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介绍福建区域地震前兆观测台网观测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情况,阐述具体的实施改造以及仪器设备在系统接入改造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在并行期间通过数据对比总结改造效果,“九五”系统升级改造建设为前兆台网观测提供更完善的管理及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十五"地震现场卫星集成箱系统的诸多缺点,陕西省地震局进行了应急通信指挥车的车辆改造,将地震现场通信设备安装于应急车内,并对各业务系统进行了设计集成,提升了地震现场通信保障和应急指挥能力。本文介绍了地震应急通信指挥车改造和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应急通信指挥车的优势,总结了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768地震记录器是中国地震局768工程地震遥测台网配套设备之一,投入运行近20年,为地震观测预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模拟地震观测离不了设备,今后数字地震观测若要有可见记录,同样要使用该设备。768地震记录器是70年代产品,连续运行近20年,设备严重...  相似文献   

4.
阐述包头数字地震遥测台网空间布局、子台台址的选取原则和台基地质条件,对选取的子台进行背景噪声测试,对拟建台网的地震监控能力和合理性进行评估,为包头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建设提供科学、经济的规划方案,以期对国内其他地区地震遥测台网建设、改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数字地震观测的间断率,研制了数字化地震遥测子台多功能监测器。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设计思路及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大庆地震台网朝阳沟子地震台单台记录到的大量事件,从发生时间规律、记录波形特征与频谱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判定这些事件是爆破事件.结合大庆油田地区爆破作业较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判别事件性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地震观测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地电阻率作为地震前兆观测手段之一,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观测系统是产出连续、可靠、高质量数据的前提。因此,对观测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对嘉山台地电阻率数字化改造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琼中地震台地磁房存在的影响观测资料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改造方案,对地磁房改造的过程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新安江地震台根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总体设计和“浙江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建设的要求,对原有的观测楼、观测山洞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1]。原观测楼拆除,新建440m2观测楼,并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增甚宽带地震计KS-2000和强震计PS-23。改造设计严格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化地震观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常熟地震台形变观测仪数字化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为改善地震监测仪器工作环境,提高地震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可靠性和观测精度,加快地震信息传递速度,在江苏省地震局95-01-02课题组的安排下,于1998年5月至2000年1月对常熟地震台SSY伸缩仪和FSQ水管仪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 1 仪器工作环境及改造前仪器工作状况 FSQ型水管倾斜仪和SSY-2石英伸缩仪均安装在山洞内,该山洞坐落在常熟虞山东南端山体走向为北西偏-北东东,长轴约5 km,短轴约2 km,主要由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组成;岩石倾角一般为5°~10°,呈单面出露,地质构造紧靠无锡—崇明断裂带,山体表面覆盖着3~5 m高的马尾松。该洞…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定位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仲和 《地震学报》1983,5(4):467-476
本文提出了分析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定位能力的一种通用方法.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如下事实:当改变地震震级和震源在台网区域内的位置时,能读出 P 震相和 S 震相到时的台站组合也随之改变.作为一个实例,具体分析了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定位能力.北京台网现有19个台站,覆盖面积约为300公里400公里.根据观测资料,建立了确定每个台站检测能力(作为台站仪器放大倍数和地震震级的函数)的经验公式.然后,对每个给定震级和震源位置的可能事件,确定其子台网的构成.在这些子台网的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技术,对事先设定的到时数据标准误差计算出震源座标的误差分布和线性化条件方程组的条件数分布.对给定震级(例如,ML=1.0,2.0或3.0),将计算结果绘成等值线图.为了进行比较,还分析了一个包括61个台站的北京台网扩建方案,从而可以预先估计未来台网的地震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从辽宁省地震局信息网络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采用层次化设计方法,将通讯线路分为三层:即区域中心、汇聚层和台站。各层之间采用2MSDH传输电路实现层间连接,通过路由器的配置来保证数据流的畅通,实现了全网互联互通。本文介绍了辽宁地震信息网络通讯线路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十五”测震台网正在测试运行的36个国家任务子台的地动噪声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各台的背景噪声地动速度均方根值(RMS值)、有效测量动态范围和噪声信号功率谱。结果表明,各子台中有沂水台、莒县台、郯城台、新泰台、烟台台、荣成台、苍山台、商河台、莱州台、龙口台、海阳台、文登台及临朐台是符合一类测震台的标准,其他台站均符合测震台站的选址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宋太成  陈勇 《内陆地震》2002,16(3):281-288
新疆乌鲁木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以下简称区域台网)是在模拟遥测地震台网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区域台网由数字汇集中心、4个中继站、12个遥测子台和9个准实时远程子台组成。中国地震局港震公司提供地震计、数据采集器和应用软件,新疆地震局与厂家共同研制无线同步传输设备。区域台网的技术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大动态、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以无线实时传输台网为主,远程扩展子台为辅,构成了全国最大的省级台网。2001年4月22日,乌鲁木齐区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通过了中国地震局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16.
何香玲  邢力 《高原地震》2011,23(4):52-55,60
对近两年河南区域地震前兆台网的观测仪器和技术系统中出现的典型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阐述了维护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提出了对仪器与技术系统的一些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区域地震短波通信网对电磁波在无线通信中的传播特性及频率选择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笔者将通信工作的实践经验升至理论的高度,研究探讨辽宁区域地震短波通信传播特性和频率选择办法,达到在短波数据通信中,选择最佳频率,增加沟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通讯与记录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基于国产方舟SOC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通讯与记录系统. 它支持TCP/IP计算机网络通讯协议,具有自监控、自复位功能,支持大容量固态存储器,功耗小,授时精度高,运行连续可靠,可以通过网络同时向20个客户端提供实时波形数据服务,满足固定台网观测、虚拟地震台网观测的实时波形数据传输的需要,也适用于流动观测、强震观测及地震勘探观测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架设地震无线短波数据通信网的实践,阐述了实现地震数据通信的可行性、优越性、实施技术措施,并较详尽的介绍了设备间的接口、接口连接以及对不具备专用通信接口的电台实现数据传送的接口改进等。本文对即将建立数字通信网的部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已建立数字通信网的部门可做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郭葆庆  孟鑫 《高原地震》2010,22(1):50-53
如何保障数据实时、连续的传输是数字地震台网运行的重要工作,本文就青海省数字地震台网所采用的几种传输方式进行了简单说明。经过近2年的运行,说明这几种传输方式在青海数字地震台网运行过程中经受住了考验,保证了台网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为以后的数据传输方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