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富荣 《云南地质》1995,14(3):190-197
滇池地区风化磷块岩经过简单地擦洗脱泥便可获得理想精矿,为我国的磷矿选矿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在开发利用之前应当正确区分它们的风化程度,“风化矿石”造成有用组分P2O5的富集,“强风化矿石”则造成P2O5的贫化,前者有良好的擦洗效果,后者经过擦洗浆有一半以上的有用组分丢失。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磷块岩,是由沉积型碳酸盐类磷块岩经风化作用(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达到了适宜的风化程度(成矿的“风化门线”)而形成的。矿石具有简易工艺较好的擦洗性能,为一种通过酸法加工生产高效磷肥的优质矿产资源。现将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磷块岩的地质背景、成因机制及形成条件做一概要论述和介绍,其目的是能及时更加广泛地交流这一新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3.
湖北鹤峰磷矿走马矿区岩湾矿段的原生磷矿经化学风化作用后,矿层的厚度、矿石的品位、组分、类型、结构构造和其他物化特征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风化磷块岩主要特征表现为易溶的碳酸盐组分大量流失,磷酸盐组分相对富集;矿石结构疏松,呈“砂状”构造,从而使原生贫矿富集为风化富矿——风化磷块岩。形成该矿床的制约因素,除其固有的特征外,酸性地下水是风化矿形成的化学基础,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岩溶地貌等,对风化磷块岩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磷块岩的风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毅  田升平 《矿物学报》1995,15(1):15-20
长期风化作用使云南滇池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风化磷块岩矿石,这种矿石是制取高效磷肥的优质原料。为了圈定这些风化磷块岩矿石,须确定适宜的风化指标。笔者通过风化磷块岩形成过程化学组分变化研究,首次提出将风化指标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进而提出CO2风化指标为直接法中指标,2P2O5+A.I^1)风化指标为间接法中推荐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 云南滇池地区是我国大型优质磷矿床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的早寒武世海相碳酸盐类磷块岩矿床经历长期的化学及物理风化作用,形成风化磷块岩。由于原生矿石中脉石矿物的碳酸盐矿物分解淋滤,磷灰石的含量相对增高,致使矿石由贫变富。这种富矿,只需通过简单的擦洗脱泥工艺(且擦洗废水无药剂污染环境),便能得到制取高浓度磷肥的磷精矿,可结束我国依赖于进口高浓度磷肥的历史。因此,对风化磷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风化作用使原生矿的矿物成分、化学组分、结构构造、物理性质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6.
<正> 风化磷块岩(以下简称风化矿)是笔者参加“七五”攻关项目研究确定的一种我国新磷矿工业类型。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矿,是该区下寒武统底部海相沉积磷块岩经风化而形成。在风化过程中,矿石内微量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某些元素含量的变化,明显地反映出风化程度的差异。据此,笔者以尖山矿区为实例,尝试提出通过某些微量元素鉴别风化磷块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云南尖山磷矿组合样的化学分析结果,对风化磷块岩与原生磷块岩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数学特征进行研究;首次将风化磷块岩的风化指标划分为“直接法”、“间接法”两类,进而提出云南尖山矿区风化磷块岩的风化指标为CO_2法,2P_2O_5+A.I 法。通过图解与统计分布求得风化指标的临界值是:CO_2法,>5.5为原生矿,≤5.5为风化矿;2P_2O_5+A.I 法,<74为原生矿,≥74为风化矿。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验证,吻合率达99.11%。  相似文献   

8.
滇东磷矿风化型矿石的判别指标讨论及次生风化富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化型磷矿石-风化磷块岩是滇东最主要的磷矿石,为判别矿石为原生成风化磷块岩,前人已提出过10余种作为判别标志的风化指标,但是这些指标的计算仅以矿石的化学组成为依据。笔者研究后指出,应以次生风化作用过程中磷块岩的组成和结构变化为基础,再合理使用上述某些判别指标,才能正确确定风化矿石,决定其利用价值和方法。笔者还指出,在次生风化作用中被溶蚀的不仅是碳酸盐,只要条件适当,石英和粘土矿物也可以溶蚀,使磷矿石品位增高,结构疏松,成为有利于洗选的优质矿石。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对滇东地区原生磷块岩和风化富集磷块岩中磷灰石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磷灰石富集规律。首先按风化程度、矿石组分结构构造不同特点,将磷块岩划分为十种矿石自然类型。通过对不同成因类型磷灰石的化学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拉曼光谱、EPR光谱、微形态和微组构研究,根据CO,OH ̄-,F ̄-的含量变化,将本区磷灰石划分为四个亚种,首次总结出磷灰石不同亚种与磷块岩类型之间成因内在联系。提出氟磷灰石主要形成于风化磷块岩中,碳氟磷灰石主要形成于原生沉积磷块岩中,羟碳氟磷灰石是组成原生菌藻磷块岩主要矿物的新认识。磷灰石的富集受内外因素的控制,滇池周边原生沉积磷块岩主要以碳酸盐类磷块岩为主,这种化学活性强的矿层为本区风化富集磷矿提供了极好的物质基础,再加上该区有利的气候、地形地貌、断裂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形成了优质风化磷矿。  相似文献   

