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支在加勒比海从事科研工作的考察队,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鱼,在它的两只眼睛之间有一种能发光的特殊器官。至今,这种鱼只在1907年时在牙买加沿岸附近被捕获过,那时当地的渔民把它叫作“有探照灯的鱼”。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海洋生物学家在苏格兰海域捕捞到一条神秘鱼,它看上去像是丑陋的水滴鱼,但事实上是非常罕见的拟皱唇鲨,这是迄今在苏格兰海域发现的第二条拟皱唇鲨。这条拟皱唇鲨是海洋生物学家在外赫布里底群岛巴拉岛海域海洋生物标记勘测中发现的,它体长3米,体重达到60千克,生活在海底1400米深处,它们大都生活在加拿大、巴西、葡萄牙、冰岛、新西兰、夏威夷和日本海域。拟皱唇鲨长着长而细小的眼睛,身体肥胖,游动较为缓慢,在海底寻觅鱼类、无脊椎动物,吞食腐烂尸体,  相似文献   

3.
正格陵兰鲨又称睡鲨,是体型最大的鲨鱼之一,以丑陋外表与缓慢动作著称,在北极及北大西洋海域的海底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南至阿根廷与南极也都发现过这种鲨鱼。格陵兰鲨与大白鲨一样凶猛,研究人员在对死亡的格陵兰鲨进行解剖时,从它们的腹中发现了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的残骸,有一次还发现了整只驯鹿的尸体,尽管鹿角已然不见。格陵兰鲨也被称为"海洋中的鳄鱼"。格陵兰鲨一般体长2.4~7.3米,体重775~1020千克,雌性比雄性大很多,体表呈黑、棕、紫或蓝灰色,胸、背、尾  相似文献   

4.
新洲 《海洋世界》2004,(5):14-14
近日,日本渔民岩田正春,在常滑市近海的伊势湾捕获了一条腰围有手腕粗,长1.1米,重2.9公斤的特大“海鳗”,并送到名古屋水族馆进行展出。鳗鱼一般出生在海洋,在河流、湖泊生活5年~10年后,再返回海洋产卵。但据名古屋水族馆的专家介  相似文献   

5.
南海主要珊瑚礁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8年3~5月和1999年5~6月在西沙和南沙的12座珊瑚礁水域渔业资源专业调查资料以及1998年2月~1999年12月在南沙群岛水域进行的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南海珊瑚礁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专业调查结果:捕获软骨鱼类14属16种,渔获量计64尾2 844.1kg,优势种为大眼角鲨、鼬鲨、日本燕、侧条真鲨、灰六鳃鲨;监测调查表明南沙珊瑚礁水域的软骨鱼类在全年均可捕获,产量的变动主要与捕捞努力量相关。综合2种调查知:软骨鱼类在南海珊瑚礁水域总体分布范围较广,单鱼种在各个岛礁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分布性;南海珊瑚礁区捕获软骨鱼类的主要作业方式为延绳钓和大型流刺网。  相似文献   

6.
在南太平洋上的岛国汤加王国,有一种盛传了几百年,如今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的捕捉食人鲨的方法,即用咒语召唤鲨鱼露出海面,然后没法捕获它。神秘的召鲨术深深地迷住了澳大利亚记者保·拉法乐,他从相距4000千米以外的悉尼专程赶去采访,并跟随当地最具  相似文献   

7.
正鲸鲨,又名鲸鲛、豆腐鲨、大憨鲨,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鱼类,属于软骨鱼纲须鲨目鲸鲨科。截至目前为止,生物学家实际记录到的最大的鲸鲨为12.65米长、21.5吨重。鲸鲨为鲸鲨科及鲸鲨属中唯一的成员,生物学家认为这种鲨鱼大约出现在6000万年前。1828年4月,鲸鲨首次在南非被正式捕获。这条鲸鲨的鱼类特征在隔年由开普敦的英国陆军医生安祖鲁·史密斯阐述。他后来在1849年公开更多有关鲸鲨的细节。"鲸鲨"这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13,(4):31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等重大灾难。时隔2年之后,美国渔民在拖上岸的破旧小艇中发现了来自日本附近海域的"偷渡者"——5条石鲷鱼。这5条鱼只有1条存活下来,目前已被带到俄勒冈州水族馆,剩下的4条鱼也被送到俄勒冈州大学做深层次的研究。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鱼在横跨太平洋航行中一直以船上的微生物为食,同时发现被随  相似文献   

9.
正巨齿鲨,别称是大牙鲨,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大牙齿"。这种鲨鱼体长大约有18米,体重大约45吨,是已发现地球历史上具有最强撕咬力量的生物。其平均咬合力为26吨,最大可达36吨,牙齿撕咬力量远远超过了霸王龙。它生活在280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到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终极掠食者。巨齿鲨身体强壮,呈流线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广东新会市崖西镇渔业管理区两位渔民在崖门海面作业时,捕获到一条体长1.8米、重65公斤的巨型黄花鱼,卖给台山市一位水产商人后得款13.8万元,这在广东实属罕见,因而引起人们对黄花鱼的关注和兴趣。 黄花鱼是南海沿岸及港澳地区的俗称,其学名叫大黄鱼,为石首鱼科、黄鱼属,通常生活在浅海区域的中下水层,有结群洄游习性。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产于南海区域的黄花鱼,在一年中约有春秋两季生殖,在  相似文献   

