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青海某地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层中的金异常特征进行了综述,指出金异常主要存在于第三系中段岩层中,异常在水系沉积物中强度最大,并认为金异常由次生富集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2.
安徽铜陵某铁帽型金-铁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劲宏 《矿产与地质》2006,20(3):283-286
对某铁帽型金-铁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矿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通过溶解度和物相分析,区分矿物金和分散金,测定了金矿物的成分、粒度和嵌布关系,进行了金的平衡配分,指出了金的回收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粒金效应”的机制原理,并用模拟方法探讨了“粒金效应”现象,总结出一些规律,并指出了在金矿地质及化探工作中出现的“粒金效应”现象及其克服办法,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青海某地第三系红色碎屑岩层中的金异常特征进行了综述,指出金异常主要存在于第三系中段岩层中,异常在水系沉积物中强度最大。并认为金异常由次生富集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朝阳西北部金成矿区的区域磁场、重力场等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及规律,指出了常规物探方法在该区的找金效果,预测了金成矿的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6.
张新勇  周发侨  张志臣 《矿床地质》2010,29(Z1):167-172
银河金矿区位于太行山多金属成矿带上,区内阜平群地层金丰度值较高,构造和岩浆热液控矿明显,本文综合区内地质特征,对该区的脉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由此指出石英正长岩脉对区内的矿化富集具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下步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康滇地轴石棉—会理段金矿化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小春 《矿物岩石》1994,14(1):74-82
本文在研究康滇地轴石棉-会理段金矿化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金矿化的同位素年龄、氢、氧、碳、硫和铅同位素的变化特征。指出了它们的流体类型、碳、硫、铅及金等成矿物质的来源,从而建立了本区金矿化的成矿序列。  相似文献   

8.
狗头金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金矿体中存在大块金金狗大头金与原生金矿体关系密切和表生条件下金的增生程度十分有限以及表生成因说无法解释的一系列疑点为基础,对狗头金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存在于表生环境中的狗头金是原生块金在表生条件下经改造并发生有限增生的结果,狗头金发育地区应存在或曾存在原生金矿体。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已有找金线索的系统整理、找金条件的分析、金与其他成矿元素关系的研究及地表原生晕金含量平面分布图的编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5个找金远景地段。据此预测结果,最近在其中的3个地段中取样13件,金含量在0.2~2.2g/t之间的样品有7件。因此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大厂矿田内找金有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宁静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3):233-241
首次根据系统整理的资料指出了埃利康矿区含铀带的含金性,并将其与阿尔丹地盾中部的热液金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将中阿尔丹的金-铀和金矿床划分为六种矿化类型,金-钛铀矿,金-日质铀矿,钛铀矿-银-金,斑岩金,金-流化物和在喀斯特中再沉积的金,研究了不同类型矿化在构造层中的中生代侵入岩中的位置,矿石中铀和金的互相关系以及金的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活化的古老地盾上铀,金矿化的表成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总结若干土壤测量金异常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巴地区矿致土壤测量金异常的三条主要标志特征。通过对金元素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及沉淀条件的分析,建立了推算金矿(化)体与金异常浓集中心突出高值点相对位置的经验公式,并确定了各地形级次的经验系数和常数。经验公式在陕西省秦巴地区有一定的普遍性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矿化地质异常的演化趋势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友鱼 《地球科学》1991,16(3):295-302
  相似文献   

