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湿地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湿地生态补偿是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利用者对湿地资源所有权者或利用者因建设湿地环境而损失的利益的恢复与填补,以及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利用者直接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补偿,它的建立是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铁岭市今年起将全面实施退化湿地修复制度,明确要求把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保护成效指标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并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终身追责制度。退化湿地修复制度的核心是实行湿地总量管理,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禁止开垦、填埋、排干湿地  相似文献   

3.
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强调湿地对人类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公众采取行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湿地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河南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推进湿地保护从点到面、从数量到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强调湿地对人类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公众采取行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 湿地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河南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推进湿地保护从点到面、从数量到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一个重大决策,表明对耕地要实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努力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6.
动态     
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1月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拟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草案分为总则、湿地管理、湿地保护、湿地修复、检查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7章59条。草案明确法律适用的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湿地和具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功能的人工湿地。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严格控制占用湿地。  相似文献   

7.
1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表示,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2021年,中国出台了《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湿地保护法规,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实施方案,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丹东市政府出台《丹东市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明确将实行湿地总量管理,确保到2020年,丹东湿地总面积将不低于17万公顷,相当于丹东总面积的11.49%。建立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人工湿地,划入重要保护区域。严格湿地利用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德国的生态账户2002年,德国国家自然保护法案实施,该法案要求(因某种原因)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必须得到补偿。这一补偿要求不仅仅针对土壤的损失,还包括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损失,由负责规划的部门具体规定是否需要补偿,其中,需要履行补偿义务的典型项目是大型基础设施开发(比如街道和机场建设)或者城市新增的经济发展项目。方法:生态账户制度是基于可交易的生态积分,根据国家自然保护法案,需要补偿措施的土地开发  相似文献   

10.
1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表示,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备.2021年,中国出台了《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湿地保护法规,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  相似文献   

11.
湿地在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含蓄水源等多方面的作用,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科研创新、模式建设、规划设计等多方面作出努力,以实现其持续性存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但由于自然、社会、经济、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工作受到的制约较大,存在湿地退化程度较为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大,生态功能难以充分利用等问题。该文通过梳理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实现生态保育、社会共享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以期为湿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守耕地红线,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舟山市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为例,对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与效用作简要探讨。一、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立情况(一)政策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诞生以来,全国已有国家湿地公园38个,总面积达36万公顷。2008年,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在立法、政策研究和标;隹制定稳步推进,湿地工程顺利实施,示范项目成效明显。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机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保护体系逐步完善,保护面积进一步扩大。湿地履约工作顺利推进,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4.
正德国是较早重视生态保护并推行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家。通过生态补偿实施,德国用了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将一个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变成极具环境竞争力的国家,促进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德国的生态补偿,就是政府运用法律、行政许可、市场、经济和财税等综合手段,要求开发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对损毁的植被、水源、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等在同一生态圈范围内的生态要素进行恢复或补偿,以保持生态系统功能和自然景观价值的损失与补偿平衡措施,其实质是对各类建设活动损毁的生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日世界湿地日当天,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湿地、南海子湿地公园等第二批12块湿地被纳入市级湿地名录,北京市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2021年,北京计划恢复建设湿地1000公顷。据悉,北京对湿地实行分级分类保护,按照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性,分为国家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其内涵是通过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以保护和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的,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政府购买生态产品的市场化补偿模式成为国际生态补偿的成功典范。国际生态补偿机制主要通过政府购买、市场交易和间接补偿等手段进行,以环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并取得了积极成效。英、德两国于2010年开始进行系统化生态补偿工作,这与我国城镇化发展至一定阶段后才开展系统性生态补偿工作的现状相似,具有借鉴意义。文章分别介绍了英、德两国在规划体系与生态补偿的衔接方式、职能分工、项目审批要求、量化指标、多元化生态补偿等五个方面的生态补偿宏观框架与经验做法,基于我国生态补偿工作现状,提出了对我国生态补偿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我省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 自1992年我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各级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以来,黑龙江省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决定,把湿地资源保护纳入政府领导责任制,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领导小组,全面停止开建湿地行为,在湿地资源集中连片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使黑龙江省大部分湿地资源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9.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显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态环境形势仍很严峻,城乡生态空间被挤压的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切实保护生态空间、建设生态文明?如何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如何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彦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正耕地是中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不仅承载着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还有水土涵养、气候调节、农耕景观等生态功能,更是"山水林田湖草"整个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向纵深发展,我们该如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护?海宁市早在2009年就启动开展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工作,坚持"谁保护、谁受益"理念,十年磨一剑,探索建立、不断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