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设置粘滞阻尼器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方式,为与现行抗震设计水平相适应,减震结构和控制装置的设计也应该以可靠度为基础。本文结合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受力特性建立了此类耗能减震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的实用简化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等价线性化方法,给出了层间三线型恢复力模型的等效平均刚度,粘滞阻尼器采用等效线性化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安装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等效线性随机分析模型。然后采用随机状态空间方法进行了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基于层间变形失效准则和首次超越理论分析了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可靠度,并以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变形超过其自身极限变形作为阻尼器的失效模式,讨论了粘滞阻尼器可靠度的计算。最后通过一个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计算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运用。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方法对振动控制结构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抗震可靠度进行分析,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级屈服型金属阻尼器减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由两个不同尺寸的环形金属阻尼器套在一起形成的新型分级屈服型金属阻尼器,阐述了其构造形式和耗能机理,提出其三折线骨架模型并采用三折线随动强化模型模拟分级屈服型金属阻尼器的滞回性能,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程序,分别对纯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装有分级屈服型金属阻尼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级屈服型金属阻尼器的滞回环饱满,三折线随动强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阻尼器的滞回特性,其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装有分级屈服型金属阻尼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水准的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结构的地震位移响应明显减小。小震下阻尼器内环开始屈服耗能,外环保持弹性,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和附加刚度。中震下阻尼器外环开始屈服,和内环一起耗能,实现了内外环分级屈服耗能。大震下阻尼器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位移响应,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幢安装了粘滞阻尼器的复杂体型高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1/15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梁、柱构件的多弹簧模型并组建了整体结构的计算分析模型,运用此计算模型首先对试验模型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以同样方法对原型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研究探讨了此结构的抗震性能和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该结构未出现明显的薄弱层,能够满足规范的抗震设防要求,阻尼器发挥了一定的消能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广畅国际大厦磁流变和粘滞阻尼器抗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上海广畅国际大厦的抗震问题,通过对不同控制装置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该结构在无控和安装控制装置后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控制效果。文中通过建立结构的力学模型,首先分析了无控结构的动力特性;此后分析了无控结构以及安装磁流变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的结构在多遇地震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磁流变阻尼器以及粘滞阻尼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结构附加粘滞阻尼器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给出了一个附加非线性流体粘滞阻尼器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了非线性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引入了非线性流体阻尼器的等效线性阻尼比,给出了计算最大加速度时刻附加非线性流体阻尼器结构反应的荷载组合系数,提出了按阻尼力的水平力分量与楼层剪力成正比的原则分配阻尼器阻尼系数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基于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附加非线性阻尼器结构的设计流程,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使用该方法设计附加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全过程。算例分析表明,这种设计方法适合于手算,便于设计人员掌握,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快速、有效地设计满足给定性能水平的附加非线性流体阻尼器体系。  相似文献   

6.
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滞变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Boue-Wen滞变恢复力模型模拟剪切型滞变结构的非线性特性,采用等价线性化建立了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滞变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随机响应计算方法,首当其冲在此基础上分别以结构的层间最大变形和阻尼器阻尼材料的最大剪切变形为结构和阻尼器打有限状态随机变量,探讨了剪切型滞变结构在安装粘弹性阻尼器后的抗震可靠度和阻尼器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新型粘弹性-摩擦阻尼器的耗能特点和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动力特性,提出通过对底部框架砌体结构设置粘弹性-摩擦阻尼器,达到对底部框回体结构抗震加固的目的。文中推导了粘弹性-摩擦阻尼器和人字型支撑的组合层间单元刚度短阵和控制力向量,建立了设置粘弹性-摩擦阻尼器框架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剪切型金属阻尼器的耗能特性和减震效果,进行了加劲类和夹板类剪切型阻尼器的减震性能试验,分析了剪力-剪切位移关系滞回曲线。采用ABAQUS程序建立了两种剪切型阻尼器的理论分析模型,并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应用SAP2000程序进行了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了不同地震动作用下顶层位移响应曲线和层间位移曲线,揭示其耗能特性和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型阻尼器抗震性能良好;通过校舍教学楼应用算例,表明采用剪切型阻尼器可以明显减小层间位移,降低梁柱破坏程度,从而实现耗能减震。研究成果将为金属阻尼器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军涛  宫海  程美涛 《地震研究》2015,38(2):297-300,334