10.
<正> 磷矿石的洗矿是指在水中机械碎解、洗涤矿石中粘土质和海绿石等分散物料,以及磷块岩结核和板块间的胶结物和薄膜,同时分出这些物料。洗矿(即擦洗—筛分)方法多用于由于长期风化和淋蚀,矿层中较稳定的磷矿物部分重结晶,并为疏忪的泥质矿物所胶结的矿床。经擦洗此类矿石泥质矿物泥化,粗粒部分富集。此法对于内生磷矿床和含不易风化淋蚀的稳定矿物较多的沉积型矿床尚无实效。我国磷矿重要产地之一的云南滇池附近磷矿中,风化矿占其总储量的20%~30%。这部分矿石埋藏浅,经风化作用碳酸盐流失,P_2O_5含量相对富集,MgO 含量低,开采条件好。而擦洗工艺设备简单,投资省,成本低,污染较轻。故在我国采  相似文献   

11.
龙岩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天乐  王宗良 《地球学报》1996,17(3):292-301
福建龙岩高岭土矿床是蚀变花岗岩风化残余型矿床。花岗岩风化剖面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各带有特征的粘土矿物组合、含量和化学组分。矿石矿物主要有高岭石、埃洛石、水白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高岭石的结晶有序度较低,粒度一般大于2μm。埃洛石粒度多小于2μm.龙岩高岭土矿石具有贫铁、钛和自然白度高的特征,属优质大型高岭土矿。其成矿作用经历了内生岩浆分异、热液蚀变和表生风化三大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滇东的磷矿层(矿体)多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一般有上下两层,间夹水云母粘土页岩,直接顶底板为含磷(砂质、硅质)白云岩。本区磷块岩自沉积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特别是中生代以来,多处于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近地表的矿层和露头广泛遭受风化,形成大量的风化矿石。由于风化矿石易于擦洗,较之原生矿石在采选及加工利用上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南漳县震旦系沉积型红星磷矿矿体P_2O_5平均含量23.91%,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磷块岩,其次为白云质磷块岩、泥质纹层状和条带状致密块状磷块岩。工业类型主要为钙(镁)质和硅钙(镁)质磷矿,其次为硅质磷矿。矿石矿物为胶状磷灰石和微晶磷灰石,经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其种属为含碳氟磷灰石。嵌布粒度以细-中粒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伊利石、高岭石、铁质。经测定当磷块岩磨矿粒度小于0.1mm,其磷酸盐矿物单体解离率可达92.53%,这为确定合理的选矿流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什邡式磷矿所具有的特殊成矿条件和伴有硫磷铝锶矿等特点,而有别于其它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但由于硫磷铝锶矿的存在,给选矿工艺加工带来很大困难。解决胶磷矿(磷灰石)与硫磷铝锶矿的分选问题,是选矿及锶的综合利用的研究方向。笔者在研究矿石主要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点、矿物间嵌布关系、粒度特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 白塔村磷矿是云南省已探明的大型磷块岩矿床之一。地处“康滇古陆”东缘,昆明凹陷西侧,香条冲背斜之比冀。磷矿层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共见两层矿,分别称上层矿和下层矿。本文着重讨论磷块岩矿石的磷酸盐矿物种属及磷矿物的形态类型等方面问题。组成磷块岩的磷酸盐矿物多为隐晶质,颗粒极细小,长期以来,把这些隐晶质钙磷酸盐矿物笼统称为“胶磷矿”,这一命名並不准确。因此,对磷块岩中磷酸盐矿物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探讨成矿理论及指导选矿工作,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永善县务基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中谊村段地层中,矿石矿物以胶磷灰石为主,具砂屑、砾屑及鲕粒结构,薄-中层状、块状及条纹条带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为砾屑状磷块岩、条纹状白云质磷块岩、条带状白云质磷块岩、硅质磷块岩。通过分析矿区所处古构造、古地理特征和矿石结构特征,认为务基矿区磷矿为浅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17.
陈竹英  蒋礼贤 《矿床地质》1989,8(4):78-84,90
湖北省黄麦岭磷矿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黄麦岭组下段含磷岩系中,属沉积变质磷灰岩型矿床。有磷灰岩三层,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自然类型简单,工业类型均为硅质磷矿。磷质主要来源于火山物质,次是在古降起的风化剥蚀碎屑中萃取。磷块岩是在温暖—炎热的气候及适当的水介质条件下,在近海岸的封闭至半封闭的海盆地内沉积,产生磷块岩-粉砂岩相中的碎屑沉积向化学沉积过渡部位。矿层形态规模受古地形控制。经后期区域变质作用使磷块岩变质成磷灰岩矿床。  相似文献   

