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林业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与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保护水平,今年,河南将在新郑、洛宁、郏县等地新批建14个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单位。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全面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多次组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湿地保护区内非法采砂开矿行动,并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省湿地面积942亩,保护率47.8%。  相似文献   

2.
<正>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扎实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着力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等工作,打响了一场场碧水保卫战,  相似文献   

3.
<正>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目前,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是湿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湿地公园,作为一种解决湿地保护与开发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及开展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形式和载体,具备调节局部气候、净化水质、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可有效提高城市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丹东市政府出台《丹东市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明确将实行湿地总量管理,确保到2020年,丹东湿地总面积将不低于17万公顷,相当于丹东总面积的11.49%。建立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人工湿地,划入重要保护区域。严格湿地利用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湿地的呼唤--中国生态聚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语 《国土资源》2002,(2):12-15
2002年2月2日,第六个"世界湿地日". 1971年2月2日,原苏联、英国、加拿大等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对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尤其是来挽救急速消失或许多濒临灭绝的水禽.它是目前唯一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环境的全球性公约.  相似文献   

6.
动态     
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1月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拟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草案分为总则、湿地管理、湿地保护、湿地修复、检查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7章59条。草案明确法律适用的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湿地和具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生长功能的人工湿地。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严格控制占用湿地。  相似文献   

7.
<正>11月12~12月5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到濮阳、驻马店、南阳等地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宿鸭湖水库清淤工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工作。为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政策优势,全力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1月12~13日,张兴辽先后来到濮阳市台前县、范县、濮阳县,听取金水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情况汇报,实地察看黄河滩区居民安置区规划建设和拆旧复垦、引黄入冀补淀沉砂池等情况。张兴辽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湿地保护与管理现状 自1992年我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各级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以来,黑龙江省十分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1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决定,把湿地资源保护纳入政府领导责任制,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领导小组,全面停止开建湿地行为,在湿地资源集中连片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使黑龙江省大部分湿地资源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9.
由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管理在我省属于起步阶段,处于我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较低层次,在业已初步形成的我省湿地利用保护管理格局上,构筑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管理的法律框架和管理秩序,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也使得我省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更多的创新内容。结合《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在我省的湿地保护和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正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湿地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湿地生态补偿是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利用者对湿地资源所有权者或利用者因建设湿地环境而损失的利益的恢复与填补,以及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利用者直接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补偿,它的建立是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强调湿地对人类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公众采取行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湿地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河南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推进湿地保护从点到面、从数量到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湿地保护和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梅 《国土资源》2002,(2):48-49
湿地概念与分类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就开始立法保护湿地,与此同时,有关湿地科学研究工作亦广泛开展起来.然而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各州湿地分布与特征不同,各州及联邦政府对湿地保护所立的各项法律、法规中湿地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通过实施湿地保护工程项目,新增湿地和恢复湿地保护面积529万亩。目前,我国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公顷,属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全国已建立围家湿地公同18处,面积27万公顷;建立247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叮持续利用的示范模式正在形成。(人民网)  相似文献   

14.
2002年 2月 2日,第六个“世界湿地日”。 1971年2月 2日,原苏联、英国、加拿大等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 《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对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尤其是来挽救急速消失或许多濒临灭绝的水禽。它是目前唯一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环境的全球性公约。 《湿地公约》签署后在国家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成为公约组织成员。我国于 1992年签署该公约。1997年2月 2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1997年2月 2日为全球第一个“世界湿地日”。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7月21~23日,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河南省鹤壁市、郑州市就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湿地保护修复、违建别墅清查整治等工作进行调研。陆昊一行先后来到鹤壁市浚县白寺乡白寺村三调现场、郑州市省级核查内业办公区了解三调进展,要求坚持数据真实性毫不动摇,寸步不让,虚报严惩,对于与二调数据变化实事求是讲清原因;坚持时间服从质量,把好县级数据质量,严格省级核查,做好共性问题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诞生以来,全国已有国家湿地公园38个,总面积达36万公顷。2008年,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在立法、政策研究和标;隹制定稳步推进,湿地工程顺利实施,示范项目成效明显。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机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保护体系逐步完善,保护面积进一步扩大。湿地履约工作顺利推进,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7.
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强调湿地对人类和地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公众采取行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湿地. 湿地和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河南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推进湿地保护从点到面、从数量到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在政策、方法上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宏观战略的实施存在着一些认识与实践的脱节,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必须积极探索土地整理中保护湿地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就推进年度重要工作重大工程作出安排,并对黄河河南段生态廊道建设、湿地保护建设,以及黄河滩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作进行研究讨论。会议强调,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针,立足河南在黄河流域的独特区位,高起点谋划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就推进年度重要工作重大工程作出安排,并对黄河河南段生态廊道建设、湿地保护建设,以及黄河滩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作进行研究讨论。会议强调,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针,立足河南在黄河流域的独特区位,高起点谋划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