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对满洲里地区大青山盆地中生代玄武质火山岩类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结合野外观察和前人资料,对其岩浆演化、成因及成岩构造环境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分析可知,该区玄武质火山岩类岩浆源于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地幔,后有壳源物质参与,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早期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通过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和邻区产铀火山岩特征类比可知,本区具备较好的火山热液型铀及多金属成矿的构造环境及火山岩浆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中段林西地区二叠纪大石寨组下部的细碧角斑岩建造记录了大石寨裂陷槽早期的发育历史,因而对其成因和构造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在详细地野外工作基础上,对二叠系大石组的细碧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碧岩的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橄榄组安岩和粗安岩(或歪长粗面岩),属于拉斑玄武岩岩石系列;细碧岩的主量元素质量分数及变化范围类型似于N-MORB玄武岩;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相比较,细碧岩的LILE元素明显富集,HFSE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大洋中脊玄武岩(N-MORB)相接近,Nb,Ta明显亏损;细碧岩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具平坦型;(^87Sr/^86Sr)t为0.7013-0.7056。细碧岩形成于大石寨裂陷槽早期裂陷阶段弧后盆地局部扩张的构造环境;细碧岩是由拉斑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热卤水的严重混染后喷出地表结晶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胶东绿岩带镁铁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志  吴悦斌 《地质与勘探》1994,30(6):60-63,67
目前,我国对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还不系统、不成熟。通过对胶东绿岩带镁铁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得出本区镁铁质岩与国外K.C.Condie(1976)所划分的太古宙亏损型拉斑玄武岩(DAT)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总体相似,但在常量元素K、Fe,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南海盆海山火山碎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鄢全树  石学法 《岩石学报》2009,25(12):3327-3334
海山火山碎屑岩是水下爆发性火山作用的产物.南海盆两座海山上发现火山碎屑岩表明海山顶部曾经一度高于PCL(压力补偿深度).岩相学特征显示这些火山碎屑岩的胶结物主要为一混合相,包括粘土矿物和黑色铁质矿物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海山的正地形限制了粗粒外生碎屑到达海山顶部.岩石的单矿物组分、主量元素化学特征与同海山玄武质熔岩具有可比性,属碱性岩浆系列.计算获得海山平均最小下沉速率为0.06mm/年,最大可能达0.30mm/年.海山岩石的机械风化产物对周围海盆的沉积作用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剖面测量及野外系统观察、显微镜下及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认为雷波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岩石类型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发育柱状节理,为典型陆相喷发玄武岩;②岩石化学分类为碱性玄武岩,具高钛特征,为板内拉张玄武岩;③玄武岩经历了相似的岩浆演化和结晶分异,形成深度大,起源于富集地幔源,是地幔柱作用的产物;④玄武岩是攀西裂谷拉张作用的产物,无爆发角砾岩相,主要为喷溢-溢流相,可能属攀西裂谷的边缘相带。  相似文献   

6.
山东郗山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山碱性杂岩体与稀土矿床的成因关系密切。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全面认识了该区碱性岩浆活动的性质、物质来源及构造背景。经研究发现,SiO2含量为65.08%~69.41%,属于酸性岩,全碱值(K2O+Na2O)为8.16%~12.92%;在TAS图上,岩石样品全部落在碱性趋势线之上;微量元素的组成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P、Nb、Ta、Hf为特征;稀土总量(EREE)为189.11×10^-6~2144.52×10^-6轻稀土强烈富集,亏损重稀土,以弱负Eu异常为主。郗山碱性杂岩体岩石属于碱性岩系列,成岩物质来源较深,与EMI富集地幔有关,并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形成于引张型构造背景,为造山期后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滇东北会泽地区广泛分布玄武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溢流相致密状、杏仁状、斑状玄武岩,通过对滇东北会泽地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岩相岩石类型调查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根据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玄武岩系列划分,岩石成因分析,构造环境判别。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利  蔡观强  钟和贤  等 《江苏地质》2017,41(1):103-111