介绍了阻尼器型屈曲约束支撑和阻尼器型屈曲约束钢板墙这两种耗能减震技术的简化设计方法,并通过这种简化设计方法使阻尼器型屈曲约束支撑这种耗能减震技术在抗震加固工程中的得到了应用,从案例分析结果看,这种耗能减震技术简化设计方法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可靠、便利的设计依据,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抗震途径或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手段,可应用于抗震加固工程的设计理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调频液体阻尼器(TLD)作为一种被动耗能减震装置,由于涉及到两种形态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真实准确地掌握调谐液体阻尼器的减震特性显得尤为困难,因此建立更加精确的流固耦合模型,进而探讨带调谐液体阻尼器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利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其流一固耦合分析模块,对此耦合模型进行瞬态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简化模型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调谐液体阻尼器流场的变化特性,并结合流场特性考查了频率比、地震动、质量比这三个因素对带调频液体阻尼器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频率比对TLD的减振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给出了TLD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掺聚丙烯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的动力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测得聚丙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些力学参数,而后编写了结构动力反应计算程序,最后利用该程序对一15层剪力墙实例进行计算,比较了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动力反应结果,结果表明聚丙烯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比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探讨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恢复力特性。随着塑性变形的发展将恢复力模型中的骨架曲线进行平移,其卸载曲线用Ramberg—Osgood函数来描述,由此得到的恢复力模型定义为骨架平移模型,将其应用于描述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恢复力特性、为了验证该馍型的有效性并确定合理的参数,对安装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3层钢框架结构进行了拟动力试验.同时用该骨架平移模型模拟极低屈服点软钢阻尼器的恢复力特性进行了大量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通过取用不同平移系数时的数值计算结果与拟动力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平移系数为0.6左右时,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首先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高阻尼性能纳米偏高岭土/氟橡胶(NanoGmetakaolin/Fluororubber,NMK/FKM)复合材料,并对该新型材料进行4种频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和静态力学试验,然后以 NMK/FKM 纳米复合材料为核心耗能材料,对所提出的直角型黏弹性阻尼器进行 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频率为1.5Hz 时,NMK/FKM 纳米复合材料宽阻尼温域和 TA 值皆达到峰值,该工况下材料的阻尼性能最佳;直角型黏弹性阻尼器表现出刚度随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动力特性;当频率为0.5、1.0和1.5Hz 时,阻尼器滞回特性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当频率升至2.0Hz时,滞回特性则为线性.随着黏弹性材料层厚度的增大,滞回环面积、阻尼器刚度和最大阻尼力逐渐减小;随着高跨比的增大,阻尼器耗能性能提升.通过调整阻尼器的高跨比和阻尼材料层厚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直角型阻尼器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FEMA273给出的传统结构线性静力分析方法,并用该法分析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结构,给出了附加粘滞流体阻尼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具体分析方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精确性,对设计好的附加黏滞阻尼器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分析,动力分析使用的人工波加速度反应谱形状与设计消能结构时使用的设计反应谱相匹配.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评估附加流体阻尼器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在消能结构初步设计和分析阶段.  相似文献   

15.
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是一种具有记忆特性的功能材料,基于Ti-Ni形状记忆合金丝材料的性能试验,利用SMA丝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效应及高阻尼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SMA的新型阻尼器,并且将其安装在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未安装和安装此种阻尼器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控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MA合页型阻尼器的耗能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很好地改善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消能减振房屋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安装有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减振房屋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模型,性能试验和检验的标准,附加阻尼比公式的推导和抗震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液体-固体相互作用的电力变压器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结构的动力特性,并考虑了其中液体对变压器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可供变压器结构抗震分析的方法并以SFSZ8-31500/110型变压器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可以满足电力变压器行业抗震设计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颗粒阻尼器是土木工程领域一种相对新颖的被动控制技术,为提高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性能,通过在颗粒容器与主体结构间设置旋转机构,提出了一种底部旋转型颗粒阻尼器。该阻尼器特点是通过容器的转动加速颗粒的运动,从而增加颗粒与容器壁的碰撞,因此增加阻尼器耗能。首先介绍了底部旋转型颗粒阻尼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接着在底部固定型颗粒阻尼器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底部旋转型颗粒阻尼器的计算模型;基于二者的计算模型,研究并对比了质量比、激励幅值、旋转刚度及频率比等参数对2种阻尼器减振的影响规律;最后将2种颗粒阻尼器应用于多层框架结构的减震,为了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选取5条具有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输入。研究结果表明:在5条地震动作用下,底部旋转型颗粒阻尼器的位移和加速度减振率均优于底部固定型颗粒阻尼器,说明底部旋转型颗粒阻尼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S7-200/10 变型变压器抗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结构的抗震特性,并考虑了其中液体对变压器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文中提供了一种可供变压器结构抗震分析的方法,并以S7-200/10型变压器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原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可以满足变压器行业抗震设计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S7—200/10型变压器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结构的抗震特性,并考虑了其中液体对变压器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文中提供了一种可供变压器结构抗震分析的方法,并以S7-200/10型变压器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原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可以满足变压器行业抗震设计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