11.
鱼礁的作用被偶然发现广岛在日本本土的西端,在它南面有一个不大的海湾,渔民一直在这里撒网捕鱼,收获甚丰。但就在这个海湾里有一片水域,似乎是一个渔民也不去的“禁区”,原因是那里基本捕不到什么鱼。1945年的一天,一位在海上终日辛苦却所获甚微的渔民,  相似文献   

12.
6月17日上午,江苏射阳县苏射渔3209号船船主、江苏射阳县沿通镇沟浜村渔民吴中华带领船员们在吕泗渔场28渔区5小区作业时,捕到一只罕见的大海龟。此龟重75公斤,头有直径为20厘米的木头那么粗,嘴似鹰嘴,爪子像四条大青鱼连着龟身。龟尾像一张放大的黄色桑叶,长1米,最宽的地方有80厘米,上面长着13个拳头  相似文献   

13.
南极湖底有绿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洲 《海洋世界》2004,(4):16-16
日本第45次赴南极考察队的生物学小组,从1月下旬开始在南极大陆吕措-霍尔姆湾沿岸,日本的昭和基地以南约50千米的“B4湖”和“鲶鱼湖”的2个淡水湖实施潜水调查,首次发现湖底被苔藓植物全部覆盖的绿洲。这些群生的苔藓植物在南极的湖泊是极罕见的。“B4湖”面积1万平方米,水深约3米,湖  相似文献   

14.
杀人蟹     
在日本的东南海区生活着一种令当地渔民畏惧的海蟹,蟹体呈尖梭状,奇异的是它的8条利爪和一对螯钳十分修长,且坚强有力,有人称它为蜘蛛蟹,渔民们干脆叫它“杀人蟹”。一只成年的杀人蟹,8条爪展开,可达直径3米的圆面,如此硕大的海蟹在水中动作竟十分灵活敏捷,攻击人时狡诈凶残。  相似文献   

15.
鱼礁的作用被偶然发现广岛在日本本土的西端,在它南面有一个不大的海湾,渔民一直在这里撒网捕鱼,收获甚丰。但就在这个海湾里有一片水域,似乎是一个渔民也不去的“禁区”,原因是那里基本捕不到什么鱼。1945年的一天,一位在海上终日辛苦却所获甚微的渔民,无聊地把船停在这里试试运气。他向大海撒下第一网,网上来的全是海草,第二网,  相似文献   

16.
杀人蟹     
近几年来,在日本东南海区,出现了一种令当地渔民畏惧的特大海蟹。渔民们干脆叫它“杀人蟹”。杀人蟹体宽一般为30厘米,但蟹爪可伸展成直径3米的圆面,最大的可达3.7米。经生物学家调查研究分析,这种杀人蟹是由蜘蛛蟹演变而来的。可能是受到深海核废料的影响,发生急  相似文献   

17.
蟹子也疯狂     
近几年,在日本东南海区出现了一种令当地渔民畏惧的特大海蟹,它的8条利爪和1对螫钳十分修长,成蟹体宽一般为30厘米,蟹爪可伸展成直径3米的扇面,最大的可达3.7米。渔民称它“杀人蟹”。  相似文献   

18.
蓝色生命圈     
以“鲨”治鲨李惠萍鲨鱼是凶猛的海洋动物,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求制服鲨鱼的办法。不久前,日本一家公司制造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标本鲨。这种标本鲨外形酷似大鲨鱼,体内装有微型电子计算机和能够独立运行的电子仪器。这种  相似文献   

19.
鲨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鲨种类很多 ,是我国海水经济鱼类之一。全世界鲨有300多种 ,我国沿海海域鲨资源也很丰富 ,据统计有90多种 ,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 ,但一些名贵品种在黄海、渤海产量也相当可观[1]。美国生物学家经过数十年研究发现 ,鲨几乎不患癌症 ,由此推断鲨有天然免疫力。Luer将高剂量的强致癌剂黄曲霉素B1 注射到鲨体内 ,也不能诱发鲨患癌症[3]。国外对于鲨活性成分的研究领域比较活跃 ,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进入应用阶段 ,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在鲨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 ,从鲨软骨中提取并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成分 ,并进…  相似文献   

20.
江安于 《海洋科学》1983,7(1):35-35
五月初,在英国的南部海湾,两个渔民正在离岸800米的海面上撒网捕鱼,骤然间靠近小船的水域出现了一只海豹。它露出半截身躯,全神贯注地凝望着这两个渔民。渔民阿南在收网时手中滑掉一条鱼,海豹腾空而起把鱼叼着。然后又骤然消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