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几个亘古不变的问题始终贯穿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从我们诞生开始这些问题就被深深地烙入我们的基因: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地寻找人类的起源,乃至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源。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尝试寻找地外文明,想尽办法与他们建立联系,试图寻求和理解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Milkyway@Home     
星空很美。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沉醉于它的深邃和广袤,沉醉于繁星闲烁与银河浩淼。但是我们头顶的这片星空,最迷人之处却并不仅在于它迷离的色彩,也不是因为它“神秘”。恰恰相反,这最迷人之处是在于如此深邃的宇宙中,渺小的人类竟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尝试了解它运行的物理规律,探究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这努力百万年来不曾停歇,从远古时原始人夜晚抬头的凝望,到现在地面上、太空里运行着的大大小小的望远镜,人们总是忍不住要问:人们从哪里来?这些闪亮的星辰从哪里来?宇宙墨什么样儿的?那被我们称之为“银河”的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08,(4):50-51
千百年来,人们有着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天文学家正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探测类太阳恒星周围是否存在行星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人类迈向寻找地外生命的重要的一步。这些行星系统有可能也孕育着与我们相同的智慧生命和文明,另外研究行星形成所需的物理条件以及他们的存在对银河系乃至星系演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天体物理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索地外智慧生命(中)○梁吉太阳系哪里还有人类“知音”?遥望无边无际的星空,人们自然会提出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太阳系中,还有没有象人类或者超过人类智慧的生命?早在19世纪30年代,曾出现过轰动一时的“月亮骗局”。事情发生在1835年8月,美国新创办的《...  相似文献   

5.
在Li&Yang (2 0 0 1 )所给出的局部对流理论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采用梯度型方案给出了非局部对流理论 ,并将它用于太阳模型中。这一理论考虑了恒星对流区内的非局部效应 ,它得到了一个与原来用混合长理论或局部理论给出的结果有所区别的对流区 ,扩散效应很明显。但是 ,目前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处理时间相关的对流以及对流超射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后续工作中加以考虑。当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太阳模型中时 ,我们发现它对标准太阳模型的改正非常微小。我们讨论了这一现象 ,并对其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6.
天文馆之行     
宇宙多么神奇!晚上,面对繁星密布的天空,总会有无数个问题在头脑中涌现:宇宙到底有多大?银河系中有多少星星?人类何时能登上太阳?月亮是从哪里来的?黑洞有多大?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愿望:参观北京天文馆。  相似文献   

7.
每次在微博上发布彗星的消息,总会有许多人问:这彗星在哪里?几点往哪个方位看?这些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般的彗星肉眼看不见,只说一个大概的时间方位几乎是不可能找到的。另外彗星移动很快,每天的位置都有不同。所以,真正想观测彗星的同好,一定要学会利用电子星图自己查询彗星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中微子质量之谜须眉中微子是否有质量?如果有到底是多大?这一直是粒子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为了回答“太阳中微子失踪案”和天体物理学家提出的宇宙中应存在着大量暗物质两个问题,中微子有多大质量显得更重要:太阳中微子失踪的一种可能解释是“中微子振荡...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400     
《天文爱好者》2008,(10):32-32
在过去的400年问,人类能够确认的宇宙年龄增大了1亿倍!与此同时,宇宙的尺度则扩大了1亿的立方倍(10^24倍)!人类从仅仅知道这浩渺空间中的几颗太阳系行星起步,而今已经了解了围绕其他恒星旋转的几百颗系外行星。可以说,今天的我们正处在揭开人类文明最本源问题答案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  相似文献   

10.
《天文爱好者》2008,(8):16-16
尽管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并不长久,不过我们如今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确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只是科学家们仍然有些疑问,这些规律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是否仍然适用?新研究对此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多远算远?如何知道何时会到达? 这不是谜语,是天文学家必须面对的终极前线。科学家正站在能看到宇宙边缘处恒星和星系的门口。但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些问题更确切的是:多年轻算年轻?你怎么知道看到的天体就是宇宙中的第一代天体。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因为看得越远,我们就越深入过去。  相似文献   

