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世置地,乱世藏金。”无论是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还是日新月异的工业时代,土地始终是最珍贵的稀缺资源、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家庭资产。古往今来,土地的买卖与地权的变更,始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关系百姓冷暖,见证家族起落,映射国运兴衰,记载着经济社会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2.
正上期说到新加坡之所以有花园城市的美誉,独特的土地与规划制度居功至伟。而在土地制度中,产权制度又最具基础性。具体说来,新加坡的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地权归公,地利留民。不断重建中的城市新加坡是一个国有土地占主体的国  相似文献   

3.
<正>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现行土地所有制包括了联邦公有、省公有和私人所有三种形式。其中,联邦公有(联邦所有的土地主要是国家公园、印第安人保留区、河流湖泊以及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西北地区等)占比约41%,省公有占比约48%,私人所有占比约11%。在土地规划管理方面,与我国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系不同,加拿大联邦政府、省政府和市政府相对独立又各有分工。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目前绝大部分土地属于国有或公有,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通过土地征用最终转为国有或公有的.土地征用制度是新加坡土地国有化的一种手段,而土地征用赔偿是土地征用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目前绝大部分土地属于国有或公有,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通过土地征用最终转为国有或公有的。土地征用制度是新加坡土地国有化的一种手段,而土地征用赔偿是土地征用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他媒体     
地权改革 通过土地确权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和简单的“私有化逻辑”相反,农民受求的恰恰是现有的土地制度赋予的、但现实中得到完全落实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7.
正题记:土地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是很多问题的"根"。因此,土地制度成为近年来上至决策层,下至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安排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在全球化中取得世界瞩目经济成就的一大秘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基础、重要且有效的制度,近年来却受到各方面质疑甚至围攻,媒体和学界甚至已经形成了现行土地制度祸国殃民的共识。——摘自贺雪峰《地权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分为公有和私有,以公有为主。自然资源公有实行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如美国,土地面积约35%属于联邦政府,55%属于私人或公司所有,3%为印地安部族的领地,7%属于州和地方政府。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管理了大约15.1亿亩的公共土地和42.5亿亩的联邦地下矿产资源。在加拿大,公有土地(皇室土地)又分为联邦所有和省政府所有。加拿大89%的土地为皇室土地,由联邦政府和  相似文献   

9.
导致土地信访的四大法制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之所以会产生土地信访事件,普通民众话语权的缺乏是深层次原因,地权歧视是根本原因,不完善的征地制度是直接原因、权利救济制度的空转是现实成因。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央关于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按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的要求,国务院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列为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并要求在今年年底实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这是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需要,是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土地财产权利的需要,是依法硬化地权的重大措施,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一直的追求。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已经达到78%,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率  相似文献   

11.
根据社会主义地价的性质,转移土地所有权的有偿征用实行的经济上的补偿,实际上是在特定范围内的土地“买卖”。既然是土地“买卖”,运用马克思的绝对地租收益购买价原理确定征地价,就再合适不过了。新、旧《土地管理法》对被征地的补偿价,采取的前三年平均年产值倍数的补偿办法(下称倍数补偿法)“将被征地单位所得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土地分为私人所有、联邦政府所有和州政府所有三种。美国农地市场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管理农地流转,农地市场是一种“准完全竞争性”市场。法律保护农地所有权不受侵犯,允许私人土地买卖和出租,政府一般不予干涉。出售土地时,买卖双方根据当时农地的市场价值评估买卖价格,达成买卖协议,既可由买卖双方自己协商,也可聘请私人估价公司,然后双方共同到县政府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以实现土地产权的转移,完成交易。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采用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二元结构,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在我国,土地征收的特点是国家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征收。所以,我国的土地征收实质是国家和集体之间土地所有权的转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土地征收是具有行政与民事复合性质的法律行为。土地征收以土地为征收对象,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对于平衡公益与私益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实施过程当中,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由式的政府监管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土地分为私人所有、联邦政府所有和州政府所有三种.美国农地市场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管理农地流转,农地市场是一种"准完全竞争性"市场.法律保护农地所有权不受侵犯,允许私人土地买卖和出租,政府一股不予干涉.出售土地时,买卖双方根据当时农地的市场价值评估买卖价格,达成买卖协议,既可由买卖双方自己协商,也可聘请私人估价公司,然后双方共同到县政府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以实现土地产权的转移,完成交易.  相似文献   

15.
按照中央关于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的要求,国务院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列为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并要求在今年年底实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这是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需要,是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土地财产权利的需要,是依法硬化地权的重大措施,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一直的追求.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截止2012年6月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已经达到78%,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到了85%,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土地使用制度、管理体制等改革和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使国土资源管理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实践、研究和探索。为了汲取国内外有益的国土资源管理成功经验,笔者有幸随团赴台,就土地制度改革、地权登记、土地征收、市地规划、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建国至改革开放初期,土地使用是以划拨方式供给的,是无偿的、没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是不能买卖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益,造成了土地的粗放利用和过度浪费。  相似文献   

18.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样,就以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形式确认了土地使用权可以合法转让。由于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在经济发展中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分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践发现,违法用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乡镇、村组织或负责人对土地管理不力,买卖或出租土地,非法批准企业未批先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与金融的土地本位制度、汇率改革以及土地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在泡沫形成之后,日本政府对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有效阻止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2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类似之处,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强化土地的公有属性,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房地产税收制度,使房地产市场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