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成矿流体的流动-反应-输运耦合与金属成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岑况  於崇文 《地学前缘》2001,8(4):323-328
中国著名的铜官山、冬瓜山、新桥等铜、金和硫化物矿床均赋存于上泥盆统五通组砂岩、石英砂岩和中、上石炭统的黄龙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邻近。研究表明两个地质事件引发该区形成成因相同或相似的金属矿床。该区具有特定的岩性和地层组合 ;岩浆侵入到该地层组合的同时带进成矿物质和热能 ,热能又驱动成矿流体在岩体周边循环流动。文中对流体从含黄铁矿砂岩流到不整合面时产生的流体流动矿物溶解物质输运沉淀堆积的成矿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提出了一套用于描述热液成矿流动扩散反应过程耦合的偏微分方程组 ,并对此类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 ,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 ,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 ,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为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 ,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 ,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床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 ,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 ,云南羊拉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矿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所形成的矿床矿物组合及成矿元素组合复杂 ,特别是矿石中钴、银元素含量较高 ,许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
廉江-化州(简称廉化)地区位于云开成矿带的西南缘。   相似文献   

4.
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强  邓军  翟裕生 《地学前缘》2000,7(1):178-178
初步尝试进行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探索性研究 ,确立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的理论格架与方法体系 ,并将之应用于成矿学理论研究与找矿实践 ,是一种崭新的科学探索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初步探索提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理论格架与方法体系 ,突出构造和流体在成矿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多种组成和多重作用过程耦合和套合的整体性及综合效应。提出将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作为一个整体 ,从流体与岩石构造环境相互作用及构造流体演化的角度探讨成矿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动力学特征 ,实现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定量化 …  相似文献   

5.
钟福军  吴玉  王凯兴  王玲  夏菲  潘家永 《地质学报》2023,97(5):1478-1493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的拉拉矿床是我国典型的铁氧化物-铜-金-铀(IOCG)矿床。该矿床主要产出铁铜矿石,并共(伴)生有一定规模的铀矿化。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法(μ-XRF)、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等测试技术,针对拉拉矿床中的铀矿化开展了详细的矿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铀成矿构造背景和成矿环境。研究表明,晶质铀矿、钛铀矿和铀石是拉拉矿床中主要的铀矿物,晶质铀矿同时产于铁铜矿石和铀矿化样品中,但钛铀矿和铀石仅产于铀矿化样品中。晶质铀矿主要呈立方体晶形产出,具有高U、Pb和Y,低Th、Ca、Si、Ti和P的地球化学组成,属于低钍晶质铀矿。U-Pb同位素定年表明拉拉矿床发育两期铀矿化,早期铀矿化产于铁铜矿石中,形成年龄为990±4 Ma,与早期铁铜矿化(~1.05 Ga)同步,晚期为后期叠加的热液铀矿化,以晶质铀矿-方解石-萤石脉的形式穿插于铁铜矿石中,形成年龄为~850 Ma,与晚期铁铜矿化(~850 Ma)同步,早晚两期矿化分别形成于大陆裂谷环环境和活动大...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维权-土屋一带地处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是新疆重要的铜、金、铅、锌、银成矿带,共划分出3个成矿带,6个成矿亚带。以对东天山的认识选取维权-土屋一带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东天山维权-土屋一带矿床的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指导东天山维权-土屋一带矿产资源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延边-东宁成矿带位于松辽平原东缘穆棱-宁安-敦化市一线以东至中朝、中俄边界。行政区划分别属于吉林东北部和黑龙江东南部,面积约10万km2。1成矿带地质背景本区寒武纪中晚期-奥陶、志留系处于隆起剥蚀环境,未接受相应的沉积作用。在本区南部,奥陶-志留纪末期由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我国最大铅锌基地的核心区和最具找矿潜力的成矿区,区域内铅锌银矿床、矿点、矿化点星罗棋布,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其成矿作用、控矿因素及矿化特征基本相同。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科学研究工作(陈士杰,1984;张位及,1984;廖文,1984;陈进等,1993;柳贺昌等,1999;周朝宪等,1997;Zhou et al.,2001;  相似文献   

