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曹丽丹 《物探与化探》2012,(Z1):178-179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层的被开采挖掘,地下会形成越来越多的采空区,采空区及其上部地层的地球物理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地震勘探能有效地解决地下物性差异明显的构造。笔者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采空区的反射波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影响采空区分辨率的因素,以及采空区资料处理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煤矿实际开采验证,证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采空区的勘探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地震储层描述技术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萍 《物探与化探》2003,27(2):88-91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岩性油气藏勘探已成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对三维地震储层描述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精细三维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储层识别标定技术以及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综合应用,形成了一套完善可行的技术系列,相继发现了辛154、王541、牛871等区块.地震储层描述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明鲜.  相似文献   

3.
储层地震预测应用条件及其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属性技术已经在油气勘探开发,油气藏预测与描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与地球物理和地质特征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地震属性之间,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仍较模糊,对地震属性的使用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使得地震属性在应用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里通过模型和实例分析,研究了储层地质特征,地质与地球物理参数的相关性,地震属性的有效性以及储层预测的基础地质条件,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上中深层薄互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是一大难点问题,中深层的地震资料往往品质较差,分辨率低,且常常存在盖层强反射的遮挡问题,制约单砂体预测研究。为解决此类薄砂层预测难点问题,这里提出了一种面向海上中深层地震强反射干扰背景下的薄弱储层预测方法,从地震资料出发进行两次优化处理,以提高地震对薄层的分辨率,通过子波反褶积对地震资料开展以储层预测为导向的拓频,提高地震对薄层分辨率,再考虑去除盖层强反射的影响,采用匹配追踪算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分解,通过强反射层频率范围约束原子匹配过程,识别出区域上的强反射层地震信息,从拓频后的地震资料中剥离强反射轴,利用二次优化后的地震资料开展叠前反演预测优质储层分布范围,基于此策略解决复杂中深层储层预测难题。具体介绍了拓频和去强轴二次优化处理的原理,并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薄砂层地震响应及盖层强反射轴的形成机理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南海西部某目标区块储层预测应用中,该方法能很好地预测薄砂储层的分布特征,提高了隐蔽型目标层的油气预测精度,为此类中深层强反射干扰背景下隐蔽油气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油气勘探已经进入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其中致密碳酸盐岩或页岩油气勘探具有远大前景。这类致密储层中裂缝是油气储集的主要空间。用模拟地震子波的小波函数对原始三维地震数据体作小波变换,可以得到不同频带(分辨率)的地震数据体。分别对具有不同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C3相干处理,其中低频相干体突出了断裂的信息,而高频相干体则突出反映了受断裂控制下的小断裂或裂缝的发育信息,通过合理的融合系数有选择地对C3相干数据进行融合,获得了能够高精度分辨裂缝发育特征的相干数据体,由此提高了裂缝检测和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地震储层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阐明地震储层概念及其不同阶段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交互迭后处理、测井资料的应用、层位标定、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层位自动拾取、层面切片、断层切片、相干数据体、多线剖面、三维可视化、地震储层参数预测、烃类检测、地震属性分析及地质统计学和时间推移地震等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地震储层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震反演作为储层横向预测的核心技术 ,其优点是综合了测井资料纵向上高分辨率和地震资料横向上密集采样两者的优势 ,其目的是将井点上反应地层物性特征的信息 ,借助地震资料的横向变化规律 ,估算出地层横向上的物性特征信息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虽然 ,近 2 0年来地震反演在基于时间域的技术方法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是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 ,时间域的地震反演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经常无法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要求 ,因此 ,笔者首次提出了深度域的地震资料反演 ,并应用于国内外 (大庆葡萄花油层、委内瑞拉B2X油层等 )含…  相似文献   

8.
