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级地球     
《海洋世界》2012,(10):8
据科学家估计,在银河系的恒星中,太阳系以外可能有数十亿个"超级地球",它们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但由于其内部活动过于迟缓,难以支持其表面形成生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弗拉德·斯塔曼科维奇说:"在我们发现的那些绕着遥远恒星公转的行星中,它们的成分与地球相似,但质量更大。这些岩石性的超级地球是否像地球一样有着厚厚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5,(5):3
<正>近日,科学家在北非国家摩洛哥发现了一块有4.8亿年历史的史前龙虾化石,其肢体特征与现代甲壳类生物相似,科学家相信是甲壳类生物的始祖。报道称,这种龙虾头部长有布满刺状物的"肢体",用来过滤海水中的微生物进食。科学家认为,这或许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滤食动物。该化石保存完好,长约2米,比人类还要高,体形呈立体状。它被归类为奇虾科,甲壳、昆虫及蜘蛛便是由奇虾科进化而成。此外,  相似文献   

3.
德国雷根堡大学的科学家在冰岛北部大西洋火山区约 1 2 0 m深处的海水中发现一种微小细菌 ,它是有史以来人们发现的最小生命体。这一发现对科学家研究生命起源有着重大意义。新发现的细菌被命名为“骑火球的超级小矮人”,其体积相当于大肠杆菌的一百六十分之一 (约 1 / 50 0 0 mm)。科学家说 ,新发现的细菌只拥有约 50万个基因物质 ,比迄今发现的最小细菌生殖道支原体还少 8万个德国科学家发现最小生命体  相似文献   

4.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2,(3):2
<正>请赋予我们权利最近,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和动物福利组织组成了"赫尔辛基联盟",希望保护海豚权益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变成法律条文被人们严格遵守。他们表示,海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2010年初,当北半球许多城市的积雪还未化尽之时,已有科学家迫不及待地大肆宣扬:尽管有了一个寒冷彻骨的开头,但2010年仍然会是炎热的一年,甚至是"最热的一年"。2010年已经只剩下最后两个月了,那么,我们是否在这一年经历过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在海边游玩时,经常可以在沙滩上或者礁石旁发现一只只像蜗牛一样背着海螺壳爬行的小螃蟹。可是,小螃蟹为什么背着海螺壳爬行呢?因为它们背着的海螺壳是它们居住的"房子",它们的名字因此被叫做寄居蟹。寄居蟹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歪尾次目寄居蟹总科和陆寄居蟹总科的概称,常见  相似文献   

7.
动态·信息     
育儿研究者第一次观察到乌贼“孵卵”长期以来,马贼被人们视为不称职的父母,它们在海底产卵,却把卵丢弃在出生地任由其自生自灭。但是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的蒙特利海峡通过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发现, 在深深的海下,有5只乌贼在它们长长的腕上都“怀抱”着数千只卵。这一发现之所以让人兴奋,是因为它与以前人们对所有  相似文献   

8.
孙洁 《海洋世界》2012,(1):64-65
在水下几千米深处到底是否存在着另外一片安静祥和的“桃花源”呢?最近英国科学家震惊地发现,在南极2400米深海处生活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包括还未曾被发现过的蟹类、章鱼类和海星类等新物种,在这样一个完全见不到光亮的地方竟然隐藏着一个“消失的世界”,不得不令人称奇。与上层海水里的喧嚣热闹相比,这里似乎显得有些寂寞。  相似文献   

