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矿相学家、矿床学家徐国风教授已离开我们5年了。作为他的挚友和学生,对他的英年早殒深感悲痛;对他为我国矿相学、矿床地质学和金属矿物标型性学科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深切的敬意。徐国风教授执教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生中,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开拓奋进,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叶大年  刘嘉麒 《地质科学》1997,32(3):249-253
赵宗溥教授今年80周岁,从事地质工作已经60年。他在中国地质学界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著称,又以敢于开拓、不囿成说而闻名。他的研究领域广博,在变质岩、火山岩、前寒武纪地质、矿物学和矿物材料学以及大地构造学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相变是固体性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技术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在地学领域,矿物相变与地球动力学过程有密切的联系,通过矿物相变的研究可以了解矿物的生成和演化,了解地质作用的演化过程。因而矿物相变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矿物相变研究在不断向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方向发展。 1.矿物的二级相变和朗道理论矿物在给定的热力学条件下结构不稳定就套发生相变。热力学可以给出一个很好的相变分类。Ehrenfest把相变前后的自由能变化作为相变分类的依据,在相变点自由能的一级微分不连续的相变称为一级相变,把自由能的二级微分不连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冶金-工艺矿物学和矿物原料加工、新型工业矿物和岩石(宝石)、特种功能矿物材料、仿生矿物材料、生物矿物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矿物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矿山及周边土壤污染修复8个领域综述了近十年应用矿物学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这些领域的相关重大进展,并提出了应用矿物学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7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型建筑材料矿产地质学术交流会于今年5月23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倡议并与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到会代表130余人,他们来自工业主管部门,科研、教学系以及厂矿、地质生产等84个单位。会议共交流了60多篇论文。内容包括:新型建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国内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矿物岩石学的研究现状;新型建材工业的发展趋向以及生产、工艺性能等问题。著名的岩石矿物学家孙鼐教授、王德滋教授、工艺岩石学家苏良赫教授等分别作  相似文献   

6.
关于"首次在中国发现的矿物"的一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敢富 《矿物学报》2006,26(1):119-120
《矿物学报》编辑:您好!拜读了贵刊2005年第3期发表的“首次在中国发现的矿物”一文。作为从事新矿物研究的我们,很有感触。我认为,Mandarino等的论述至少传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信息。其一,“寻找新矿物的研究”是矿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其二,世界上有国际组织和人士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所属的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和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工作、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9月1—4日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7个系统30个单位45位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有专业委员会委员31人。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主任黄蕴慧教授主持了大会。有16位矿物学家在会议上介绍了矿物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展示了我国矿物学在学术思想、研究手段等方面的新突破、新进展,也交流了一些新开辟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突破方向,引起了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王濮教授提出的“矿物种”的概念,集成分和结构于一体,对新矿物种的发现和审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孔祐华高级工程师对层状硅酸盐矿物的透射电镜研究获  相似文献   

8.
郝慧珍  顾庆  胡修棉 《地球科学》2021,46(9):3091-3106
矿物智能识别是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重要交叉方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把矿物智能识别划分为4个阶段,即矿物采集、数据获取、模型构建、分类判别;根据测试方法和获得的数据类型,把矿物智能识别分为基于化学成分、显微光学图片、光谱分析的3条基本路线;总结了应用于矿物智能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技术,包括统计学习、线性回归模型、距离度量模型、树结构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其与样本问题相关的新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地质学与人工智能的鸿沟、建设可用于学习的高质量矿物数据集、完善适合矿物智能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增进模型可解释性、加强工业推广的实践是该领域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杰出的矿质学、矿物学、矿相学家,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国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象一颗明亮的巨星过早地陨落了。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他,回忆追溯他生平的点滴。徐国风教授不但是国内外著名的优秀科学家,对人类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深受人们爱戴的社会活动家。他积极从事国内外学术活动,为湖北省矿物  相似文献   

