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中国铁矿勘查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0年来,我国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经历了露头矿到隐伏矿的找矿、从经验找矿到理论指导找矿的过程。在勘查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对沉积变质型铁矿提出了向斜控矿模式及斜磁化模型;对接触交代型铁矿提出了"邯邢式"模式和低缓磁异常模型,以及"大冶式"模式和次级磁异常模型;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铁矿提出了"玢岩型"模式及磁异常模型。同时在勘查过程中提出了综合找矿,综合评价的认识。这些勘查理论的建立对我国铁矿勘查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初步统计,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发现了多个超大型和大中型铁矿,新增储量达150亿t以上,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新一轮铁矿勘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新一轮铁矿勘查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统一部署勘查工作是实现我省铁矿找矿突破的关键。本文介绍我省铁矿勘查取得的新进展,并对新一轮铁矿勘查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新的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为指导,以沿江和霍邱勘查为重点,主攻沉积变质和玢岩铁矿两种矿床类型,加大方法研究和机制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本文还探讨了我省重要矿集区的勘查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江西省新余式铁矿中深部铁矿勘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中铁矿田(新余式)铁矿位于南华造山带北缘,武功山 — 北武夷山隆起带西段武功隆起东南侧的神山背斜南翼.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现航磁异常,随即开展勘查工作,至80年代末,查明铁矿资源储量5亿多吨.但认为铁矿成因是沉积变质型,在走向上延伸大于60 km,倾向延深小于1 km.笔者认真总结了新余式铁矿田矿床成因特征与成矿规律及对典型矿区构造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变质岩原岩主要形成于优地槽海底火山喷发环境,是火山-沉积变质型硅铁建造的铁矿床.因此,铁矿层所在的地层是寻找该类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矿层形态呈“红绸舞”式,一般具有“浅繁深简”的特征.文中重点对“红绸舞”式褶皱展开研究,认为在矿区内铁矿层次级褶皱具有规律性:平面上每100~300m出现一个“台阶”.“台阶”是由一个背形和一个向形组成,影响垂深40~300m.平面与垂向“台阶”间距规律自北向南,由浅到深,均是由小到大.这组背向形是矿区的二期构造,北西向展布,呈左行雁行排列.二期褶皱是在固流作用下形成的不同规模、形态各异、简繁更迭的各种不协调褶皱为特征.其核部铁矿层厚度较大,一般是翼部铁矿层厚度的2~12倍,一般在二期褶皱构造的轴部及转折端附近铁矿体形态复杂,更次一级小褶曲十分发育,其厚度也随之增大,倾向延伸也增大,是铁矿层赋存的有利构造部位.矿区所控制的铁矿层延深大于2.6km.在总结区域与矿区铁矿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就矿找矿和寻找有利构造部位相结合”的找矿模式,给赣中铁矿田新余式铁矿未来边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辽宁西部地区铁矿类型及勘查开发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境内下辽河凹陷以西地区,是晋冀铁矿集中区的东延部分,铁矿资源丰富.根据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及演化特点,结合近几年勘查开发工作的新进展,认为该地区铁矿床的类型有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岩浆型、矽卡岩型和热液型.在寒武纪页岩之下有可能寻找到沉积型铁矿床.在辽西与河北大庙之间的华北地台北缘隆起区,岩浆型铁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重点靶区为北票松台沟地区,朝阳崔家店地区,建平深井-青风山地区.而沉积变质型铁矿在北票宝国-牛虎头沟,朝阳老西沟,建平大南沟-锅底山、卧龙岗,凌源黑沟等地区的建平岩群中应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15.
2月底,全国铁矿勘查研讨会在天津召开。这次盛会是自20世纪70年代全国铁矿会战结束以来铁矿勘查领域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 相似文献
16.
双频激电方法轻便、快速、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观测精度高,本文通过实例阐明双频激电法在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山区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铁矿分布广泛,在鲁西南广大覆盖区产有许多铁矿床,其中在菏泽市单县地区发育沉积变质型铁矿。简要介绍了单县大刘庄铁矿区的地质特征:该矿床埋藏于第四系-古近系巨厚层(覆盖厚度达458~549 m)以下,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区内铁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状与围岩一致,走向为NW-SE,总体倾向SW,倾角为45°~60°;铁矿中全铁平均品位约25%,磁性铁平均品位约20%。详细介绍了运用地质、物探等勘查方法进行找矿的过程:通过对区内的物探数据进行分析,解译了矿区基岩的地质特征和隐伏断层的重要信息;根据大比例尺地质、物探示矿信息特征,建立了包含地质环境、矿床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明显高磁异常和高重力异常及其梯度带)的预测模型;通过对大刘庄铁矿的勘查,总结出了在厚大覆盖层下铁矿床的勘查流程:“航磁异常选区→资料全面系统收集→工作区优选→磁法测量和重力测量→地质信息分析→大比例尺高磁和重力剖面、CSAMT和SIP测量→通过优选成矿有利部位→深部钻探施工→井中磁测”。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