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星测高在确定地球重力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翟国君 《海洋测绘》2002,22(2):59-64
根据测高所得的几何量与地球重力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卫星测高数据在确定地球重力场参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卫星测高数据确定海洋大地水准面、确定海洋重力异常和改善地球重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2.
提问蔚蓝     
《海洋世界》2013,(3):78-79
1.问:宇航员从太空俯瞰地球时,看到地球的基本颜色是什么?答:是蔚蓝色的,因为地球上有广袤的海洋。2.问:原始海洋形成于什么时间?答:35亿前,地球大气层中水蒸气和火山爆发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形成了原始海洋。  相似文献   

3.
海洋的形成     
地球形成之初没有水,也没有生命,只有炽热的熔岩夹带着大量的水汔冲天而起,遮天蔽日。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的水,连续降落到地表。在地壳运动形成的凹地中聚集起来。日积月累,于是,海洋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自1970以来,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实验室已调查了海洋中的气体分布。我们对洋陆过渡带特别有兴趣,因为活动地质过程在那里发生。气体地球化学场可用于更好地了解转换带的地质活动。我们已研究了西太平洋地区不同地区的转换带的气体.包括汤加海槽一克马德克海岭、冲绳海槽一台湾岛、库拉岛等地区。气体样品取自于海水中、海洋和陆地的气孔中以及火山构造中。我们发现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了不同气体地球比学场。l、具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氢的碳氢化合物异常场形成于以陆应老的厚抗税物为基底的年轻火山构造接触带叩。2、具有碳氢化合…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积约1.78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6%。太平洋像一座巨大的谜宫,吸引着人们对它进行探索。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太平洋海盆是怎样诞生的。关于这个问题,许多知名学者提出了种种解释。1887年,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儿子——小达尔文和另外一位学者费希尔确信,地球上最大的洼地——太平洋海盆,是在巨大物体引力作用之下,地  相似文献   

6.
潮汐测量与验潮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潮汐是由各天体作用于地球上的引潮力所产生,不仅海洋中有潮汐,大气圈和地球固体部分也同样存在着潮汐。海道测量中的潮汐测量仅指海洋潮汐测量仅指海洋潮汐测量,潮汐测量的手段很多,主要包括采用水尺;浮子式、引压钟式、声学式、压力式验潮仪验潮。而GPS验潮及潮汐遥感测量等技术研究国内外正在开展。所有这些验潮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构建数字海洋系统的模式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地球信息系统迅速发展起来了 ,它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地球问题 ,并为人类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资源 ,也包括丰富的海洋信息资源。本文从“数字海洋”的角度来讨论海洋信息系统 ,这对我国的海洋管理、调查、研究、开发、利用、维护和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1“数字海洋”的特点我国海洋事业的迅速发展 ,极大地推动和确立了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其进展可归纳为5个方面 :一是发展了海洋调…  相似文献   

8.
地球自转变速可能对大气和海洋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维宏 《海洋预报》1991,8(4):28-34
本文从一个理想的地球大气和地球海洋出发,研究了固体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引起的大气和海洋的附加运动。结果论出,地球自转减慢时,附加的经向气流和经向海流向赤道辐合,纬向气流和海流有向东的分量,地球自转加快时则情形相反。分析认为地球自转速度在几年内的起伏可引起大气和海洋的异常运动并可激发出埃尔-尼诺形成时的海洋波动。  相似文献   

