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改革中土地流转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庆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重点议题就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此前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小岗村时明确表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则是农村土地制度.放革开放之后,中国对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尽管政府力图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但这种关系却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民之、集体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而现行的制度又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频繁变化提供了空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篇刚起笔的大文章。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谋得深一层来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群众满意导向,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初步分离,使农民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承包经营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已出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土地小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的比较利益大大下降;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城市化进程骤然加剧等,使得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土地制度逐渐显露出自身的缺陷。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2003年以来,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调减农业税,取消部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得到减轻,粮食价格阶段性回升,种田效益明显增加,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不少地方的农民向集体重新要求承包土地,进而引发了土地承包与流转中的一些矛盾、纠纷,并呈上升趋势。经调查,矛盾和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前些年,因农民负担重、种田效益差、耕作不方便、发展集体经济等原因一部分组的土地被交由  相似文献   

7.
正只有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其中各种主体的利益关系,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关系等,才能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8.
声音     
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包括离乡农民工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工作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桐庐县经济发展的重大契机。而实施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解决推动农村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人、地、钱。国土要着重做好乡村振兴"地"的这篇文章。土地制度上,要着重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土地的财产价值。土地政策上,要着重创新改进,推动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土地管理上,要着重规划管控、空间  相似文献   

10.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为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是基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一笔是宅基地改革。为进一步激活乡村要素资源,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形态多样化和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整治及相关涉农项目建设,是促进广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为此,新昌县土地整治工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拓展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玉环市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美丽生态的“辅手”、万亩品牌的“抓手”、乡村振兴的“推手”,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入实施,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深挖存量建设用地、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农村土地产权和使用权流转方面还存在着制度性的缺位,需要不断地探索。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占全省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的发展是河南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  相似文献   

14.
政策导读     
允许农民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文件由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该文件中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土地作为农村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要素资源,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海盐县农业农村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村用地方面的问题,探索提出解决的思路建议,为破解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用地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低效化、无序化和碎片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力。在这一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一有效抓手,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激发土地活力,撬动乡村振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允许农地使用权抵押,对于解决农村融资难题,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具有现实意义。农地使用权是指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据承包合同取得的对农民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用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的权利。2003年8月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的法律地位,并赋予了土地承包经营者对土地的经营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目标: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相似文献   

19.
焦作市国土资源局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在深入乡村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实施了“三支持、两允许、一投入”,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第125条首次以民事基本法的形式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但是,该法对于土地承包关系中的民事主体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拟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