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实时仿真位移与加速度时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根据地震仪的原理和作者提出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的递归公式,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数字化宽频带速度型记录仿真地面位移和地面加速度等问题,从时域上提出了一套实时计算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和地震动参数的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利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CTS1-EDASC24速度型甚宽频带地震仪和FBS3-EDASC24速度型宽频带地震仪的速度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的有关技术与应用问题,其中包括:仿真方法的选取,仪器性能和仿真参数的分析,仿真加速度时程与SLJ100-GDQJⅡ加速度型强震仪记录结果的比较,福建及邻近地区所选用地震的仿真加速度时程(1998-07-2008-07),仿真结果在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中的应用等方面,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3.
根据金星等、马强等提出的时域实时方法,对辽宁省数字宽频带加速度记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可由宽频带加速度记录仿真得到真实的速度与位移时程,应用此方法可以用于我省地方震及近震的监测,这将有效拓展强震观测数据的使用价值,为地震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另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福建数字强震动台网历年各类典型加速度记录的相位谱拟合所在场地设计反应谱,获得具有本地区不同场地、不同分向天然地震记录的非平稳性特征又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场地设计地震波,同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及可供福建地区建筑结构时程分析时选用的输入地震波。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某一实际工程为例,讨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加速度反应谱规准化对工程场地地震位移时程所带来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根据规准化加速度反应谱得出的位移时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议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不宜进行加速度反应谱的标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震台网记录获得加速度波形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测震台网速度记录获得高质量加速度波形的方法,并以天津蓟县台安装的CTSI-EDAS24速度型甚宽带地震仪和EST-Q4128型强。震仪对同一地震记录的处理分析为例,对计算步骤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拓宽了数字测震台网波形记录的服务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利用福建省区域数字强震动和数字地震台网历年的地震记录,通过资料选取、数据处理,计算了其地震反应谱,并分析了Ⅰ、Ⅱ、Ⅲ类场地反应谱谱形参数的统计关系及反应谱特征.有关研究结果对合理地利用福建地区现有台网观测资料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震波峰值调整常采用基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的方法来实现,而现行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峰值加速度为有效峰值加速度(EPA),建议采用EPA进行峰值调整。首先,分析PGA和EPA含义及其内在联系,总结国内外现有的EPA计算方法,根据桥梁结构与建筑结构的不同特点,修正桥梁结构时程分析EPA的计算公式。其次,研究EPA计算中地震波反应谱的平滑处理问题,并提出3种峰值平滑方法,分析相关参数的取值及各方法的优劣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一座大跨度斜拉桥进行时程分析,比较基于PGA和EPA两种不同峰值调整方法下结构的位移和内力结果。结果表明,应用基于EPA的峰值调整方法得到的时程分析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9.
根据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和地震矩的依赖关系,导出了直接计算矩震级的公式.用北京怀来小台网(速度记录)、唐山强震观测台网(加速度记录)和北京地区台网(速度记录)的地震记录资料,检验了这些公式的可用性.结果表明,利用加速度或速度记录测定的矩震级与常规方法(根据位移谱高度)测定的矩震级十分接近.证明了这些公式的正确性,从而拓宽了用于测定震级的资料类型,即不仅限于位移记录,速度和加速度记录都可用于测定震级.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数字强震动台网加速度记录、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泉州台宽频带或甚宽频带地震仪的速度记录中,筛选出1998年7月至2008年7月,福建及邻近地区17个典型地震(帆3.6~6.7)在基岩和土层台上记录到的51条加速度记录和在基岩台上记录到的31条速度记录.  相似文献   

11.
强震仪和测震仪均能记录地面运动,强震仪输出的加速度记录主要用于分析结构地震反应,测震仪输出的速度记录常用于确定地震信息.由于这2种记录均描述地面运动,且覆盖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所需频带范围,速度记录能否用于计算结构地震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分析开源Hi-net速度记录用于计算结构地震反应时的精度,作者选取同台记录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
The 1999 Chi-Chi, Taiwan earthquake, MW = 7.6, caused severe damage in the near-fault region of the earthquake. In order to evaluate site effects in the near-field strong motions we estimate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of sediments at four sites using array records of microtremors. We also recalculate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at other four sites previously reported. To show the validity of the estimate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we separate empirical site responses from aftershock records using the generalized inversion method and show the agreement betwee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site responses. We also show an observed fact that suggests soil nonlinearity during the Chi-Chi earthquake by comparing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s (HVRs) for main shock records with HVRs for aftershock records. Then we calculate one-dimensional equivalent-linear site responses using the estimate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and the main shock records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It is found that site amplification due to thick (about 6 km) sedim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explaining the long-period velocity pulses of about 5 to 10 sec observed at sites in the footwall during the Chi-Chi earthquake.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theoretical site responses of shallow soft sediments at sites that sustained severe damage in the hanging wall shows 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around 1 sec. As the amplitude of velocity pulses with period around 1 sec is most critical in causing damage to ordinary buildings of moderate heigh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1-sec period velocity pulses, amplified by the site response of shallow sediments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severe damage during the Chi-Chi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