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粒子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学家必须与实验学家紧密配合,深入研究实验结果,共同理解与解释实验现象,提出新的想法,正是这样做才得以推动了该学科不断取得进展。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有史以来最巨大、最复杂的粒子对撞机,可谓举世瞩目。LHC隶属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常简称欧洲核子中心)。  相似文献   

2.
中微子(neutrino)又译作微中子,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发现电子的故事 自从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John Dalton,1766~1844)创立化学原子学说后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原子就是最基本的粒子,即把原子看成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像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实心球。直到19世纪末,道尔顿的原子绝对不可再分的观点终于被动摇了,这起因于1879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克鲁克斯(1832-1919)在高真空放电管中发现了一种带负电的微粒流——“阴极射线”。  相似文献   

4.
净梵 《天文爱好者》2010,(11):24-27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最广泛存在的物质状态规律的科学。太阳最外层大气日冕的温度约达到一二百万度,高温下的太阳物质呈现高温等离子体状态;地球电离层是处于温度相对较低的等离子体状态。人造地球卫星以及太阳系深空探测表明,行星际空间并非真空,而是存在着来自日冕的连续微粒辐射——太阳风,它是因日冕膨胀而形成的连续向外发出的、伸向遥远的太阳系空间的等离子体流。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在许多日地物理现象中,诸如太阳耀斑、黑子、日冕物质抛射、日珥、太阳风等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探索日地空间物理过程的规律是认识与之有关的空间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10,(5):44-49
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物质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作者将以漫淡形式的系列文章介绍人类从微小的粒子到大宇宙的认识历程,从阴阳五行到古老的四元素说。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出现两次大耀斑 据美国宇航局官网报道,就在太阳沉寂了两年多之后,2010年1月连续两次爆发大耀斑,均被美国GOES卫星( 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s)观测到,这是近两年来出现的最强的X射线耀斑。  相似文献   

7.
用“云团”来表示原子核周围的电子 科学实验表明,像电子这样的基本粒子,其单个粒子的运动模式,其实一点也不像“粒子”,因为电子在绕行原子核时,并非像行星绕行太阳一样,处在一定的轨道上,恰恰相反,电子是“四散开来”,换一句话说,原子内部的电子似乎是自由“驰骋”,其存在的范围是原子核的约一万倍。  相似文献   

8.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其特征和绝对温标2.7开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约产生于大爆炸后的三十万年。  相似文献   

9.
净梵 《天文爱好者》2011,(12):24-28
科学假说与“光锥”概念 现代科学哲学大师玻普尔说过,“那种只把成熟的、教科书中的理论当成科学,而把不成熟的假说当成非科学,是对科学的危险,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文化的危险。”事实上,许多科学理论在刚产生时都没有充足的证据,这是因为科学理论的前身是科学假说,而任何科学假说,都是在条件不成熟,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猜想。正是因为假说的真理性是或然的,所以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家一般把由大量恒星、星团、气体、尘埃等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人们最早认识的星系,探测银河系的结构是一项古老而始终非常重要的天文课题。1609年伽利略刚刚把他的天文望远镜指向夜空,就发现那条看起来乳白色的光带——银河竟是由密密麻麻的恒星构成的。20世纪发现的射电源(radiosource)是“宇宙射电源”的简称,即能发射强无线电波的天体。发射无线电波的恒星称射电星;有强射电辐射的星系称为射电星系。  相似文献   

11.
净梵 《天文爱好者》2011,(10):40-44
从斯莱弗的发现到哈勃定律问世 早在1912年到1914年间,美国洛威尔天文台的斯莱弗(V.M.Slipher)观测了13个星云的光谱,发现其中11个存在红移现象,说明这些星云相对于地球在远离。1922年2月,斯莱弗发表了多个旋涡星云的视向速度数值表,进一步证实了其观测结果。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些星云是在银河系之外的河外星系。192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