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凡内格特(Vonnegut)发现碘化银微粒是优越的成冰核,可做为冷云催化剂取代干冰。此后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人工降水与防雹工作。由于碘化银昂贵、稀少,因而寻求新的催化剂的研究从未中断。1957年开始有人将注意力转向有机物质。1963年福田矩彦(Fukuta)发现四聚乙醛(Meta-ldehyde)是优越的成冰物质。  相似文献   

2.
人工降雨     
《气象》1977,3(12):36-36
  相似文献   

3.
1989年6月18日乌鲁木齐市气象管理处,自治区气象局人控办,市农委、县农业局等有关单位组织人工降雨指挥部,首次在乌鲁木齐南山甘沟乡和该乡天山大队两地进行高炮作业获得成功,两地降水都达到大量的雨,两地开炮400余发,开炮前无降水,开炮后三个小时内两地降水分别达17.0mm,19.7mm,效益十分明显. 人工降雨指挥部是17日开始进驻作业点的,虽然时间紧迫,但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4,(7):65-65
近年来,对人工降雨中云内撒播的引晶成核剂——“四聚乙醛(CH_3CHO)_4”的引用试验,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注意。福建省气象局和南京大学气象系对四聚乙醛的汽化扩散与撒播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四聚乙醛是由西安化工研究所合成的。施用方式借发射小火箭爆炸撒布。小火箭内装有 TNT 炸药,目前进行了两种地面爆炸实验:一是把四聚乙醛集中在炸药的中间;一是把四聚乙醛和炸药均匀混合。爆炸后在显微镜下作了对比观察,已有下述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5.
赞人工降雨     
飞机响嗡嗡炮声轰隆隆作业人忙忙万弹穿艘哩药剂撒纷纷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大雨降涂涂田野水沱沱人禾喜洋洋粮棉仓满满降雨功赫赫赞人工降雨@杨武圣~~  相似文献   

6.
1.生活中经常要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人们迫切需要雨水时,“老天”却偏不作美,接连的长时间不掉一滴雨点。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追溯人工降雨的历史时,发现人类求雨的念头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可是,人们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人工降雨。远古时期,人们曾用种种办法来求雨,例如唱歌,吟诗念咒,焚烧奇特的东西以至宰杀生灵,被杀死祭天的不仅有各种动物,甚至包括人。长时间来,人们不知道雨究竟从何而来。后来,虽然早已知道海洋与湖泊表面的水蒸发,以水汽的形式进入大气层并成为大气的一个组成部份,水汽又在大气中凝结成云,雨从云中下落,然而,雨滴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旱魔肆虐露凶悍,大地干枯河流断。万众抗旱齐动员,挖掘水源保良田。气象人员观天象,飞机出动催雨降。三秦大地沐雨露,万物笑脸迎春光。古人虔诚祈龙王,天旱遭灾逃饥荒。人工降雨银燕忙,禾苗滋长丰收望。科技成果显威力,唤醒上苍帮人忙。社会发展靠科学,经济繁荣更辉煌。人工降雨显奇功@华山洪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5,(1):17-18
碘化银是一种较好的冷云播撒剂,在国内外的人工降水和防雹工作中广泛应用。但碘化银昂贵、稀少,不宜于大量使用。从1973年开始,国内研究了一种新的冷云播撒剂——四聚乙醛。四聚乙醛是一种成冰活性高、价廉、无毒的有机物质,当温度高于-10℃时,其成核率较碘化银高100—1000倍,而价格又比碘化银约低100倍。实验检定结果表明,四聚乙醛有很高的成冰阈温(不低于-2℃),在实验室内,利用简单的汽化—凝结设备,产生的四聚乙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7,(5):31-31
安徽省革委会于3月14—19日在合肥召开了全省人工降雨会议。这次会议是最近几年规模最大、代表广泛的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二百八十多人之中有各地、市革委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要产生降水必须有云,但有云并不一定能产生降水。云的存在只能说明大气中有了一定的凝结水,能否产生降水还得取决于云中含水量是否充分,提供给水汽凝结的核粒数是否充足,环境条件(上升气流、环境风、湿度场)是否有利。一般讲,云的自然降水率是很低的,特别是孤立云团,对流积云,只占含水量的20%左右,另外80%的凝结水经云顶及体外逸散和云下蒸发掉。人工降雨,其指导思想一是设法促使不能降水的云产生降水,二是设法提高云的降水效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作业时就得把握好什么样的云能作业,怎样作业。  相似文献   

12.
由于福田(Fukuda)在他的首次报道中,把介乙醛看成为是一种环状乙醛四聚物,致使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许多人把介乙醛和四聚乙醛混淆为同一物质,把介乙醛当作四聚体,(CH_3CHO)_4,说戍是四聚乙醛。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介乙醛和四聚乙醛虽是同晶型,但它们的分子式、分子量、熔点、沸点以及它们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各  相似文献   

13.
《暴雨灾害》1993,12(3):18
红安县从1976年开始进行人工降雨,由土火箭发展到高炮,由临时性作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科学抗旱事业.1981年正式成立了红安县人工降雨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亲自抓人工降雨工作;每当人事变动,都及时进行调整,确保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4,(5):32-36
藁城县在1972年、1973年5月、7月和8月份,配合抗旱,利用碘化银炮弹对于积雨云、雨层云、高层云和层积云进行了14次人工降雨试验。通过对降雨试验资料的分析和统计检验表明:碘化银炮弹不仅对积雨云有明显增雨效果,对降雨性层状冷云效果也是明显的,对于层积云的催化,地面未收到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6,(2):34-34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解决四聚乙醛人工降雨剂生产问题”的批示精神,中央气象局于1975年10月6日至10日在保定召开了“四聚乙醛试制与实验经验交流会”,到会的有试制与试生产四聚乙醛的化工研究、生产部门和利用四聚乙醛进行人工降水试验、检定  相似文献   

16.
17.
红安县从1976年开始进行人工降雨,由土火箭发展到高炮,由临时性作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科学抗旱事业.1981年正式成立了红安县人工降雨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亲自抓人工降雨工作;每当人事变动,都及时进行调整,确保领导班子健全.县编委1990年给人工降雨配备了两名事业  相似文献   

18.
古田人工降雨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光平  朱鼎华  王祖炉 《气象》1997,23(12):34-38
在古田水库人工降雨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水库蓄水和发电的需求,开展了6年应用研究。统计分析表明,作业后平均增雨1.52mm/3h,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干旱和冰雹是影响我区工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历年,桂南地区常发生春旱,桂北多发生秋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冰雹多出现在三、四、五月份,云贵高原东侧为少雨多雹区。开展人工降水、防雹是向大自然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抗灾夺丰收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我区开展人工降雨、防雹的基本概况:我区是全国开展人工降雨、防雹较早的省、区之一。多年来,在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飞机、高炮和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作业,取得较显著的效果。自一九七二年以来,全区有四十七个县进行了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作业。共作业一百四十九次,发射小火箭一万四千零八十四枚,受益面积累计达一千三百六十九万多亩。都安县是我区开展小火箭人工降雨、防雹工作最早的县,从一九七二年以来,作业六十多次,受益面积累计达一百六十多万亩。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工降雨科技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