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分数据统计分析的定和问题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德文  袁业立  孟宪伟 《地质论评》2000,46(Z1):364-366
利用成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时,数据的定和问题的处理办法直接影响到统计结果的自然属性和实际意义.本文结合成分因子在估计沉积物端元中的应用,探讨定和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案,即"剩余变量法"和"平均含量限制法".将这两种方法及传统的端元估计结果与实际端元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端元估计方面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多维数据点图及其在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总是希望把地球化学找矿中所取得的多维数据表示在一张图上,以期从中找出规律和发现问题.因为图形表示具有明显直观的特点,所以它是帮助人们思维和判断的重要手段.特别在多元统计中,多维数据的图形表示法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过去常用平面图、剖面图和三角图示法来表示两两变量和最多三个变量的关系,而对大于三个变量的表示,却成为不可能.为此,多变量点图法是人们长期以来所探讨的一个研究课题.近十年来,国外相继研究出不少种多变量  相似文献   

3.
杨毅恒  夏立显  李景朝 《地质论评》2000,46(Z1):367-378
对应分析是与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类似的方法,它们都不包含响应变量,特别适用于定性数据或频率数据.这类方法的变量选择和样品选择的问题相当重要,针对矿产资源预测中模型单元的变量和预测单元的变量不平衡性,本文提出了"逐步对应分析"方法,解决了一类不含响应变量统计模型的变量和样品的选择问题,并讨论了样品和变量的最佳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4.
化探数据具有非线性、随机性等特点,而传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的确定方法虽然考虑了变量的随机性,但却忽视了其非线性,这无疑会造成重要信息的丢失。而独立分量分析不仅要求各分量二阶不相关,同时还要求高阶统计量不相关。这使其在发掘数据间的高阶相关信息方面更具优势。这里以西藏某铜金矿1:10 000土壤化探数据为案例,对组合异常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尝试探索非线性理论在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数据的定和化及其在系统误差校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化学数据间的系统误差,既影响了图幅的拼接,又因破坏了多元总体的相关结构而干扰到地球化学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这一问题,这里分析了地球化学数据的定和特点,探讨了系统误差校正的定和化处理方法。同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验证了定和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潘志雄 《物探与化探》1986,10(2):155-158
回归分析实质是测试出一组数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这些变量间的定量关系,使这一关系用数值表示;同时,用统计检验对其可靠程度作评价,并且由它得出定量关系的系数值。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影响因素众多,除和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有关外,土壤pH、TOC等理化性质都会对元素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代表性样品的大量统计研究,总结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控制因素,建立元素全量与分量间的关系方程,不但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利用面积性调查数据、实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实际应用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关系方程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8.
多元统计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解释地球化学数据方面。有关这方面多元统计分析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计算出多元变量观测值协相关矩阵。然而,一些稀有元素如Ag、Au、Pt族元素等的地球化学数据中包含一些在检测限之下的观测值。特别是对一些稀有元素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时会产生不同水平的数据,而且有时会因样品的重量而使它们的检测限很高。  相似文献   

9.
化探数据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比较关键的工作就是从化探数据中识别矿床相关的化探异常信息。在化探异常信息识别工作中也发展出了较多的技术,但是它们大多针对单变量进行分析。为了对多变量化探数据进行分析并识别金矿相关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笔者将逻辑回归模型用于研究区化探数据分析,通过研究区内对金矿预测比较有价值的16种元素的逻辑回归建模及模型应用,发现逻辑回归是一种有效的化探多变量数据分析和建模技术,研究结果显示,笔者建立的逻辑回归模型不仅可以有效识别已知金矿区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而且对那些还未发现矿床的区域具有预测作用,能够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重点区域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R-Q型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Q型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但也是一种被忽视的方法.这里以简单方式证明了R-Q型因子分析对偶性,并给出一种方便的R-Q型因子得分计算公式.利用地球化学数据解释的实例,对比了该方法与对应分析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二种方法都能有效地识别数据中的样品与变量类型及其对应关系,并且二种方法都具有独特的优点.这些方法为快速、有效地解释勘查地球化学数据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矿物统计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当前的金矿物统计工作大多局限于颗粒数百分比计算,而且常常把粒比简单地等同于重量比,这在理论上的实践上均是错误的。金矿物配分的本质是重量上的配分。根据物质的三维尺度特性,在光片中可以用面积比代替重量比;而在重砂分析中应尽量直接测定金矿物的质量,否则只能用体积比代重量比。  相似文献   

12.
江泓 《岩矿测试》2004,23(1):52-55
用稳健方差分析评估地球化学调查土壤中有机质的采样和分析质量,表明稳健方差统计比传统方差统计更能反映地球化学场的真实分布,提出重视深部土壤采样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星座图和连接向量图是多维数据点图法中的两种方法,即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评价中所取得的多维数据表示在一张图上,具明显直观的特点. 星座图是把样品的各变量值表示在半圆内,很象天文学上表示星座的图象.根据各样品在图中星座的接近程度以及路径的差异来确定样品的相似程度、组分特征,以解决样品的分类.还可根据已知样品对未知样品进行分类评价. 连接向量图是用来表示一个因变量与一组自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数据.它是对变量而言.可用图型来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能对变量分类,研究变量组合之间的关系,对地  相似文献   

