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卢卯  罗洪远  农观海 《贵州地质》2015,32(4):277-284
在贵州威宁县大菁脚铅锌矿勘查中,通过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圈定了5个强度较小的高极化低阻异常,推断1#、2#和3#为铅锌矿致异常,对2#异常钻探验证认为,因地形高差较大影响激电异常推断的准确性,采用瞬变电磁法进一步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在1#高极化率高二次电位低阻复合部位推测见矿,达到了电法组合使用,提高解释推断准确性的效果,值得下一步找矿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深层隐伏铅锌矿由于其埋藏深度大,地表没有矿点出露,以及往往与含炭质高的围岩伴生,所以找矿难度大。综合运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和相干激电在秦岭地区探测铅锌矿,取得了理想效果。相干激电法可以区分炭质异常和金属硫化物矿所产生的矿异常,AMT法可以用来查明断裂的展布特征、电性分层和低阻异常体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黔西北某铅锌矿矿区地质构造,以及大功率激电在该地区的应用。通过对构造带的矿(化)体的激电异常特征的分析,认为该矿区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是一个有效的找矿标志。区内矿(化)体的激电异常较明显,推断此铅锌矿床仍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坪子铅锌矿位于垭都-蟒洞成矿带上,位于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的北西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碳酸盐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是本区成矿类型,矿体受地层、断裂构造和层间破碎带控制明显。为进一步研究勘查区内深部成矿条件,推断有利成矿位置,定位矿体埋藏深度,在研究勘查区铅锌矿与围岩电性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激电测深综合电法测量。通过已知矿体电法组合异常特征研究认为,该区铅锌矿体一般位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电阻率梯度变化带,激电测深低阻高极化突变位置,总体表现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或中低阻高极化异常特征。通过总结该类型铅锌矿物探异常特征,圈定了勘查区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寻找硫化铅锌矿提供有利参考,提供一些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几年大梁金矿的勘查实践,在SⅠ、SⅢ矿化蚀变带共发现金矿体14条。为了总结勘查经验,进一步指导该类型矿床的发现,本文初步提出大梁金矿的磁法、连续电导率、瞬变电磁法、地质勘查模型:连续电导率模型中-高电阻率对应SⅠ矿化蚀变带金矿体的产出部位,高、低阻接触带以及中低阻异常内局部高磁异常地段为铅锌矿体赋存有利部位;瞬变电磁法显示中电阻率内串珠状低阻异常,见矿效果良好;北北西向大梁-双尖山复式褶皱及剪切带控制着大梁金矿4条矿化蚀变带的产出。  相似文献   

6.
垭都蟒—洞断裂带为贵州省主要的铅锌成矿带之一,各矿点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判断其主断裂和次级断裂的深部空间特征,发现低阻异常,是物探寻找深部铅锌矿体的重要地质依据。根据近年来在该断裂带获得的EH4测量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并进行异常特征分析发现,EH4测量对断裂及低阻地质体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断裂往往表现为串珠状低阻异常及低阻通道,与碳酸盐岩层中深部低阻矿体异常关系密切,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可以推测或定位深部矿化体位置,从而达到直接找矿或间接找矿的地质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7.
激发极化法在桃坪山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仙珊 《福建地质》2006,25(3):132-140
桃坪山铅锌矿区的激电异常反映好且范围大,并有一定的规律,以地质特征与物性特征为前提,通过对构造带及探槽、钻孔工程揭露的矿(化)体部位的激电异常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是一个有效的找矿标志,提出继续增加激电工作和对部分激电异常进行工程验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莎  艾国梁 《江苏地质》2023,47(1):91-99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位于邵阳—郴州断裂带上,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铅锌矿床。矿体呈网脉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硅化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寒武、奥陶系板岩。在该区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测量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对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物化探找矿标志。结果表明,中高值磁异常结合激电中梯异常特征可有效推断断裂构造位置,铅锌矿体呈低阻高视幅频率的异常特征,Pb、Zn地球化学异常是该区铅锌矿体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经工程查证,在异常区均发现了铅锌矿体,进一步证明物化探方法在清水塘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较好,为矿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对于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复杂,前人大多以帮浦、甲马、驱龙等重要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帮浦东段—笛给铅锌矿区研究较少,特别是地球物理方面鲜有研究。以帮浦东段—笛给铅锌矿区地球物理激电异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物性参数测定结果显示铅锌矿体具有中高视极化率特征,而黄铁矿化视极化率为区内最高,认为低阻中高极化区域才是区内找矿的重点部位;激电异常指示了帮浦东段F1、F2含矿断裂具有往东延展特性,帮浦东段—笛给铅锌矿区结合部位存在含矿角砾岩筒,推断深部存在含矿岩体;笛给矿区古近系古新统典中组属于高硫型盖层,其下具有寻找矽卡岩铅锌矿的良好地质条件;新认识了两区找矿模型,应为斑岩-矽卡岩-中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铁石垅铅锌矿床位于郴州有色多金属矿集区,是近几年危机矿山找矿效果较显著的矿区之一。通过对测区EH-4电磁测深不同剖面电性特征和不同标高平面图分析研究,解译出深部断裂位置及相对低阻异常分布范围,并对可能的矿致异常进行了重要性排序,进而确定最佳的有利含矿空间。分析认为测区最好的矿致异常沿F11断裂分布,主要分布在主干断层和次级断层的交汇部位。经钻探工程验证,在F11断裂带内揭露新的隐伏铅锌矿体7个,矿体分布与EH-4电磁测深矿致异常分布相吻合,证实矿区利用EH-4电磁测深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效果较好,为矿区及外围寻找深部隐伏铅锌矿体提供了新的有效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1.