9.
李永植 《海洋科学》1978,2(1):63-63
现代海洋沉积物 自冰后期以来在海底形成的自然形态的各种物质。 冰后期以来至今的这段时期,在地史学上称为全新世。这是地球历史、也是海洋演化史的最新一页。这段时期约为一万年,然而它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上却只是短暂的一瞬。 现代海洋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陆源碎屑物、海洋生物遗骸、火山喷发物;其次为宇宙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莉 《海洋信息》2006,(2):30-30
2004年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和国家海洋研究领导理事会将综合海洋观测系统(IOOS)定为优先事项,强调部门问的合作在观测系统成功实施中的重要性。IOOS是美国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一部分,是美国对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贡献,也是对地球观测系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作用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一大批建立在现代科学成就基础上的高新技术迅速崛起。这些高新技术既是独立的领域,也是相互支撑、相互连接的整体。一项高新技术往往含有其它高新技术的成分,许多高新技术都体现出学间的交叉、渗透、互进和并进,从而强化了各项高新技术的特定能力和产业群的整体能力。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下图。 海洋高技术产业群是对地球陆地以外空间的开发,是利用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及海底资源的现代化技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群具体包括海洋探测技术、海洋…  相似文献   

12.
说褐藻     
说起森林,人们马上会想到陆地上那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及其遮天蔽日的浓密树冠。其实在占我们地球表面面积71%的海洋中,也有一种植物形成的海下“森林”。这种植物就叫做褐藻,或巨形藻。顾名思义,这种海藻堪称海藻中的巨无霸。褐色海藻组成了巨大的海藻群。  相似文献   

13.
一、南、北极冰冻圈雪冰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南、北两极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极地冰冻圈的雪冰又是影响大气与海洋运动的关键环节。极地冰冻圈雪冰作为地球的最大冷源,与赤道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南极冰盖融水形成的底层水又是驱动全球大洋环流运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极地冰冻圈雪冰状态的变化,会对地球大气和海洋环流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地球气候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朱瑾 《海洋世界》2008,(4):12-19
如果说是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生命的。地球海洋在大约20亿年前才开始生成和释放氧气,直到距今约5000万年前才产生了足以使生命繁荣的大量氧气。经过亿万年的斗转星移,远古时期的生命元素如今已万千繁华,海洋自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许林之 《海洋信息》2001,(3):17-18,29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在21世纪,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宽阔的空间,将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的发展也必然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1 我国海域海洋环境变化活跃复杂海洋区域集中了地球各个圈层,又是地球水  相似文献   

16.
东海沉积物中226Ra的分布特征及近岸区沉积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同位素分布特征的研究,不仅是了解它们在海洋环境中的地球化学性质(如存在状态、沉淀机理、分布过程的动力学等),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作为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天然示踪剂,以探讨海洋化学演化和沉积物的形成进程。因此,积极地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顾问任美锷教授在参加于西德举行的第三次国际海洋地球科学会议后应该所邀请来青作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欢迎.首先,任教授作了“海洋地球科学发展动态”的报告,介绍了今后十年海洋地球科学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以及当今世界海洋地球科学的最新动向.当前,海洋地球科学的研究可概括为四个重要方面.(一)关于海洋大地构造的研究:日本Uyeda教授,通过活动海洋边缘的研究,强调了活动边缘的多样性,从而提出“比较俯冲学”的概念,并建议使用地球物理仪器,对沟-弧-盆完整系统进行定量研究,以获得其俯冲变形数量和俯冲速率.此外,对边缘高原和微大陆也提出海洋大地构造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8.
海洋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领域,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已成为江苏省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苏北沿海之所以为全国沿海经济中的一块“洼地”,笔者认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根因是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没有确立。苏北沿海经济要迅速“隆起”,审时度势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海洋区域特色经济区(带)是发展海洋经济迫在眉捷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李培泉 《海洋科学》1977,1(2):27-38
一、富饶的海洋面临着污染的威胁 海洋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71%,约为三亿六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约等于陆地面积的二点五倍,和地球全部体积相此,海水体积为地球的八百分之一。 浩瀚的海洋,为人类提供和储备着极其丰富的物质资源,故有“兰色宝库”之称。 海洋中的物质资源可分为两大类:非再生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海洋地质学科30岁华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拟举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生活动、师生重聚。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创建于1975年。1982年恢复学位制后,首批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惟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2年成立海洋地质教育部开放实验室。2002年.在原有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现在的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05年1月通过科技部“深海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