地震地貌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貌学是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平面及空间特征,结合地震地层学理论,来解读和还原古地貌、古沉积和其他地质信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快速浏览三维地震资料主测线、联络测线及时间切片等来识别"特殊地质体"。该学科的建立,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地震解释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已在指导勘探和储层预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层位解释、平行解释层位切片或地层切片、振幅属性提取和分析、地震信号体素追踪、特殊属性数据体分析以及多数据体属性叠加显示等六大方面介绍了地震地貌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实例。地震地貌学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主要集中于:(1)海相和陆相背景下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研究;(2)基于地震资料的生储盖层及源岩岩性的精确预测,如深水沉积环境下河道砂体精细追踪及河道内部沉积结构划分等;(3)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模式的改进与发展;(4)储层物性定量化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更加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等。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今后应重点关注及开展研究的几个问题.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首先要提高地震勘探反射波的频率,其次可考虑激发和利用低速波.采用小网格采集技术有利于小构造识别,使用该技术要考虑:一是目标地质体的大小尺度,二是针对倾斜层的最高无混叠频率,三是横向分辨率.利用多次覆盖技术提高地震波信噪比,针对地层倾角大、构造复杂地区,应使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为提高矿藏及其构造的精细刻画与描述,改善成像质量,应加强开展单点地震勘探高密度采集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地震数据更好地约束井间储层模型已成为地震解释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提出一种从地震资料求取软地质信息的方法,并通过刚果海上的一个实例来讨论其应用。该方法将地震相分析和统计标定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储层段的属性特征道。我们建立了地震属性和属层特性间的统计关系,而储层特性是根据井及相邻道组成的标定总数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11.
郎静  梁峰  候伯刚 《物探与化探》2006,30(2):123-128
针对研究区隐蔽油气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依据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勘探难点,给出了解决对策。首先,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精细划分地层,准确确定描述单元;其次,采用优势频带相干处理和倾角、方位角、断棱综合检测等微小断层识别技术,精确落实薄储层内微幅隐蔽构造;最后,结合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综合地质分析,通过楔型正演模拟、井约束地震反演、地震波形分类、分频解释、属性分析与优化、全三维解释、三维可视化和模式识别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歧南西斜坡目的层段进行了储层精细预测和描述,明确了沙三段滩坝砂及沙一段特殊岩性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圈定出不同层序内有利岩性圈闭带的分布。综合油藏精细描述结果,在歧南西斜坡部署了一批预探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由此形成的隐蔽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系列,对今后类似的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质统计学反演及其在吉林扶余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将随机建模技术与常规地震反演相结合,有效地综合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储层的变化.在执行地质统计学反演前,首先应用稀疏脉冲约束反演,了解储层的大致分布,以求取子波和水平变差函数.地质统计学反演从井点出发,井间以原始地震数据作为硬数据,通过随机模拟的产生井间波阻抗,然后将波阻抗转换成反射系数,并用确定性反演方法求得的子波褶积产生地震道,通过反复迭代直至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数据达到一定程度的匹配,反演结果是多个等概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实现.反演结果符合输入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并受地质模型的约束,它综合了测井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的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结果的多个实现用于不确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一直是地震特殊处理和地质解释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相关理论的发展,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经应用到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S盆地南部处于勘探开发的前期,具有井少、二维地震测网较稀、储层预测难的特点。由于沉积地层的变化能引起地震波在动力学和运动学上的相应变化,因此利用地震属性能较好地进行储层特征的定性研究,即通过地震多种属性分析,进行研究区内砂岩储层横向预测。其研究技术路线实际上为先找储层,再进行初步油气检测,最后进行勘探目标优选。根据这个技术路线,地震属性的研究则相应地以三个方面的分析为主:即利用振幅属性来寻找砂体富集区,利用有效带宽判断砂层的均质性,再利用频率属性判断其含气性。地震属性分析方法的应用在早期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可以推广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当地完成储层表征的过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现场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融合成一个一致性的模型。在实际生产中实现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任务,所以有必要运用如地震反演等特殊方法。应用地震反演可以使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的有效结合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得到一个模型,该模型在预测过程中可通过流体数字模拟来验证。地震反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方法(其代表是回归反演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另一类是随机方法(其代表是地质统计学反演)。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随机反演结果和确定性反演结果的对比展示了随机反演是如何改进储层表征过程的。事实上,随机反演,可以运用较高的采样率(和储层模型的网格大小相接近),来产生一个更可靠的模型。随机反演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随机方法可产生一些基本的统计测量值来改进解释精度,并且在储层表征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实现,从而使储层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方位角采集比窄方位角具有更好的地震照明度.宽方位角三维地震以其多方位视角高分辨率成像数据之优势、识别储层的各向异性能力强,能提高薄层砂体和小断裂的识别精度.针对准噶尔盆地某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单层砂体薄(单层10-15 m,有效储层<10 m)、砂岩层平面变化大的特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施宽方位角三维地震高分辨勘探.通过运用地震属性、反演等地震技术,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和沉积演化研究,开展岩性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工作, 识别出有效的砂岩层(储集体),达到预测目的,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6.