18.
李自静  刘琰 《地球科学》2018,43(4):1307-1320
川西冕宁-德昌REE矿带中的风化型矿石研究相对缺乏.根据近几年的野外地质调查,采用电子探针、X光粉晶衍射、全岩分析等对大陆槽、牦牛坪和木落寨矿床中疑似风化矿的样品进行类型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大陆槽风化型矿石中大量粘土矿物(达40%)和矿石矿物(达60%)发育,风化程度高;相反,牦牛坪和木落寨疑似风化型矿石中几乎没有粘土矿物,风化程度低.通过对牦牛坪和木落寨疑似风化型矿石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分析并与围岩、矿脉的组成和产状对比,表明疑似风化型矿石主要是由矿脉和围岩在强烈的构造作用下发生机械风化形成.频繁的角砾构造使大陆槽矿石发生强烈的机械风化作用,并加速了矿石发生一定的水岩反应,促进矿石发生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作用.目前整个矿带中未发现明显的生物风化作用.整个稀土矿带的风化型矿石比南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石的风化程度低,形成时间较晚(11 Ma),氟碳铈矿大量保存,还没有形成离子吸附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沐川黄丹石英砂岩加工玻璃工业用石英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四川沐川黄丹石英砂岩加工玻璃工业用石英砂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有害杂质Al2O3,Fe2O3等主要以粘土矿物以及黄铁矿细小颗粒赋存于矿石中的特点,开展了选矿提纯试验研究,通过手选、机械擦洗、棒磨擦洗和浮选等多种提纯加工方案对比试验,发现机械擦洗最具潜力;优化后的机械擦洗提纯加工工艺,具有高效、环保、简单等优点,可称之为高效擦洗工艺,其工艺参数为:擦洗转速1500r/min,擦洗矿浆浓度55%,擦洗时间15min~30min,擦洗助剂用量500g/t~1000g/t;采用高效擦洗工艺,能够加工符合浮法玻璃工业用石英砂技术指标要求的石英砂,其化学成分w(B)是:SiO299.047%,Al2O30.485%,Fe2O30.049%。  相似文献   

20.
原生与风化胶磷矿和白云石的表面化学特征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磷矿样品中的白云石表面结构进行XPS分析,以揭示碳、氧、铁、氟、钙、镁等元素在它们表面结构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差异,并系统研究磷块岩中白云石和胶磷矿矿物表面化学特征。实验表明:矿物表面和整体之间在化学成分、状态和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矿物表面的非均匀性特征是其表面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矿物表面的XPS分析反映出矿物表面化学特征。C元素含量变化:原生磷块岩中白云石49.59%,风化磷矿39.92%显示降低;原生磷块岩中胶磷矿24.67%;风化磷矿中33.42%~37.76%,含量表现升高。其原因是风化过程中白云石被弱酸溶解,酸解过程中产生CO_2,故白云石中的C元素降低。针对白云石和胶磷矿表面性质的差异,在风化过程中,白云石较胶磷矿更易于风化的表面及分子结构差异,其风化溶解作用是造成磷矿风化矿表面结构疏松及其P_2O_5及稀土含量增加,土壤中氟元素活化迁移和污染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