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息通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降低了地图制图的门槛,大量非专业制图人员涌现到地图制图领域,地图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显著的泛化趋势.然而,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普通大众在专题地图选择时容易产生\"制图困惑\",难以确定恰当的专题地图类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可视化维度理论的泛地图知识推荐方法.首先,面向专题制图需求,建立以空间数据、数据特征、泛地图可视化维度、泛地图可视化形式、应用领域为核心要素的泛地图可视化知识本体,通过知识抽取、知识存储操作,构建泛地图可视化知识图谱.其次,对知识图谱进行知识嵌入,实现地图可视化要素的知识化表达.最后,基于泛地图知识要素建立相似度计算模型,计算用户输入数据与知识图谱内空间数据特征、可视化维度、应用领域等的相似度,得出综合相似度结果,实现泛地图可视化形式的精准推荐.结果表明:面对泛化的专题信息表达,本研究提出的泛地图知识推荐方法能够为用图者的制图选择提供较为准确可视化参考,一定程度上满足普通大众的寻图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推荐系统中数据稀疏问题,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无法捕捉辅助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了推荐的准确性.为此,本文提出融合知识图谱的协同过滤模型(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KGCF),引入知识图谱作为辅助信息,利用知识图谱中多源结构性的数据来缓解数据稀疏问题.KGCF模型结合知识图谱的语义信息和协同过滤的偏好信息,能够挖掘出用户和微地图的隐语义交互信息,从而达到\"千人千面\"的推荐效果.①融合知识图谱和协同过滤算法对微地图数据集进行采集训练;②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出用户之间的相似矩阵,并对稀疏的评分矩阵进行隐语义矩阵分解,采用基准(Baseline)得到用户和微地图地名的偏好信息;③通过知识图谱将微地图语义信息转化为低维向量,采用余弦相似度计算出微地图地名之间的相似矩阵;④将用户和微地图地名结合为一个推荐结果集.通过在微地图数据集上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KGCF模型能有效解决数据稀疏,可准确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微地图.  相似文献   

3.
卢良志 《国土资源》2007,(11):52-55
由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统治阶级需要划分疆界、分封土地,特别是军事作战指挥、城市建设、物产的分布及征收赋税的需要,为地图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到了周代,具有明确思想和实际使用价值的地图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4.
陈述彭先生,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1920年,他出生于中国江西省萍乡,1941~1947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和2006年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地图     
张家界已办结行政事项回访率将达20%以上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出台《行政事项办结回访制度》,明确将采用现场回访和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对已办结的行政事项进行抽样回访,主要向行政相对人了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办事流程、收费、廉洁自律等8个方面的情况。(陈文玉)泸溪开展“两违“巡查929次6月16日,泸溪县召开“两违”整治工作讲评会议。从会议获知,截至5月底,全县开展巡查929次,共清查出2012年来“两违”行为(建筑)797处(宗),开展“两违”整洽集中执法43次,参加人数1075人次,查处违法用地149宗,恢复土地10宗,拆除房屋20栋。  相似文献   

6.
2023年8月13日至18日,第31届国际制图大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第31届国际制图大会概况.然后,在详细分析大会专题报告的基础上,重点归纳和总结了国际上地图制图学在基础理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地图数据、地图产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应用、可持续发展和历史文化伦理八个方面的研究新热点,并分析得到了以下特点:一方面地图制图更加注重多要素融合制图、用户/场景体验增强和快速制图能力;另一方面,地理信息技术在多模泛在感知、大数据融合处理、人工智能分析、知识构建与服务等方面不断深化;此外,面向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等的全球/区域/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用,已成为各国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共同努力的热点方向.另外从国际地图大赛获奖地图可以看出地图可视化方法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文化印记,更加注重\"人-图\"互动.最后,探讨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制图学在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应用服务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地图制图学科发展与国际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巩固2017年开封市地图市场大检查工作成果,防止地图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出现反弹,及时做好对有关薄弱环节的监管工作,2月28日,由开封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联合市公安、工商、开封市国土资源局龙亭分局等多部门组成巡查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问题地图"专项行动"回头看",主要检查存  相似文献   

8.
地图诞生记     
地图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当你初来乍到一个地方,免不了依靠地图来避免迷路;在工作中,地图往往也为我们提供一些必须的数据信息.人们离不了它,但是地图到底是如何制作、生产出来的,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本期热点为大家介绍一幅地图的诞生记.  相似文献   