10.
廖立兵 《现代地质》2004,18(4):487-492
对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与矿物材料研究有关的论文进行了全面总结,从非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和选矿方法、天然矿物改性及应用、合成矿物材料研究、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及应用机理研究等方面归纳了矿物材料学的若干研究热点,并与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矿物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在综述基础上,结合作者对国内外材料学、矿物材料研究现状的了解,对矿物材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黄颜林 《河南地质》1999,17(3):194-198
随着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大大提高。文中阐明了我国应重点发 的优势非金属矿产及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指出了非金属矿物材料深加工技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研究方法和领域,应优先注重选矿提纯、超细粉碎,细粒分级及表面改性等技术的研究,重视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应用,生产更多种类的非金属矿制品,向高增值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我国关于矿物材料定义、分类及矿物材料学内涵的讨论及其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我国功能矿物材料(包括环境、光功能、电功能、声功能、生物医用等矿物材料)、结构矿物材料(包括矿物聚合材料、矿物摩擦材料、矿物复合材料)和纳米矿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资料表明:近十年来环境矿物材料依然是我国矿物材料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其中固体废弃物利用研究得到明显加强,电、光、声学功能矿物材料研究相对不足.结构矿物材料方面,矿物聚合材料研究的兴起引人注目.纳米矿物材料则仍以聚合物/层状结构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为主.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分散、创新性不强、成果推广应用薄弱.笔者指出,今后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应更紧密地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矿物资源的特点,大胆创新研究方法和思路,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矿所徐培苍副研究员与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经深入研究,发现华东地区古老变质岩系中存在有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填补了我国在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超高压的标志矿物——柯石英,1960年首次发现于美国亚利桑那陨石坑。随后,法、日等国在金伯利岩和区域变质岩中相继发现。1988年以来,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和一些中外专家学者在研究安徽、江苏、山东地区的高压  相似文献   

14.
张乐骏  周涛发 《岩石学报》2017,33(11):3437-3452
随着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短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SWIR)以及其它微区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原位微量元素组成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热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矿物微量元素组成来反演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演化规律,示踪成矿物质的来源,约束岩石和矿床的成因,并进行成矿带的识别和矿化中心的预测,特别是近十多年,在应用矿物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进行矿床预测和勘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上该领域近年来上述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主要进展,并重点总结和论述了部分重要矿物的原位微量元素研究在成矿预测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包括:(1)通过对岩浆成因矿物,如斜长石、锆石、磷灰石和磁铁矿等元素组成研究进行成矿潜力的判别;(2)通过热液蚀变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磁铁矿和明矾石等的元素组成来预测矿化中心的方向和位置,同时进行含矿性和成矿潜力的判别。文章认为,随着微区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原位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已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特别是矿床学和勘查学的研究热点。继续加强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不同矿物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来建立精确的勘探指针,有效指导深部矿床勘查,是下一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王思敬教授在祝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鸿允教授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五十年纪念会上敬献的贺诗。他高度概括和赞颂了刘鸿允先生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中,对地质所的发展和对我国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塞武纪地质学(尤其在震旦纪)研究领域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学术会议于1987年9月21—25日在贵阳召开。代表94个单位的15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18篇,内容涉及矿物谱学、黄铁矿、蛭石等矿物应用研究,砚石、陶瓷釉以及宝石资源、宝石加工、合成宝石等领域,反映近年来科研工作的丰硕成果。国际矿物学协会秘书长Hafner教授作了“五十年来矿物  相似文献   

17.
1987年9月21—25日在贵阳举行了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会议。参加人员159人,包括科研、高校、地质队、公司、厂矿等94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118篇,在会上宣读99篇。会议由矿物物理和矿物材料委员会主任王之祯主持。国际矿物协会秘书长Hafaer教授在大会上作了“50年来矿物学鸟瞰”的报告,着重介绍运用穆斯堡尔谱研究金的价态、长石  相似文献   

18.
《第四纪研究》2005,25(2):183-183
新一届《第四纪研究》编委会于 2005年 1月 29日在北京召开,出席编委会会议共计 27人。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刘嘉麒主持。他首先就《第四纪研究》新一届编委会人员组成情况(见本期封底)和编辑部的人员作了简要介绍,对编辑部办刊的学术方向提出了看法;他认为《第四纪研究》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19.
国际矿物协会秘书长、联邦德国马尔堡大学矿物学与结晶学研究所S.S.Hafner教授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邀请,于1987年9月19—22日再次访问贵阳,并应邀在全国第二届矿物物理、矿物材料和宝石学会议上做了题为“近年来矿物物理研究的某些进展”的报告。在回顾了矿物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Hafner教授主要讲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讣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本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国风同志因病于1989年3月14日在武昌逝世。徐国风教授长期从事矿相学、金属矿物学、矿床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