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潜在震源区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洪华生(Der Kiureghian-Ang)断层破裂模型,对不同尺度的潜在震源区及各种震源参数进行了地震危险性数值计算。分析了潜在震源区划分范围,震级上限M_u及β值等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影响,其结果可供地震区划及工程地震等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甘、宁地区强震空间分布及其与活动断裂、深部构造的关系研究,给出了划定本区潜在震源区的突出标志,并给定了震级上限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划分原则和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地划分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是地震区划和地震动预测的基础课题。该文在地分析地震科学联合中基金6个有关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对12个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再研究与论证,从中总结出适合我国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Mu)是指在该潜在震源区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预期未来发生超过该震级地震的概率趋于0.本文运用误差分析及逻辑树等方法,并结合发震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的大震合成目录等结果,系统分析并最终得到了不同途径给出的不同类型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不确定性.该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包括地震区划在内的工程地震以及活动断裂危险性评价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潜在震源区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论述了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中潜在震源区的概念及其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它与地震危险区的差异,其次,阐述了我国现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潜在震源区概念的发展,最后,讨论了潜在震源区的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孤立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划分其参数确定的思路和方法,即在综合考虑孤立中强地震所在地震区的总体地震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地震等震线,余震分布,区域应力场及震源机制等资料,确定其潜在震源区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8.
潜在震源区内部非均匀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潜在震源区是未来可能的震中集合体。我国目前采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一般采用面源模型,潜在震源区面积平均约占3×103—4×103km2。假定地震危险性在潜在震源区内的分布是均匀的。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大面积的地震均匀分布模型对地震危险性的估计过低。本文利用全国地震烈度区划采用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模型和地震数据,统计了历史地震震中在潜在震源区内的空间相对分布情况,给出了潜在震源区内强震非均匀分布的定量描述方法和初步研究结果。应用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给出更科学、合理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不确定性,对弱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正确二划分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是地震区划加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本文以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例,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大量基础资料,从众多典型震例分析结果中提出了该地区中强地震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对长春,吉林等地区进行了实验划分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了划分原则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此同时,还对本文取得的进展和有 相似文献
10.
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主要技术特色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简要介绍了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了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途径的差异、不同级别活动块体边界带对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控制作用、发震构造模型及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的应用等主要技术特色.共划分出29个地震带、77个地震构造区和1199个潜在震源区.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中综合方案相比,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的个数都有较大的增加,其中东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6.0、6.5和7.0级的中强潜在震源区个数的明显增加,与划分工作中加强了该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判识研究相关;而西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7.5和8.0级的高震级潜在震源区个数的大幅度增加,与划分工作中注重了活动块体边界带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强调应用发震构造模型指导潜在震源区划分的技术特色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12.
湘东地区(湖南省东部地区)地处华南褶皱系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层普遍褶皱,并伴有一系列NNE—NE向断裂,沿这些断裂形成一些断陷盆地;新构造运动期间,地壳运动以大面积整体性缓慢抬升为主要形式,差异性构造活动较弱,但该区发生了多次中强地震,断裂在第四纪早、中期有活动可能与中强地震的发生有关。文中在收集、分析研究区及附近地区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常德-益阳-长沙断裂东南段、湘潭-邵东断裂东北段和永州-衡阳断裂开展了地质学、地貌学的野外考察,综合分析了这些断裂第四纪早、中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采用"地震重复"和"构造类比"2条基本原则,依据特定地段的地质、地震和地球物理场等资料,认为这些断裂带不但具有中更新世活动形迹,而且沿带存在中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综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等因素,将湘潭—湘乡、邵东、衡山—衡阳、永州等地带划分为新的潜在震源区 相似文献
13.
在收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多次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野外调查与分析结果,确定了滇西北及其邻区的地震构造标志,进而在该地区重新划分潜在震源区。在有强震发生的地区依地震重复原则划分潜在震源区并确定其震级上限;对于发震构造明显但没有强震记录的地区,根据发震构造规模和活动性特征,依构造类比原则划分潜在震源区;对于活动断裂分段性研究较为清楚的地方,潜在震源区被划分得更细一些;而在断裂隐伏区,则依据地震活动图像及地球物理异常判断潜在源震区的长轴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沈阳市中心选取一个场址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分别计算0s、1.0s和6.0s周期下沈阳附近各潜在震源区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贡献量。计算结果说明在短周期时对场址贡献最大的是沈阳潜在震源区,长周期时对场址贡献最大的是海城潜在震源区。研究不同周期时贡献量最大的潜在震源区,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使最终确定的地震动参数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ShahidA.Khan M.AliShah M.Qaisar 《地震学报》2003,25(4):361-373
通过确定性和概率性方法,对发展迅速的巴基斯坦沿海地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评估.根据该地区的地震构造和地质条件,确定了5个地震区域的11个断层作为该地区的潜在震源,计算了每个潜在震源的最大可能震级.根据与之相关震源的最大可信震级,计算了7个沿海城市的峰值加速度(PGA).瓜达尔(Gwadar)和奥尔马腊(Ormara)的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21和0.25 g,处于地震危险性水平较高的地区;杜尔伯德(Turbat)和卡拉奇(Karachi)位于地震危险性水平较低的地区,峰值加速度小于0.1 g.同时,分别绘制了50年和100年超越概率为10%的PGA区划图,区划图的分区间隔为0.05 g. 相似文献
17.
在确定潜在震源区中如何应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是编制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来勾划地震带和潜在震源区的范围和方向,以及确定本底地震和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相似文献
18.
地震危险性分析衰减不确定性校正中的主观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使用中的危险性分析模型均带有主观的性质,其与现实原型之间的差异包含两种性质不同的不确定性,即现实模型与理想模型之间的主观不确定性,和理想模型与现实之间的随机误差或客观不确定性。本文具体讨论对衰减规律作(客观)不确定性校正时主观不确定性的影响问题。文中分析了衰减不确定性校正的两种做法,即在危险性分析中直接校正和先忽略衰减不确定性,求得危险性曲线后总校正的做法,讨论了两者的等价性,并用半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地震危险性不确定性分析中专家意见的合理综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回顾了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专家意见综合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新的简便易行的综合方法,并利用实例计算比较了三种综合方法的结果差异。所提出的方法在地震危险性不确定性分析专家意见的合理综合中具有较为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