9.
<正>1911年,在斯里兰卡西部城市加勒,发现了明朝三宝太监郑和访问斯里兰卡时立下的碑文。这块碑文的发现,彻底消除了人们对郑和下西洋时是否到过斯里兰卡、何时到过斯里兰卡的疑问。石碑上清楚地表明,郑和在1409年前后,曾经数次访问锡兰。在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之后,这块被称为"郑和布施碑"的珍贵文物,被送到了科伦坡的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保存。其实,关于郑和下西洋是否到达过斯里兰卡,学术界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书海拾贝     
大洋矿产地质学许东禹等著海洋出版社出版大洋矿产分为可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作为能源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磷块岩或磷钙土、钙质软泥;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自英国"挑战者"号环球考察(1872—1876年)在大西洋法劳群岛附近首次发现深海多金属结核以来,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957—1958年实施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大洋调查进一步证实大洋底广泛分布着多金属结核,1979年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海隆发现"黑烟囱",20世纪80年代德国与美国科学家经过系统调查证实大洋海山区广泛产有富锰结壳,并指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因此,世界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矿业家以及科学家对深海底金属矿产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关于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的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地球表面面积的71%被海洋覆盖,人类生命源自海洋,海洋孕育了人类文明,海洋与人类的关系一直以来就备受科学家和人文社科研究者的关注。21世纪以来,在外国历史和文化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海洋转向"的浪潮,这股浪潮被学界称为"新海洋学"("the new thalassology")或曰"海洋人文研究",学者们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深度考察。该套丛书萃取当代国外海洋人文研究领域的精华译介给国内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据报道,每年有数百只不明方向且患有癫痫的海狮被冲上加州海岸。近日,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其原因。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藻类大量繁殖生成软骨藻酸等毒素。软骨藻酸存在于很多海鱼和贝类里,能伤害海狮的水下导航能力,并消除海狮对食物寻找水域的记忆。而受害的不只有海狮,人类若食用这些海鲜也会影响健康。科学家们发现海狮大脑中掌控记忆的"海马区"出现结构异常,严重影响海狮的记忆力,也导致他们在接受空间记忆力训练时表现变差。目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研究人员在夏威夷海外新发现巨大海绵动物,估测年龄有上千岁。海绵可以拿来洗澡,然而这个"大块头"可不能用在浴室里。在夏威夷西北海岸的考察中,研究人员在水下2100米处发现了这一长达3.5米、高2米、宽1.5米的海绵动物。1887年在加拿大西海岸浅水域发现的Aphrocallistes vastus,长3.4米,高1.1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绵动物,这次的发现无疑刷新了这一纪录。《新科学家》杂志曾报道,海  相似文献   

14.
蓝色新事     
《海洋世界》2014,(5):2-3
<正>2英国海带Kelp英科学家发现吃海带有利于减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普通海带中的一种物质可以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试验显示,海带中含有的海藻酸可以抑制肠胃对脂肪的分解。科学家说,对从海带中提取的海藻酸进行的测试显示它可以阻止身体吸收脂肪。试验将海藻酸做成面包,结果即便是少量摄入,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也可减少三分之一。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称初步的试验结果"非常令人鼓舞",下一步将进行临床试验,观察把海带作为正常饮食的一部分对减肥的有效性。但营养学家认为虽然海带可能有助于对付肥胖症,但避免肥胖的最佳办法首先还是减少脂肪的摄入。  相似文献   

15.
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实施一项为期5年的计划,旨在利用鲸鱼对全球海洋污染的状况进行监测。科学家们首先收集了人为向海洋倾倒的化学污染物,如有机卤素,其中包括多氯联苯、二(口恶)英和呋喃等的一些基本的科学数据。科学家发现,这些污染物往往被海洋生物所吸收。开始时,这些污染物被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吸收,接着通过食物链又迁移到磷虾和鱼体内。科学家之所以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沿海进行海底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奇怪的生物,其中一只外形怪异的无鳞尖牙黑鱼就是在海底火山发现的。据悉,科学家们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在这次研究旅程中还拍摄了这些奇异的新物种的照片。除了无鳞黑鱼,专家们还发现了酷似鳗鱼的奇棘鱼科鱼和长有巨型门牙的蝰鱼科鱼。参与这次研究旅程的海洋生物学家伊恩教授称,这次的发现转变了他们对海底鱼种的研  相似文献   

17.
昀文 《海洋世界》2013,(3):44-45
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区",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魔海,这片区域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道吞噬了多少船只和飞机。为什么会有这么可怕的魔力,科学家们众说纷纭,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相比"百慕大三角",南极洲的另一个"魔海"——威德尔海就显得没那么引人瞩目了。由于它地理位置偏远,威德尔海可能并不为人熟知,但它的"魔力"却丝毫不逊于"百慕大三角"。  相似文献   

18.
正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第一次大洋钻探。这是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360航次,也是名为"Slo Mo"计划的第一个航次。"Slo Mo"是"慢速扩张脊下地壳和莫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8,(9):6-6
章鱼又被人们称为“八爪鱼”,但是蕈鱼的八只触腕中,哪些是“手”、哪些是“脚”,要么都是“手”或者“脚”?最近,一只名叫“梅维斯”的巨型太平洋蕈鱼有可能帮助科学家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章鱼的“手”“脚”数量是相同的,4条触腕负责行动,另外4条负责进食和操纵物体。但科学家们通过仔细观察后认为,章鱼有6只手和2只脚。  相似文献   

20.
正海豚通过制造速射声波流能够探测到198米之外的猎物,然后在水中快速游动进行捕获。日前,科学家发现海豚使用回波定位导航和捕猎的秘密——鼻涕黏液。之前研究表明,海豚迫使空气穿过气孔之下鼻道制造出声波,鼻腔通道内部的是背侧黏液囊,气流在里面碰撞和震动,制造出独特的"滴答"、"啾啾"和汽笛声,但是之前科学家仍不清楚鼻道内部存在何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