14.
许多与空间有关的地质变量,即区域化变量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随机变量的实现可看作一个“系统”,该系统的分组频率可看成某种区域化变量,采用系统熵作为刻划这种变量随机性和结构性(指统计分布规律性)的度量,建立分组组间距和系统熵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最佳分组组间距,就是本文提出的“系统熵折衷法”.曾运用这种方法对山西柳林地区奥陶系F_2.组裂缝线密度数据进行了分组,并选择出最佳分组组间距为2.0条/米,由此而做出的统计分布直方图在地质分析中得到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内变量和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的本构方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明祥  汪碧飞 《岩土力学》2010,31(2):397-402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张量函数表示定理,建立了本构关系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其中,3个不可约基张量取决于应力的0~2次幂,且相互正交,3个系数由塑性应变增量和应力的不变量表示。基于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定义内变量,本构关系归结为确定内变量的演化。使用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给出了内变量演化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它取决于应力不变量的增量,因而与主轴旋转无关。讨论了如何根据试验资料和引入适当的假定,确定具体的演化方程。通过与塑性势理论和多重屈服面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所建模型是这些理论的最一般表示,且简捷直观、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统计学方法在地球化学异常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统计学方法需要以元素分析数据的分布状态为前提,且忽视了样本的自相关结构,而奇异性分析不仅能够度量地球化学场的空间统计特征,而且可以刻画局部异常的奇异性规律.对比两种方法在赤峰地区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的效果表明,奇异性分析确定的地球化学异常与已知矿床和矿点分布吻合情况较好,且能...  相似文献   

17.
石炭纪是新疆北部所存在的各个板块、地体的碰撞、拼贴时期,是沉积建造、火山喷溢较发育的时期,也是主要成矿时期之一。本文仅从沉积岩岩百化学、火山岩和矿带分布等方面来讨论其含矿性。1.岩石化学、成矿元素含量与含矿性评价目前对地层含矿性的评价缺乏统一的准则,本文根据数百件样品的分析,近万个数据的统计,提出了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效应,用它们来间接评价地层的含矿性。(1)丰度效应:在成矿有利地区,沉积岩中成矿元素的均值皆大于它们的地壳背景,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勘探资料推断解释的目的,就是确定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各种规模的靶区.在有关解释方法的许多问题中,有两个看来是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在背景起伏中分辨出有意义的空间模式,另一个是对变量的频率分布形式的解释. 地球化学数据的频率分布通常是正偏态的;一部分地球化学工作者,主张在统计处理之前作数据转换(通常用对数转换),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就勘探目的而言,这样的转换将使异常值被压抑和消除,因而是弄巧成拙的.Govett等(1975)对此争论提出这样的解释,即中心极限定理:任一总体中,随机分组样品平均值的频率分布,均趋向于正态分布,而与整个总体的频率分布无关,因此即使某个测量变量具有随机的空间分布,但在非交迭块段或单元中,样品的平均值的频率分布将趋于正态.如果测量变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常用全岩和粘粒中粘土矿物绝对和相对含量。对同一样品探求两者关系,便于数据对比,有利于工程应用。以采自香港九龙的2处边坡3个探坑中51个全风化花岗岩样品为例,作者用同一套仪器、测试方法,先后采用了颗分法测粘粒质量百分比、物理化学方法测比表面积、XRD方法测矿物成分,分别得出了全岩和粘粒中粘土矿物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以及用粘粒质量百分比乘以相对含量得出的换算含量。另外还将全岩XRD矿物成分同薄片统计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对粘土矿物绝对含量基本为20%~45%的全风化花岗岩,对比分析不同含量结果表明:全岩中的某些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蛭石的绝对含量远大于换算含量;不同样品中高岭石和蛭石的相对含量变化幅度远大于它们在全岩中绝对含量变化,两者变化呈现某种一致性;全岩中粘土矿物含量远大于粘粒(粒径<2μm和<5μm两个界限)的含量。后两者相对而言变化基本一致,差值不大;同全岩中粘土矿物含量相关性较好的是比表面积;同薄片统计结果相比,全岩XRD粘土矿物含量受对风化矿物处理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往往偏大。  相似文献   

20.
RASS是岩石分析存储系统(Rock Analysis Storage System)的缩写,STATPAC是统计学程序包(Statistical Package)的缩写。RASS和STATPAC的计算机程序被汇集到供地球化学数据管理和统计处理用的RASS-STATPAC系统中。现有形式的这个系统已被很多的美国地质调查所的地质人员、地球化学人员和其他从事各式各样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应用了九年多。这个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无论在数据的查找和检索方面或者在数据统计处理方式方面均给用户以灵活性。这个系统的统计程序提供了通常用于地球化学及岩石学中的统计处理的多种类型,而且也包含有向其它统计处理和自动绘图程序系统的过渡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