12.
登陆火星,探索这颗神秘的红色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以及到那里移民居住,在几个世纪以来,就一直是人类太空征途上的伟大梦想之一。最近30年来,许多无人推测器陆续到达火星,在那里展开多方面的科学研究,传回了大批震撼人心的影像和数据,借助于这些资料,我们对这颗地球近邻行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以及潜在的生命形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岳斌 《天文爱好者》2014,(11):29-31
星系之间并非虚空,而是充满了电离的气体.它们密度很低,总量却不少。天文学家一般认为这些气体是被星系和类星体发出的光所电离的,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却表明:仅靠星系和类星体提供的光,并不足以把星系际气体电离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程度。那么,额外的光子是哪里来的?答案尚不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14.
“外星人在哪里?”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生命的诞生必须依据行星的物理环境。例如地球上的许多动物,是由简单的无机物质发展而来,其发展过程非常复杂。某些生命现象一经开始,可能会逐步向智慧生命阶段发展,例如哺乳动物中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有一部巨著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科幻狂潮,其影响力不只局限于科幻迷,还进入了主流文学和评论的社线,这就是《三体》三部曲(更准刘)的力作。在这部作品中,三体人作为地球人长达三百年恩怨情仇纠缠的敌人,贯穿了始终。但遗憾的是,作品没有对三体人的具体生命形态进行详细描写,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了解他们很少的特征。这套作品的最后部分,还描写了宇宙中其他一些文明,包括远高于地球乃至三体人科技程度的文明,但对他们就更没有任何具体的描写了。那么,在科学家以及科幻作家的心目中,外星生命究竟会有哪些可能的形态呢?下面就让我结合一些科幻作品,带领大家粗略地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天体演化、物质结构及生命起源乃是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基本问题。的确,奇妙无比的生命从何而来?地球在46亿年前形成时,绝不会有任何活的机体。那么,地球是什么时候开始“活”起来的呢?这一直是引人入胜的科学之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太阳射电精细结构这一领域进行了较为详尽深入的调研 ,发现由于观测仪器技术指标 (时间、频率、频率覆盖、偏振、灵敏度等 )相对不高 ,有很多的精细结构 ,在时间上、在频率上并没有被完全分解开来 ,或是没有被检测到。对FFS的研究 ,还处于发现 -认识 -逐步深化的阶段。观测资料还很单薄。在微波高端 (厘米波段 ) ,精细结构的观测资料更是很少。另外 ,对FFS也只是有一个侧重频谱形态的分类。本文利用我国的“太阳射电宽带快速频谱仪”的观测资料 ,几年来 ,对微波频段的射电快速精细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 :发现了弱偏振微波尖峰辐射中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和偏振反转现象 ;首次发现了微波 (短分米波段 )高偏振U型爆发并给出解释 ;首次发现了厘米波N型和M型爆发并给出解释 ;首次发现了高偏振微波斑点并给出解释 ;首次利用甚高频率分辨率频谱仪 ,通过对大样本的分米波尖峰辐射的统计 ,给出了更为可靠的、更小的相对带宽的下限 ;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 ,对运动Ⅳ型爆发及其伴生的精细结构作了探讨 ;对双向电子束的起源及其加速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太阳的体温温暖了我们的蓝色星球,使这里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太阳各类活动所波及的范围远远超过八颗行星所占据的空间,在其他同样被我们称作家园的区域,又有什么悲欢离合在上演呢?当越来越多的探测器被送入太空,人类对于“我们从何而来”和“行星是如何诞生演化的”,这些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但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知识,广袤的太阳系中仍蕴藏着无数难以企及的秘密。什么是太阳系中最深邃的谜团?让我们来看看太阳系留给我们的十个谜题。  相似文献   

19.
探索地外智彗生命(上)梁吉引子:地球人是孤独的吗?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别的适合生命存在的文明星球吗?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吗?千百年来这一直是人类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思考地球以外的生物世界时,人们编出种种动人的神话,例如,在中国有玉皇大帝、王母娘...  相似文献   

20.
本期我们要谈到的是拍摄流星时相机设置,并介绍几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就在我们日常的拍摄中,但经常被忽略。我们都很熟悉ISO、光圈、快门,但是数码单反的ISO具体原理是怎样的呢?曝光时间对照片又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这些概念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助您更好地运用器材。如果还能对其他天文摄影或测光观测提供参考,笔者就会欣喜不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