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中,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如何确定方向是重点,又是难点。在上“极地地区”这节内容时,我与众不同,准备了一张南极洲地图,并将它倒挂在黑板上,哪知学生们一片惊讶声:“老师,地图挂倒了!”而我全然不顾,让学生先看,然后提问:“你们怎么知道挂倒了?”  相似文献   

2.
一、课程标准要求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断经纬度、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在此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纬度"是"在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这一条课程标准要求的拓展和深化,是对学生在掌握经纬度分布规律基础上的具体应用,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在此最好也不要涉及极地投影图上的经纬度判读。对于量算距离,考虑到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  相似文献   

3.
多年教学的现实告诉我,学生“晕”地图,老师也“晕”地图,学生“晕”的是看不懂地图,老师“晕”的是我的学生咋就看不懂地图呢?干着急,却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晕”就是“晕”,再多的理由还是“晕”,晕车有药,“晕”地图有何良方?我苦苦寻觅,感觉自己也很“晕”。复习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是一道关隘,虽然有了多媒体课件,也不能说没效果,机器无法取代老师,一个“偶然”的教学现场,笔者巧妙实现了学生观点提升、教学流程优化和课堂和谐互动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邵冬梅 《地理教学》2010,(11):38-38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世界的经济强国,但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呢?”我的话音刚落,很多同学就跃跃欲试想要回答,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关日本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听着同学们的精彩回答,让我不禁问道:“日本在发展经济中具有很强的节约意识,我们是否也具有节约意识呢?”很多学生指向了教室一角的大纸箱说:“您看,我们把能够回收的东西都放在这里了。”我的目光转向了那废物箱。  相似文献   

5.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表达工具之一。地图在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使用地图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是其他任何文字或图像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在目前全国各版本的地理课本中,地图的数量和比例都有较大的增加,这反映了新课程教材对于地图功能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沈海燕 《地理教学》2010,(19):57-58
在高二区域地理的“地球和地图”一节内容时,学生在判断飞机的飞行方向时,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如何确定同一纬度的两点之间的飞行方向”往往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立体几何中的大圆概念。不理解大圆的概念,又怎么能理解“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呢?  相似文献   

7.
地图技能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良好的地图素养将使学生受益终生。通过对上海市高中学生的地图技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师生访谈、学生作业和考试情况的综合分析,调研学生解读地图、运用地图的能力现状,分析学生地图技能欠缺的问题症结,并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章节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地图是反映地表现象的一种图形,凡具有空间特征的事物都可以用地图表示。地图的直观性、形象性使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简单、明了,它用符号代替了大量繁琐的文字描述,这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很有帮助。然而,地图的作用及意蕴远不止于此,地图除了能够形象地反映空间事物以外,还能够反映出丰富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独特的地图文化。  相似文献   

9.
初中地理“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一节中,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通过精讲和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我发觉学生由于尝到成功的喜悦,情绪兴奋,在转入下一个内容(分层设色地形图)前,我就因势利导,设计了这样一十问题同学生:“我们的同学  相似文献   

10.
李卫 《地理教学》2012,(1):38-39
一、这节课该怎么讲 "认识地球"一节,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尤其是"地球仪和经纬网"部分: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纬度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等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学生空间观念尚未完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这部分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每次讲到这部分知识,学生学的苦,我教的也累。  相似文献   

11.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习地理知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我们学习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时,更离不开地图。要对照地图进行记忆,养成“左图右书”的学习习惯。如各种地形、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线等地理事物的分布,都要运用地图进行记忆。在回忆这些知识时,头脑中要浮现出一幅地图,  相似文献   

12.
打开今日沈阳市的地图,在铁西区有一条与铁路线平行东西方向被标明是“揽军路”的街道,有好几条路与这条街道相通并都设有“揽军屯”的公交车站,而在与这条道平行的铁路线上,也有一个火车站叫作“揽军屯”。这表明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叫做“揽军屯”的村落。  相似文献   

13.
“区域关联”是一个地理学科大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地理思想。本文介绍了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分析和制定了“区域关联”大概念单元教学背景和单元学习目标,并以“产业转移”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基于“区域关联”大概念的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关联意识,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论断充分揭示了人类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由此也给我们地理教学带来启示,那就是建立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很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去发现、研究、探索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和谐统一。那么,该如何创设发挥学生丰体作用的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5.
一、地名信息的传播地名信息传播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地图、网站、广告标志、报刊杂志、电讯、电视、文学艺术作品、学生教材等等,都能够很好地传播地名信息。我们要积极地利用这些手段来传播地名信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地图地图是传播地名信息最直接、使用最方便的工具之一,非常普及。一张好的地图,是一个称职的助手。但是目前地图市场很混乱,除了一些专业部门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地理实践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单元教学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育,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本文以“地图”为主题,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并开展探究活动,梳理出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路径: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提炼单元主题;明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以大任务为主线,形成进阶性学习历程;构建持续的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17.
1~2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定 立意思想选取简洁的大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学生判读地图的能力及对坡度、区域面积的合理推测。该组题作为开篇前两个题目,设计平实、稳妥,又突出了地理试题的独特性:地图语言的解读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在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时,可以安排地理兴趣小组的两名学生排演一个相声节目,一位扮演“南美洲”,一位扮演“非洲”。有机会时可在班级或学校演出,对于学生学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诺曼曾指出:“很奇怪.我们要学生学习,却很少教他们怎么学;我们要学生解决问趣,却又难得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同样.有时我们要求学生记住很多东西,但又不教给学生记忆的技巧.现在是我们弥补这个缺陷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发展一些训练学习、问题解决和记忆能力的手段。”本文就地理学习中的记忆心理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比例尺大小比较与实际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是地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比例尺是一个比值,而学生往往在比较同样图幅地图的时候,只考虑到分母而忽略分子,或者完全不理解。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照片对比的方法,感觉效果较好,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