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0月7日上午.由我局二六三大队和新加坡新达科技集团、南昌大学合作创办的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在由吉安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重大项目竣工投产仪式上,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宣布:“总投资20亿元、首期投资5亿元的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随着吴新雄一声令下.项目生产线员工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正式生产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18(4):65-65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的关键工程西四环暗涵即将完工。2007年9月19日记者从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获悉。南水北调北京段年底完工。2008年4月试通水的计划能按时完成。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讲,位于五棵松地铁站下方的暗涵顶部,距离地铁底板仅3.67m。所以工人施工时非常谨慎。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的总干渠起点位于房山区北拒马河。终点为颐和园内的团城湖,全长80.4km。 相似文献
4.
5.
6.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勘察设计》2006,(9):34-39
玉环县地处浙江省东南的东海之滨,是一个四周环海的海岛县。玉环县人民医院位于县政府所在地的珠港镇城市规划的新区内。1、总体布局总体布局的主要思路就是使整个医疗主体建筑为集中式布局形式,以达到节省用地.顺畅、明确交通流线.留足绿化空间的目的。布局由北向南以一条主干通廊联系门急诊、医技部、各辅助部门以及病房楼,病房设在最南端;北面退留50多米空间布置停车、广场、绿化等.并为医疗建筑的主入口。 相似文献
7.
8.
9.
《探矿工程》2007,34(4):33-33
2007年3月1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在廊坊国际饭店隆重召开“土耳其碱矿对接井工程竣工总结会”,为首次跨出国门出色完成土耳其贝帕扎里碱矿对接井工程欢欣鼓舞。应邀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黄宗理,国土资源部勘查司副司长刘连和,廊坊市副市长李怀璋,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张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赵国隆等。《科技日报》、《国土资源报》及《中国矿业报》的记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聚类分析在土地工程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质环境所受的压力和影响与日俱增,工程地质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工程建设。本文通过实例研究,从岩土体承载力入手,确定不同高度建筑物的适宜性,利用聚类分析划分不同高度建筑物适宜区。评价结果合理,有利于指导工程建设,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对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CIMS基本哲理,提出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实施CIMS的解决方案,着重介绍了BDI-CIMS的目标、实施原则、总体框架、主要功能、技术方案、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在铁路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扩建改造中,新征用地的手续完备及形成时间的早晚,不仅关系到工程进度,而且对工程竣工验交后铁路用地管理及使用都至关重要。因此,铁路用地管理部门超前介入铁路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扩建改造,参与铁路建设项目建设新征用地的全过程,已成为铁路用地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北京顺义区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大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顺义区的主要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调查,认为该区地质环境比较脆弱,如断裂活动性强、地震活动频度高、地壳稳定性差、第四纪地层发育、松散易液化的细粉砂土及不规则分布的软土分布面积较广,地面及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水资源不足,容易发生地震、地裂缝、砂土液化、地面沉降、水环境污染及地基失稳等地质灾害,建议进行专门的综合性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为顺义区总体发展规划、保护地质环境以及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送走了辉煌的2009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0年。为了迎接虎年的到来,同时为了总结2009年度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工作,答谢勘察设计行业同仁一年来对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在2010年2月 相似文献
16.
川藏联网工程是我国首个进藏的电网工程,工程始于四川乡城县,途径巴塘县,止于西藏昌都市,全长1500多公里。川藏联网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二级阶梯急剧过渡地带,以及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边缘区,经过金沙江、巴楚河、定曲河、澜沧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高程在2400~5000m之间,平均海拔3850m,最高海拔为4918m。该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网工程,工程区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泛地区,对工程施工和安全运营产生极大的挑战。本文根据区域及线路沿线的地质资料(包括工程沿线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勘测设计资料)以及遥感影像等,研究川藏联网输电线路的地质环境条件,并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条件及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将全线分为工程地质条件极差、差、较差、较好、好等5大类,并对每一分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确保川藏联网工程顺利建成。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安康市滨江大道堤防工程位于安康市城区汉江北岸,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264000 m3/s,道路等级为次干道II级,江北城区防洪堤防工程为2级。堤防存在渗透破坏、沉降稳定、岸坡稳定等地质问题,通过对其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及评价,为设计部门提供了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解决了影响工程建设的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吕志涛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16(3):239-242
针对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青山河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的泥石流灾害现状、治理工程设计依据、工程设计标准、治理措施、工程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该项工程的竣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典型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