湘西北下光荣矿区铅锌矿床主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西北洛塔矿田下光荣矿区中的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下奥陶统的南津关组、分乡组及红花园组中,层控特征明显。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矿质主要来自造山带,硫质主要来源于同沉积的海水硫酸盐。大气降水等组成的含矿热卤水在地下流动的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层中的金属成份,并在温度降低的同时,沉淀富集金属物质成份,有用组份主要以氯的络合物方式进行搬运,主成矿期的成矿温度为108~197℃,矿床成因类型属层控型低温热液矿床。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改造则决定了矿床的现今分布格局和矿体的赋存状态及产状。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克陶县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体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床属于台缘碳酸盐岩容矿的超低温度热液成因。矿麻赋存于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3个控矿的由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组成的古含水层中,角砾岩、矿体均具有复杂的产状,影响矿体产出了主要因素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界面、构造、低温热液交代作用以及容矿围岩的岩性,铅锌、铜、铁矿均是统一的成矿系统的一部分,锌(铅)矿围岩以碳酸盐岩为主,铜矿围岩为紫工色碎屑岩,铅矿围岩为灰白色碎屑岩,各主要矿空部及外围均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床地质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栾川地区是我国著名斑岩钼矿集区,近年铅锌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但对铅锌矿成因认识分歧颇多。研究表明,栾川地区铅锌矿产在燕山期斑岩钼矿床外围,矿区地层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和新元古界栾川群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变质建造,地层中侵入有晋宁期辉长岩、正长岩和燕山期酸性斑岩,铅锌矿呈脉状或透镜状,发育3种类型:受燕山期斑岩与元古界钙质地层接触带控制的夕卡岩型铅锌矿、受北西西向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和受北东或近南北向张-张扭性断裂控制的脉状铅锌矿。铅锌矿石中硫化物δ~(34)S_(V-CDT)为近零的正值(骆驼山0.37‰~4.20‰、赤土店-0.32‰~8.30‰、百炉沟-1.20‰~10.90‰、冷水北沟0.70‰~12.10‰),岩浆来源硫特征明显;夕卡岩型铅锌硫化物的δ~(34)S_(V-CDT)与本地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_(V-CDT)(1.24‰~3.30‰)极为相近,脉状铅锌硫化物的δ~(34)S_(V-CDT)与斑岩型钼矿石中硫化物重合,但有地层中硫(δ~(34)S_(V-CDT)为12.43‰~18.63‰)的影响。总体上δ~(34)S_(黄铁矿)>δ~(34)S_(闪锌矿)>δ~(34)S_(方铅矿),指示矿石中主要硫化物矿物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平衡,赤土店铅锌矿石中共生方铅矿与闪锌矿的硫同位素温度计指示硫化物矿物沉淀温度较高(388.29℃)。河南栾川地区铅锌矿主体应为受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控制的中高温热液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浙西南南弄铅锌多金属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弄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浙西南江山—绍兴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间的隆起区, 为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床多个钻孔岩芯样进行系统采集分析和计算统计,确定了该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指示元素的组合特征、垂向分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参数的垂向变化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深部矿体进行预测,为本区寻找和勘查隐伏矿体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区域化探找矿新案例-甘肃代家庄铅锌矿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代家庄铅锌矿是在甘肃省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作者回顾了发现该矿床的简史,研究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矿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讨论应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寻找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西灶沟、老代仗沟及王坪西沟铅锌矿是河南汝阳南部铅锌矿田中的3个典型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铅锌矿床。电参数测试工作表明矿区各种岩矿石具有不同的电参数值,铅锌矿石激化率最高、电阻率最低,其他金属含量低的岩石则相反;激电异常呈明显EW向带状分布,其展布方向与矿化的蚀变破碎带一致;近场源三极激电测量反映浅部或埋藏较浅的铅锌矿床找矿效果较好,电法测量是寻找铅锌矿床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西灶沟铅锌矿床岩矿石的电参数等地质-地球物理信息,建立了汝阳南部铅锌矿田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莫霍面和深部构造与矿集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重力资料反演河北省莫霍面,进而探讨莫霍面与矿集区的关系,指出:河北省幔坡带是大型金及铅锌等多金属的成矿聚集区,常有大型特大型矿床产出;幔阶区是多金属及沉积矿产聚集区,矿床规模一般不大;幔隆区盛产石油、煤等沉积矿产,多为大型矿床(田);幔坳区矿产主要为铅、锌等多金属。  相似文献   

18.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由青城子铅锌矿床和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组成,是中国北方重要铅锌金银矿产地之一.矿集区内铅锌金银矿分布严格受含矿建造控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中下部,而金银矿主要赋存于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上部和盖县岩组下部.在成矿时代上,铅锌矿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中生代,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而金银矿床形成受中生代岩浆-构造作用控制.铅锌矿床与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相伴而生,且两者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河南确山周庄萤石矿区的浅部发现了铁铜小矿体,局部见及品位较高的辉钼矿条。通过对铁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其成因属于多因复成矿床,或层控夕卡岩型矿床,在浅部找到规模矿体的希望不大。矿区的构造背景、岩浆活动等对铁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对电法低阻异常进行的解释认为,在矿区深部有找到金属硫化矿床的希望,深部矿床的成因可能为斑岩型或斑岩-夕卡岩型,找矿重点部位应放在接触带和内接触带。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利用“成矿专属性”和“成矿多样性”相结合的找矿思路,对矿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进行远景评价,指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