9.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经过5年筹备建成的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这一天正式开馆向游人开放了。 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再开馆仪式会场两侧整齐地排列着鼓乐队、礼炮阵,蓄势待发。“穿越时光隧道、探索地球发展历史,走进知识圣殿、解悟自然科学奥秘”的对联,展现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蕴藏的丰富知识内涵。来自省内外的嘉宾和专家学者们精神饱满地莅临现场参观指导。  相似文献   

10.
因地图小于制图区域,因此为了使地图便于使用,图上必须确定两者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就叫做地图比例尺。这是地图使用者首先应该知道的。地图比例尺有多种方法表示:可用某种文字或图解方法明确地注出,也可用经纬线间距来间接表明,甚至用地图上的符号大小和特征巧妙地表示。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地图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了候选注记位置的确定、候选注记位置的质量评定以及最佳注记位置的选择方法。在全面考虑注记配置顾及因素的基础上, 对注记位置的质量进行了量化评定, 提出候选注记位压盖要素情况质量评定函数、位置优先性评定函数、位置松驰度评定函数, 从而使对注记位置质量好坏的评价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量化标准, 这对优化注记配置, 减少智能注记过程中超常规配置出现的数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选择最佳注记位置策略方面, 提出逐次选取的方法, 使智能注记软件能灵活适应不同复杂程度的地图, 减少计算及判断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快速达到最佳的注记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提出了将园林景观设计图与地图融合的思路来构建园林景观地图。论文重点讨论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图在表达内容、要素表达方法、空间理念等之间的互通之处,基于它们的关联分析,以香港斧山公园为例说明园林景观地图的实现方法。园林景观地图结合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图的优点,既有园林景观设计的写意与美观,又有地图的可量测性和现势性,有效地实现了地图抽象性与景观设计形象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高扬 《地理信息世界》2010,8(2):54-57,89
为解决企业和个人开展基于在线空间信息服务数据源以及技术问题,对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及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企业和个人Web地图服务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Web地图应用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其次,对开放式地图APi的特点、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技术框架;最后,以一个校园地图服务应用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开放式API的Web地图服务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地图API可解决网络地图服务数据源问题,节省开发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线状图层数据,面向地图对象,描述了一种能对2D矢量地图数据进行版权保护的水印算法.该算法把水印信息隐藏在地图对象的形状特征中,通过HASH排序和分组,把水印信息广泛地散布到图层中,并且实现了水印信息的盲检.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军事上的需要,我国汉代军事地图在精度、绘制层次安排、标绘符号设计、地物要素符号颜色配置、注记使用,以及作战思想与地图表示的统一性等方面,不仅在当时是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在今天看来,其绘制水平和符号设计也令人惊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军事地图绘制领先于世界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7.
无人平台对复杂环境的自主认知能力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已成为当前地图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地图学的视角,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思路与成果,借鉴心象地图的作用功能,提出适用于无人平台认知环境的新型地图——机器地图,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类比心象地图的构建与运用机制,结合人工认知系统的设计决策点和核心认知能力,给出了机器地图概念模型的设计原则,提出\"两环三图\"的概念模型.该模型说明了机器地图与无人平台的内在联系,并勾勒出机器地图的功能部件与运行逻辑,为开展机器地图研究提供顶层框架和理论指导;类比心象地图的结构组成,提出了包含感知地图、工作地图和长时地图的机器地图逻辑构成,并分析了3类地图的内容与转化关系.在结论部分指出了机器地图的双向促进研究路线.机器地图的研究,能够提升无人自主平台对于复杂环境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也为智能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探索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尽管形形色色的导航地图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帮手,但是实用性不强、效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严重降低了人们对地图的信任程度。为此,本文引进情境理论,通过分析其与导航地图之间的联系,指出情境建模在沟通用户、环境与设备之间作为桥梁的重要意义,并将活动从一般情境信息中剥离出来,确定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基本原理,从通用情境信息建模和导航活动建模2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导航地图情境建模的方式与方法,为后续研究情境推理与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地图是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最直观的反映,也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服务社会最广泛的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地图的生产工艺、表现形式、产品形态、传播方式,以及用户的阅读习惯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纸质地图、基于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新媒体地图构成了地图服务的主要方式。为了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为贴近社会需求的地图服务,笔者对目前广西的地图市场和地图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如何提高广西地图服务质量工作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0.
新型地图产品前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图是永生的,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工具,地学的第二语言,决不会由于数字化、电子化反而无所作为。从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卫星遥感系列卫星数据资源日益丰富,从低分辨率到甚高分辨率空间数据应有尽有,定位系统,数字传输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数学模型、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能力,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