塔中围斜地区碎屑岩储层地震非线性综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章 《矿物岩石》2006,26(3):114-120
针对塔中围斜区总体勘探程度较低、大埋深碎屑岩储层构造欠发育和储层内部的非均质特性,尝试将储层地震非线性综合预测技术首次应用于塔中围斜区碎屑岩储层预测,储层综合预测表明,卡1区东河砂岩和志留系下砂岩段储层的有效性指数值在0.7以上的层段为有利储层段,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较好的应用效果,对该区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塔中围斜区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储层预测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1  
当前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断从盆地规模的层序地层和体系域分析向储层规模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方向深化。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方法可应用于从盆地到储层的各种规模的沉积充填分析。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是以露头、岩芯、测井和高分辨地震等密集控制的资料分析为基础的。精细的测井分析、高分辨三维地震剖面和各种参数处理和切片技术、计算机模拟及可视化技术等是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和应用于地下沉积地质分析的重要支持。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方法为盆地沉积充填的精细研究、储集体分布和储层不均一性预测以及开发地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姚姚  蔡其新  张果  董桥樑 《物探与化探》2004,28(5):443-446,450
对微屈多次波的压制或利用是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的一个难题。正演模拟是压制或利用微屈多次波的基础。笔者利用层状介质非线性模型理论,发展了一种正演模拟微屈多次波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在中原油田深层地震资料解释中作了初步应用,取得了一些有用的成果。该方法也可以在地震子波分析处理和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面岩溶塌陷的高分辨地震勘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面岩溶塌陷是地质灾害主要灾种,由于其突发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威胁。浅层高分辨地震技术可以查明形成塌陷的基岩地质条件,特别是横波反射法可以查明覆盖层中地下水作用形成的潜蚀带或土洞等覆盖层地质条件。勘查洞穴是岩溶塌陷地震勘查方法面临的特殊问题,为了解土洞、溶洞形成的地震反射信号特征,专门进行二维固体超声波模型试验。唐山市岩溶塌陷勘查实例表明,高分辨地震技术可探明基岩埋深、断层、破碎带及覆盖层潜蚀扰动区,为防冶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0.
陈扬  石星  李林  张继武 《新疆地质》2004,22(4):431-434
石南油田石南21井区,是2003年准噶尔盆地的重点评价区块,也是加快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勘探、增储上产最现实的区块之一、该区块实施了三维地震处理解释一体化,在以复杂地表条件综合建模静校止、针对岩性圈闭处理的振幅补偿、组合反褶积提高分辨率为关键技术的精细目标处理基础上,综合运用全三维解释、波阻抗反演、神经网络分析等多种地震技术方法和手段,对石南21井区河道砂体进行识别与描述,有效地指导了评价井的部署和实施,为在准噶尔盆地开展寻找岩性圈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