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洲计划在2009年发射“赫歇尔”(Herschel)空间望远镜,其镜片直径达3.5米,远超哈勃空间望远镜(镜片直径为2.4米),它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空间望远镜。威廉·赫歇尔是18世纪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不仅发现了天王星,还开创了恒星天文学,他研究并假设(某些)星云是由恒星组成,提出著名的恒星演化学说;他不仅在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上留下永不磨灭的足迹,而且是当时最伟大的观测天文学家,为恒星天文学的建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在天文学史上他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2.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2,(10):22-25
太空中发现糖 使 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亚毫米阵(ALMA),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一颗年轻类太阳恒星周围的气体中发现了糖分子。这是第一次在该类恒星附近发现糖,同时这一发现还显示,生命的“积木”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即将被吸纳入该恒星周围正在形成的行星中。  相似文献   

3.
1953年,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Allan Sandage,图1)在对银河系球状星团H3进行测光观测时首次发现,在这个老年星团中本应该都是暗而红的恒星,但居然存在一些又亮又热的天体——它们也是星团的成员恒星,但显然没有遵循传统的单恒星演化规则,看起来似乎是在演化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随后,天文学家根据它们偏蓝的颜色特征,将这类恒星命名为“bluestragglerstars”。中文翻译包括“蓝掉队星”、“蓝迷走星”等,目前统一翻译为“蓝离散星”。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29日至11月12日,这个秋天,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学生、家庭成员、科学家们共同加入“了不起的全球恒星计数”活动中,一起来数星星吧!美国地球科学教师协会(National Earth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正在通过他们支持的“宇宙之窗”网站(www.windows2universe.org)向全世界的人们发出邀请。“了不起的全球恒星计数”活动,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08,(4):30-30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Javiera Guedes等人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半人马座α中的子星B(这个三合星系统中的最大子星,其子星C即为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应该有一颗岩质行星位于其“可居住带”(即能保持液态水长期存在的区域)内。研究组对这个恒星系统前2亿年的历史进行了多次模拟,他们发现不管采用什么参数,子星B都至少拥有一颗大小与地球相当的行星,而且在多数模拟过程中,这颗行星正好位于恒星的可居住带内。  相似文献   

6.
傅燕宁  孙义燧 《天文学报》1997,38(2):119-128
本文研究振动盘中恒星的运动性质.所采用的势模型为它由一种具简单径向振动模态的Kuzmin盘和一种对数晕共同产生.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恒星存在稳定且有序的近圆轨道;(2)盘振动对角动量较小的恒星及远离近圆轨道的恒星影响较大;(3)盘中大部分恒星的运动是有序的;(4)远离近圆轨道的恒星一般作混沌运动,并且最终可能逃逸,但在一个Hubble时间内实际逃逸的恒星比例较小;(5)盘振动可能是振动Kurmin盘中某些星团形成并长期维持的机制之一,盘振动幅度越大,盘中星团数目可能越多;在同一个星系盘中,角动量越大的星团数目可能越少.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天空中搜寻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但一直颗粒无收,直到1991年亚历山大·沃尔兹岑(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尔·弗雷尔(Dale Fral])在奇特的脉冲星PSR B1257+12周围发现了一个行星系统。4年后,米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克洛茨(D1dler Queloz)则在一颗普通的恒星飞马51周围发现了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它每4.2天就会绕其宿主恒星转动一周。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公认“生命宜居带”是恒星周围的一个区域,其中液态水必须能够在一个类地行星的表面存在数十亿年之久;这个区域是环形的,它的内边界应该是行星围绕其母恒星运转而又不会使行星海洋的水散失到空间的最近一条轨道;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恶性发展的温室效应将占支配地位,结果使得海洋水蒸发殆尽(例如金星正是此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x射线空间天文学的开展。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几年,人类在高能天文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高新技术应用到了九十年代及其以后的x射线卫星上。这其中的第一颗卫星就是“伦琴卫星”(R?ntgen Satellite,简称ROSAT,图1)。  相似文献   

10.
渐近巨星分南恒星(AGB星)是一种晚期演化恒星,它是恒星作为以核反应释能为发光能源的天体的最后演化阶段。AGB星阶段的恒星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如很大的质量损失率(因此形成很厚的拱星尘埃气体包层),光变,热脉动(或He闪耀),强的红外超量发射,分子脉泽发射等,弄清AGB星的演化规律是研究恒星演化理论的重要任务。目前人们所知道的AGB星的演化图景是,恒星经过漫长的主序演化之后,将经过红巨星(RGB)阶  相似文献   