依据南海北部陆架海域2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和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常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该区域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细砂等细粒沉积,平均粒径5.38。沉积物常量元素组合以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为主,约占沉积物总量的87.96%,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Al2O3、Fe2O3、MgO、K2O、Org.C等分布趋势相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倾向于富集在细粒沉积物中;SiO2、CaO、CaCO3与大多数元素呈负相关,倾向于富集在粗颗粒沉积物中,反映了“元素的粒度控制律”。元素总体分布规律显示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受细粒黏土矿物吸附作用、石英矿物和碳酸钙稀释作用的共同影响。元素统计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大体可分为2类:第1类包括Al2O3、Fe2O3、MgO、TiO2、P2O5、MnO等,代表陆源较细粒碎屑沉积,是控制研究区沉积物化学成分的最主要因素;第2类主要包括CaO、CaCO3,代表海洋生物沉积。同时可将研究区分为3个沉积区域:I沉积区为粤西近岸及北部湾北部区域,具有明显陆源碎屑沉积特征;Ⅱ沉积区位于粤西陆架水深>60 m海域,受海源生物作用明显;Ⅲ沉积区位于珠江口西南部水深40~60 m海域,为斑块状砾质粗粒沉积。  相似文献   

9.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甘肃省夏河县红墙地区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白垩纪地层中发育的中基性火山岩,属于碱性火山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该套玄武岩具有低且变化较小的SiO2(45.32%~46.83%),低MgO含量高,变化较大(7.68%~9.48%),具有较高的Cr(228~441μg/g)和Ni(140~217μg/g)含量。所有样品都表现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平滑分布模式,轻重稀土分异中等,(La/Yb)CN=9.9~22.9,重稀土弱分异,(Gd/Yb)CN=2.6~3.0,Eu异常不明显,Eu/Eu*=1.04~1.08。Ba,Nb-Ta和Th-U不亏损,Rb,K相对亏损,Sr正异常。该区火山岩具有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不大(87Sr/86Sr(t)=0.702766~0.702920,εNd(t)=8.42~10.15,t=110Ma),与Hawaii-OIB的Sr-Nd同位素组成相似.其所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火山岩具有类似OIB的特征,可能是含软流圈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对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的分析,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早期深俯冲再循环扬子地壳对源区也有一定贡献,其起源可能与构造走滑作用导致岩石圈伸展碱薄和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这为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内蒙贝力克地区存在一片面积为400km2、以发育三级熔岩台地为特征的新生代玄武岩,台地时代分别为2.31 ~2.41Ma、1.56~1.61Ma、0.51~0.61Ma.岩性为具有过渡性质的拉斑玄武岩,分为石英拉斑玄武岩与橄榄拉斑玄武岩,它们都起源于具有交代性质的石榴石橄榄岩源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两种岩性之间没有演化关系,而是源区不同程度、深度部分熔融的结果;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都受到下地壳麻粒岩的混染作用,其中石英拉斑玄武岩混染程度最大.大地构造背景上,贝力克与赤峰同处在兴蒙造山带南缘,它们表现出与华北西部北缘(集宁、大同、汉诺坝、繁峙)相似的岩浆源区和岩石圈地幔热状态,但不同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类型,即兴蒙造山带南源呈现DMM-EMⅡ特点,而华北西部北缘具有DMM-EM Ⅰ混合趋势.这种差异可能与岩石圈地幔不同的时代及构造背景有关.在软流圈熔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相互反应的拉斑玄武岩成因模式基础上,认为华北岩石圈减薄现象不仅局限于克拉通内部,其处在克拉通西北部,乃至兴蒙造山带南缘也同样经历了岩石圈减薄过程,只是存在不同时间、程度的岩石圈减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中发育有大量的单斜辉石斑晶,与橄榄石、角闪石等斑晶共存,多数被熔蚀,呈浑圆状,部分发育有很窄的反应边。研究表明单斜辉石具有巨晶的特征,是在高压下在与寄主岩同源的岩浆中形成,没有经历长时间的沉淀生长而直接向上运移被带到地表,因而具有巨晶的主量及微量元素的特征却不具有巨晶的形态。单斜辉石稀土元素含量不高,HREE及LREE亏损,而MREE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均出现明显的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出现亏损而Hf略富集。Nb、Ta与Zr、Hf分馏明显。Th较为富集,而Pb强烈亏损,U的变化范围较大。研究发现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的来源较为简单,为地幔柱的直接产物,并没有受到洋中脊—地幔柱相互作用的影响,由于岩浆上升速度较快压力迅速下降,橄榄石大量晶出,引起了岩浆成分的变化,致使单斜辉石与寄主岩成分和结构上没有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碱性侵入岩处于兴蒙海西造山带大地构造单元,有十分独特的地质意义.本文通过呼中区六个碱性岩体的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成分分析和综合研究,首次系统讨论了碱性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较全面地探讨了碱性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岩浆物质来源、性质和深度等地质问题.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的碱性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差异不明显:均属于过碱性的中酸性岩类,以相对贫Sr、Ba,高Rb,富集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呈特征的V字型,显示由弱变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和逐渐变小的铕负异常.由此推断兴蒙造山带内岩浆来源较浅,而源区逐渐加深.碱性岩均形成于拉张环境;可能属于A型花岗岩,形成于非造山板内裂谷或热点地幔柱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白马铁矿具有代表性的及及坪矿段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观察和剖面实测的基础上,对白马含矿岩体各矿层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马含矿岩体可划分为四个矿层,各矿层富集的微量元素随着含铁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Ⅰ矿层显著富集V、Cr、Ni、Co等亲铁元素,Ⅱ、Ⅲ和Ⅳ矿层则相对富集Sr、Ba等...  相似文献   

14.
