发现了她,从此我便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汽车飞驰在机场高速上,眼前的北京城— 一栋栋熟悉的高楼大厦,一条条车水马龙的街道,渐渐在我的眼前呈现出来。冬日午后的阳光,伴随着汽车的行驶声,一阵难以抵挡的疲倦悄然袭来。于是,我闭上眼睛,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过年了?真的吗?大年三十几下午,我们才匆匆地从巴黎回到了北京。零星的鞭炮、到处张贴的红彩,我仿佛真的觅到了几丝年味儿。华灯初上,当一家三口围坐在桌旁,开开心心地吃着团圆饭时,当窗外的鞭炮声快要把我的耳朵震聋时,当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之时,我才真正感觉到,北京,我的家,这年味儿竟是这么浓、这么亲切!喜欢过年,喜欢北京。  相似文献   

12.
我从小喜爱天文,从1948年5月9日开始,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发生的所有日偏食我几乎都没有遗漏过,1987年9月23日还到太原观看过日环食。唯一遗憾的是,活了73岁,为孩子们讲了51年的天文,还无数次讲过日全食的壮观景象,自己却没真正见过日全食。今年8月1日,我终于在甘肃金塔县看到了日全食的真实景象,弥补了这一缺憾,深感不虚此行,也不枉此生!  相似文献   

13.
记得五六岁时,我就迷上了天文,那些镶嵌在天幕上的点点繁星,伴我度过了个又一个快乐的夜晚。那时,我能接触到的只是一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和几本过期的《天文爱好者》杂志,还有一架小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我对天文的所有认知,除了家人的介绍,其余全来自于上面的书刊。1997年3月8日,我和爸爸偶然看到了日偏食,更激发了我对天文知识的探求。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我度过了初小三年,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文爱好者。这时,家里的墙上已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了——画满了星系、星云图案。三年级以后,课本上虽然也有些天文方面的知识,但对我来说太简单了,  相似文献   

14.
七月二十四日,又到了我的生日了。可是这个生日既没有在家的热闹温馨,也没有父母在身旁的问候祝福。因为我在异地他乡——宝岛台湾!唉……  相似文献   

15.
以前,我不懂得什么是天文。第一次接触天文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带我用胶片看月食。后来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正值太阳黑子爆发,爸爸看报纸得知天津科技馆天文室组织观测太阳黑子,于是又带我去观看,这一次印象比较深刻,那时候就认识了天文室的赵之珩老师,认识了望远镜,也使我对天文知识有了浅显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天文梦     
长安一中是我心中向往以久的学校。在这里开始了我的高中时代,也是我踏上天文之路的起点。1996年9月,我来到一中不久,我就听说学校有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和一个天文台。那时天文组正好要在高一级吸收新组员,由于我对此很感兴趣,所以就报了名。非常可惜,入围考试时...  相似文献   

17.
当第一道灯光闪亮在我眼前,我知道已经跨海越洋,来到了这个很多人向外的国度——美国。  相似文献   

18.
也许是我童年时 ,家乡的小城还缺少现代化的缘故吧 ,没有灯光的干扰 ,没有电视的喧闹 ,每到夜晚 ,璀璨的群星就深深吸引着我 ,它们成为我最亲密的伙伴 ,仿佛近在咫尺一般。至今回想起来 ,仍让我心驰神往 ,多少次梦中的我又回到了那片星空下 ,尽情地欣赏着波澜壮阔的星河。小学时我就对星星产生了兴趣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对天文的爱好到现在已快 2 0年了 ,从未间断。上中小学时周围没有人给我天文指导 ,《天文爱好者》杂志便成为我的启蒙老师 ,在父母对我“独特”爱好的大力支持下 ,我买了星图 ,还自制了小望远镜 ,它们陪我度过了不知多少个…  相似文献   

19.
记得我第一次读毛主席的诗“到韶山”,其中写到“故园三十二年前”,颇为感慨。想到时光过得真快,伟大领袖都变老了。其实,人到老年,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希望回顾往事。在人的天文生涯中,亚太天文会议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而且在大会做了正式报告。原本通知我,只给“poster”的待遇,即把提交的文章内容写成大字报张贴。后来会议组织者发现我的报告内容不错,才改为大会报告。屈指数来,刚好是三十二年前。在这三十二年间,我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但第一次的印象却永远绕絮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20.
虽败犹乐     
我迷上天文已有三年了。三年来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包括天文摄影方面的。强烈的兴趣促使我在暑假购买了一台全机械单反相机,于是决定在7月16日月全食之夜将其投入使用。 城市的灰尘和灯光是天文摄影的大敌,于是我把所有的仪器都带到了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个远离城市、环境极佳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