13.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5,23(1):1-10
通过对陕西金矿资源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金矿成因类型划分为7类14亚类;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类型,10个成矿系列和4个亚系列;金矿床空间分布严格受隐伏基底和出露基底,隐伏岩体、重磁吻合构造,构造和成矿时代的控制;与金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4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10条,有关的Ⅴ级主要金成矿区(带)有16条;提出了金矿新的找矿方向,为今后本区金矿地质找矿的新突破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秦岭群自形成以来,经历了从粘塑性—塑性—脆性的多期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在其中段(陕西境内)形成了以金、铜为主,其次尚有铅锌、钨、铁等多种金属矿产。本文依据地质构造特征、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等多方面研究成果,提出了该区带范围内金的成矿作用特征和区域评价准则。强调了金成矿作用受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对含金矿源层改造,使金活化后在热穹窿外围(或上部)有关脆—韧性剪滑断裂中成矿的特殊意义,而后期的构造抬升—剥蚀作用对已成金矿的保存和南侧泥盆系中金富集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为在显生宙造山带中金的预测和找矿工作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坝金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野外地质实际出发 ,系统研究了区内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将断裂分为三级 , 、 级断裂主要为导矿和配矿构造 ,NW、NWW向的 级断裂为最有利的赋矿构造。据此 ,以构造地球化学的观点为指导 ,借助计算机化探数据处理系统 ,对系统采集的构造地球化学样品的 17个元素分析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和 R型聚类分析等处理 ,将构造与金矿化的关系转化为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进而转化为找矿指标。研究表明 :含矿 (赋矿 +矿化 )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Au、Ag、As、Sb、Pb;非矿断裂的特征元素组合为 :Cr、Mn、Ti、V。将已知的赋矿、矿化和非矿断裂作为母体 ,利用多类判别分析建立了非矿、矿化和赋矿断裂判别函数 ,对已知的 2 3条断裂进行判别分类 ,错判 3条 ,准确率为 87%。该成果已应用于实际找矿工作中 ,通过对 11处未知区构造的含矿性研究 ,系统采取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和进行相应的多元素分析 ,经判别后指导找矿 ,共发现金矿体三条 ,矿化体五条 ,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将双旗山金矿矿化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通过分析测试不同矿化类型、不同地质体、不同开采中段岩矿石样品的有机烃类组分和金含量,认为有机烃类组分和金矿化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在含量上呈反比。因此,有机烃类组分低值异常可以作为该矿床地球化学找矿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哈达门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时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哈达门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产于太古代乌拉山岩群变质碉系中,矿床以发育一系列含金钾长石-石英脉为特征,这些钾长石-石英脉沿近东西向的韧、脆性叠加断裂成 出。钾长石化是最发的近矿围为。采用离子探针(SHRIMP)对矿体边部的钾长石化蚀变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矿化钾长石化蚀变岩的年龄为132±2Ma。由于钾长石化夺本身被金矿化,因此金矿化年龄小于或接近于132±2Ma,为燕山晚期成矿。  相似文献   

18.
陕西金矿床类型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齐文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04,22(2):1-8,106
通过对陕西金矿资源的分析、总结,将陕西金矿成因类型划分为7类14亚类;与金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划分为3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类型,10个成矿系列和4个亚系列;金矿床空间分布严格受隐伏基底和出露基底,隐伏岩体、重磁吻合构造,构造和成矿时代的控制;与金成矿有关的Ⅲ级成矿区(带)有4条,有关的Ⅳ级成矿区(带)有10条,有关的Ⅴ级主要金成矿区(带)有16条;提出了金矿新的找矿方向,为今后本区金矿地质找矿的新突破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金矿勘查中铊的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分析铊的地球化学特性和成矿作用过程中铊与金密切共生及受共同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制约的角度,阐述了铊的找矿意义不仅局限于微细浸染型金矿,而对于多数金矿,尤其是对具有后生热液成矿特征的金矿均具指示意义。通过分析铊的富集规律,提出Cl,F,S,C等也具有找矿意义。总结了铊勘查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方面,同时指出了铊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划分和确认金矿化集中区时需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集中区的范围和界限.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确定金矿化集中区的范围和边界应当以已知金矿床(点)的分布范围作为直观标志,以金的地球化学块体和各类含金建造的空间分布作为划分的基础,以控制各类含金建造和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岩浆活动等成矿要素的区域构造带或构造界面作为金矿化集中区的边界.利用上述准则确认了北山金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