9.
王吉琚  余和勇 《矿床地质》1992,11(4):331-340
青龙—阜新构造岩浆成矿带,展布2类5型中生代花岗岩27处,分5次侵入,燕山期第2序Ⅰ型细粒二长花岗岩与成矿直接有关。两大矿源层——建平群中的钼铜金硫和长城系中的铅锌锰铁。壳源重熔花岗岩浆以多种方式将多源成矿物质汇集成多种类型的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形成紧密共生有规律展布的花岗岩成矿系列。在水平方向上以花岗岩体为中心划分出四个成矿带和相应的三套围岩蚀变组合。火山机构中由下而上呈现两层楼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部钼矿成矿背景与成岩-成矿时差讨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中国东部中生代钼矿带属滨太平洋成矿域,钼矿床多沿不同构造单元的交界部位及区域性深大断裂呈带状分布,集中分布在东秦岭、燕辽、长江中下游、南岭和大兴安岭等钼矿成矿带。结合前人成果,以典型矿床为例,初步讨论了中国东部各个钼矿成矿带的成矿背景,成矿很可能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和(或)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文章根据收集到的中国东部典型钼矿床的成矿年龄及相关岩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详细讨论并定量厘定了钼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差。结果表明,钼矿成矿同步或略滞后于同源岩浆活动,两个成矿高峰的时差分别为0~10.0 Ma和0~15.0 Ma;对于单个矿床,成岩_成矿时差集中在0~14.0 Ma,均值为4.1 Ma;从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钼矿床,成岩-成矿时差呈递增趋势,这恰与岩浆热液成矿过程的客观地质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水口山-临武南北带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经过多年的地质找矿工作,在带内先后发现了一批铀矿床(点)。笔者通过对该带铀矿床(点)的成矿地质背景、空间分布、矿化特征、成因类型等进行研究,总结了南北带内铀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认为区域性隆起及边缘断陷带、深大断裂、背向斜和断层构造等是带内铀成矿的有利条件;带内成岩机制为"沉积变质-动力破碎-热液交代-再动力破碎-再热液交代";铀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热液型、热液叠加型和淋积型3种;各类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总体分为硅质岩系列、花岗岩系列和碳酸盐岩系列。  相似文献   

12.
龚银杰 《地质与勘探》2014,50(5):902-909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可分为南秦岭造山带、北淮阳构造带、桐柏-大别构造带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在南秦岭造山带广泛分布变质热液型铜矿,北淮阳构造带内产出VMS型、岩浆熔离型及斑岩型铜矿,桐柏-大别构造带则分布有岩浆热液型和矽卡岩型铜矿。构造单元的性质对区内产出的铜矿类型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变质热液型铜矿主要与浅变质作用有关,变质流体以断层为运移通道并最终就位于黑色岩系内的次级断层。VMS型、岩浆熔离型、斑岩型铜矿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产出在岩体内部及与围岩的接触带。岩浆热液型及矽卡岩型铜矿形成于岩浆作用晚期阶段,分布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附近构造裂隙带等部位。  相似文献   

13.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准 《云南地质》1993,12(3):247-266
根据程裕琪、陈毓川等(1979)关于矿床成矿系列的概念,笔者在编制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质矿产系列图及相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矿床,按与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地下热液活动,变质作用有关的三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合进行了初步划分。一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主要依据成矿时代、岩相(岩类)、成矿作用划分系列:同一系列按成矿期、岩石性质划分亚系列;同一亚系列按成因类型建立矿床类型式。与沉积一成岩作用及地下热液(喷溢)活动有关的矿床,主要依据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划分系列;按成矿期、容矿围岩性质、含矿建造划分亚系列;按矿床成因类型(矿物组合)建立矿床类型式。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接受变质作用及超深变质的成矿作用划分系列;按原岩及成矿矿物来分亚系列:按成因类型来分矿床类型式。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志刚 《矿产与地质》2000,14(4):230-233
从构造、岩浆活动和矿源层论述了金矿的环境、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提示了金矿沿近EW向断裂带成矿的规律性,指出了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延边金苍-红光地区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苍-红光地区为延边东部东西向构造火山岩浆岩带中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段。通过调查研究其中九三沟金矿床发现,矿区成矿岩浆岩条件为次火山岩相石英闪长(玢)岩,其中隐爆角砾岩(筒)及外围裂隙中赋存着金矿(化)体;次火山岩(体)受东西向断裂(带)与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的火山机构中心控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构造条件。成矿次火山岩体(石英闪长岩)在东西向断裂构造带上,自西向东在与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具有近等间距分布的规律,并与区域化探金异常空间吻合。  相似文献   

16.
河南卢氏-栾川地区铅锌矿成矿多样性分析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利用“成矿专属性”和“成矿多样性”相结合的找矿思路,对矿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进行远景评价,指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河南卢氏-栾川地区铅锌矿成矿多样性分析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利用“成矿专属性“和“成矿多样性“相结合的找矿思路,对矿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进行远景评价,指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柞-山矿集区处于商丹断裂与凤镇-山阳断裂之间,构造位置属南秦岭华力西褶皱带,为西秦岭泥盆系主要热水沉积盆地之一(图1).在华力西期发育近东西向断裂带内,沉积了泥盆—石炭系.柞(水)-山(阳)沉积盆地控制了该矿集区的形成,次级近东西向顺层断裂和含矿层复合控制了矿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右江盆地是在杨子板块南缘早古生代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晚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盆地成矿-成藏流体的广泛活动,一方面形成了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代表的一系列低温热液矿床,另一方面保留了众多的油气、油气苗和沥青显示[1-2].本文通过对若干具代表性的古油藏和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右江盆地成矿-成藏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发宁  李崇佑 《江西地质》1999,13(3):184-193
怀玉山-武夷山-赣南地区发现的十余处超大型矿床,由于不同构造单元-地体结构的差异,其成矿的深层构造,矿源层,构造-岩浆-成矿特点,既呈下的趋同性,又具有各自的特异性,文章指出,在具备成矿基本要素的前提下,成矿多元性,成矿元素聚集机制-递进累积成矿演化系列终端释放效应,特别是有利成矿条件的最佳缔合-聚焦效应,是形成超大型矿床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