杨新宇 《吉林地质》2021,40(3):15-21
对辽北清原地区出露的红透山组斜长角闪岩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分析,探讨了该斜长角闪岩的成因以及形成背景.研究表明,红透山组斜长角闪岩属于正变质岩,火山成因,具有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岩石轻稀土相对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Eu异常(0.91~1.06)不明显,微量元素中较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i、Nd、Ta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其原岩具有消减带岩浆的特征,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结合近年来区域上的研究成果,认为辽北清原地区是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吉—辽—冀弧陆碰撞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邓希光  AnYIN 《岩石学报》2002,18(4):517-525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的冈玛日-桃形错地区蓝片岩被认为是板块构造边界的产物,通过对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其原岩属于洋岛型碱性玄武岩。再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研究,表明在该地区存在一个古提斯洋,可以作为晚古生代冈瓦纳与劳亚大陆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6.
对南海北部海域的DH-CL2站位沉积物样品中顶空气甲烷、碳酸钙、有机碳及孔隙水中总碱度(TA)、NH+4、HPO42-、SO42-含量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孔隙水中总碱度、NH+4、HPO42-含量较高且随深度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较高(绝大部分层位有机碳含量高于0.5%),且随深度缓慢增加,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较高且随深度降低明显。根据综合分析,本站位的SMI出现在6.6mbsf,依据是在此层位沉积物顶空气甲烷含量剧增、SO42-含量降到低值、沉积物有浓烈的H2S气味、以及总碱度达到最大值。这些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国际上已发现有天然气水合物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相类似,暗示该采样站位深部沉积物中可能赋存有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最新发现的枕状玄武岩,对研究兴蒙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将提供重要线索.本文首次报道了苏尼特左旗枕状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以及锆石U-Pb年代学数据.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早三叠世.该枕状玄武岩具有较低的SiO2(43.44%~52.84%)含量,以及较高的Fe2O3(8.02%~13.65%)...  相似文献   

18.
宁远-道县地区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湘南宁远、道县两地中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作了对比性分析.湘南中生代玄武岩既具裂谷特点又具陆缘活动带的特点.宁远保安地区熔浆发生源区比道县地区浅;前者还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局部熔融程度也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庆元破火山以中心式仙桃山岩体为中心,高、中、低温成矿元素异常依次由内向外分布。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空间展布,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和伴生元素特征。通过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有机结合,深入探讨破火山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开拓寻找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及矿产资源远景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斜长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存在两种不同粒径的斜长石矿物.其一为斜长石斑晶,常见熔蚀麻点,是岩浆上升、压力降低时发生熔蚀作用并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其二斜长石微晶,半定向或杂乱分布于火山玻璃中,其中空骸晶结构表明斜长石微晶是在淬冷条件下迅速结晶形成的.斜长石斑晶具弱成分环带,斑晶边部的An值稍高或接近于斜长石微晶.微晶斜长石An值与岩浆喷出后的水深以及喷发位置距离岩浆主通道的远近存在一定联系.本区的斜长石斑晶形成温度明显低于冲绳海槽地区,而类似于东海陆架地区;斜长石微晶的结晶温度类似于冲绳海槽,表明两地区在岩浆喷出海底后淬火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相似.结合同样品中橄榄石斑晶研究结果以及已有的地球物理学和岩石学方面的资料,可能反映了地幔柱快速上涌使早期部分熔融及结晶分异作用较弱,岩浆本身温度高提供了早期结晶形成的斑晶与寄主岩浆进一步充分反应的热量.计算的斜长石斑晶温度不能反映源区温度特征,后者应高于本文所计算的斜长石斑晶的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