11.
晴朗的夜空,繁星点点。这些宇宙间的天体——恒星,不仅仅赋予我们奇妙的美丽星空,更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口,去揭开宇宙从诞生一直演化到今天的奥秘。 20世纪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就是人们认识到在银河系中数以亿万计的恒星,并不都是和太阳一样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其中有一类恒星,它们的大气中重元素(如铁元素等)的丰度远比太阳低得多,从而能够为探究现代天体物理中许多未解之谜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学证据和解释。这类特殊的恒星群体就是今天我们介绍的主角:记录宇宙年龄的“活化石”——贫金属星。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2009,(5):65-67
欧洲航天局于2009年3月17日用俄罗斯火箭轰鸣号发射了“地球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测”(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Explorer——简称GOCE)卫星。GOCE——也译为重力场和稳恒态海洋环流探索者,属于“地球探索者”系列卫星的首颗,可对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冰冻圈和地球内部进行最前沿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准确!严格说,一天是24小时,而。地球自转一圈则是23小时56分4秒(忽略地球自转长期变慢等因素),它们并不相等。“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即为地球的自转周期,等于遥远(因而在天空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恒星两次经过上中天时的时间间隔(在同一地点观测)。而我们平常所用的公历中的一天(即24小时)是基于太阳的视运动而定义的,  相似文献   

14.
恒星大气物理参量的非参数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星大气物理参量(有效温度、表面重力、化学丰度)是导致恒星光谱差异的主要因素.恒星大气物理参量的自动测量是LAMOST等大规模巡天望远镜所产生的海量天体光谱数据自动处理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针对测量大样本的恒星光谱数据估计每个恒星的大气物理参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窗宽核函数的估计算法:变窗宽算法是对固定窗宽算法的改进,分为3个步骤:(1)将历史恒星光谱数据进行PCA处理,得到光谱的低维特征数据;(2)利用特征数据与其物理参数的对应关系,建立一种变窗宽的非参数估计模型;(3)利用该估计模型,直接计算待测恒星光谱的3个物理参量(有效温度、表面重力、金属丰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固定窗宽估计模型以及在其他文献中报道的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大犬座和天兔座成怡然从猎户座三星向东南方向延长,可以找到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即大犬座a星。大犬座占据天区范围为,赤经:6时9分~7时26分,赤纬:一11”—一33“,面积为380平方度,拥有6等以上恒星122颗,其中亮于1等的1颗(大犬座a),...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一般把由大量恒星、星团、气体、尘埃等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人们最早认识的星系,探测银河系的结构是一项古老而始终非常重要的天文课题。1609年伽利略刚刚把他的天文望远镜指向夜空,就发现那条看起来乳白色的光带——银河竟是由密密麻麻的恒星构成的。20世纪发现的射电源(radiosource)是“宇宙射电源”的简称,即能发射强无线电波的天体。发射无线电波的恒星称射电星;有强射电辐射的星系称为射电星系。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沙龙”续载:(6)周帝男,17岁,广东省龙门县龙城镇M中学生。使用fiX)IYlrYI折射镜,观测五大行星、月球、木星四颗卫星,M天体及太阳黑子。通讯地址:(51120)广东省龙门县科技馆。赵轶及男,14岁。就读于南京宁海中学初三(7)班...  相似文献   

18.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0):55-57
在前苏联革命50周年纪念日之时,前苏联把一颗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从而在“太空竞赛”中战胜了美国。这颗卫星为周长56厘米的球状体,发射用的火箭是仿照二战期间“纳粹”用来环球远距离运载H型炸弹的V2武器制作的。这颗人造卫星名为“旅行者”或音译为“史泼尼克”,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10,(1):93-94
(高年组和低年组)天狼星。已知在中国的天空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在地球上其他什么区域天狼星也是那里天上最亮的恒星?这些区域的边界的数值特征是什么?(注:你只需考虑历史分类意义上的恒星,太阳、行星等不需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20.
易轩 《天文爱好者》2010,(12):44-47
最“大” 哪恒星最大?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太阳的尺寸,因为在对恒星进行研究时,天文学家喜欢以太阳为参照,常常以“太阳半径”、“太阳质量”、“太阳光度”作为单位,表示恒星的大小、质量、亮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