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初涉行政 1958年春,南京大学上级部门任命我担任数学天文系系主任助理,负责天文专业的日常行政工作。时值大跃进开始,为了贯彻当时提出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劳动列为必修课。多次修改教学计划,完全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为了建立劳动基地,系呈办起天文仪器厂,派当时还是三年级学生的方成任厂长。  相似文献   

2.
学术活动     
根据中国天文学会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的决定,正式成立出版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理事会聘请张守中为主任,柯大荣、李之方、李德河为副主任。中国天文学会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6年12月5—10日在陕西天文台与天文学文献情报网年会同时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主任委员张守中,副主任委员李德河、李之方,委员刘金铭、余伟才、周允芬、刘绍颖和高汉庭,陕西天文台曹志贤、南京天文仪器厂贾正明和联络员孙荣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鉴于红外天文研究的重要性和富有成果的前景,1981年,冯克嘉、王绶琯和刘彩品等同志提出了建造一个专用红外望远镜的倡议,经科学院数理学部审定,“1.2米红外望远镜及其测光系统”作为院重点课题列入了计划,望远镜由南京天文仪器厂负责建造;红外测光系统则由北京天文台研制。经过三年多的共同努力,1.29米红外望远镜已于85年  相似文献   

4.
2003年第一期杂志的出版正赶上了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辞旧迎新之际,请允许我在这里代表《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的全体同志,代表北京天文馆东西两馆的全体职工和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给各位天文爱好者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在天文爱好方面有更多的进展和收获。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学术会议于1980年10月9日到21日在昆明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国1958年开创射电天文工作以来,第一次由天文学会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热情支持和鼓励,王绶琯同志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十三个单位正式代表52人,列席代表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报告64篇。代表们就射电天体物理、太阳射电、射电天文方法及仪器设备研制等方面的工作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天文学会和江苏省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的“地球自转与地球各圈层相互关系”专题讨论会于1997年6月11日至1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江原公寓举行.韩天艺、黄成任该讨论会的科学组织委员会主席,杨玉德、萧耐园任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来自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天文学会学术年会,于2001年8月23日至24日,在云南阳宗海召开。 会上有17位同志作了学术报告,交流总结了自2000年以来学会的主要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一、大型先进天文仪器研制项目的最新进展。1.“云台2.3米天文望远镜”:它是中国南方天文实测基地未来的大型骨干天文仪器,是未来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  相似文献   

8.
2002年11月11日,我校第六届科技节正式拉开了帷幕。学校科技节有一系列的活动,各种活动又分为多个具体项目,十一日这天则是科技节的启动及天文科技的宣传与普及日。节前我们几经努力,请来了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中国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联合组  相似文献   

9.
《天文爱好者》期刊从2001年开始宣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这项国际中学生的重大赛事。2002年10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中国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选派了三名中学生赴俄罗斯特殊天体物理台参加了第七届国际天文奥赛,小选手曾理(重庆8中)荣获了低年组银奖和最佳观测奖两个奖牌,显示出我国中学生的实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第10次工作会议暨首届中国天文摄影比赛评奖大会,于1994年10月22-24日在南京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39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有关大学、省、市、地区科协、地方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以及有关天文馆、青少年宫(科技站)等。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中科院天文委员会主任苏洪钧、中国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吴美霞、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领导同必方、江苏天文学会副主席华兆铭等出席了开幕式。这次工作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0月19日至ZI日,此期间由普委会副主任卢保罗负责,组织天文摄…  相似文献   

11.
步入天文殿堂了阶梯──介绍《天文爱好者手册》针对我国业余天文活动的需要和青少年对天文知识的强烈渴望,几位长期从事天文普及工作的同志在四川辞书出版社支持下推出了一部力作——《天文爱好者手册》。这部由洪韵芳主编的新书近50万字,共543页。售价26元,印...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天文爱好者》诞生48周年,从农历来说,狗年是《天文爱好者》的本命年,又恰逢在自己的本命年中喜迎出刊300期。从今年起,改为全彩色印刷,喜上加喜,非常值得纪念与祝贺。作为《天文爱好者》的老读者、作者和宣传者,我亲眼目睹了她成长的全过程。1958年4月,北京天文馆刚刚落成半年,就在这个天文科普乐园中创办了《天文爱好者》。在中华大地上,这是几代天文工作者和广大天文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9,(2):90-90
新年伊始,国际天文馆学会主席给各会员单位发来了贺信,祝贺国际天文年的到来!并号召全世界的天文馆充分利用国际天文年,宣传天文馆,吸引更多地人进入天文馆。  相似文献   

14.
1983年5月27日至30日,普及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到会的39名代表中,有来自全国各地方天文学会、天文台、系、厂、馆和青少年宫(天文部份)的代表,还有特邀的科学家和教授等。 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席泽宗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特邀杨海寿、何香涛、李惕碚、李启斌、李元等同志作了学术报告。普及委员会委员刘学富、  相似文献   

15.
《天文爱好者》2009,(1):22-23
当我们敲开2009年的大门,如同每个新年一样去迎接希望时,我们也满怀欣喜地盼来了国际天文年。400年沧桑,400年巨变,融入其中,何其幸哉!从2009年第一期开始,《天文爱好者》杂志作为国际天文年中国大陆地区惟一指定宣传杂志,将以专栏的形式全年刊登国际天文年最新动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北大青年天文学会成立八年来,为普及天文科普知识举办了很多很有意义的活动,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校“十佳社团”的称号。但让活动走向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文却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心愿。据了解,江苏省淮阴市淮海晚报开全国之先例,用整版进行天文科普宣传,是天文学走向...  相似文献   

17.
1984年3月22日至3月25日,在北京举行了北京天文学会代表大会和1984年学术年会,出席大会的有94名代表,代表们向大会提供了70余篇学术报告。 会议期间,上届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叶述武同志做了工作报告,报告列举了自1981年1月23日至1984年3月22日以来,由学会组织完成的各项工作。报告中还谈到在开展学术活动和科普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在北京地区,IAU个人会员将从已有的30名再增加100名,随着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天文界也必然会出现可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李老生于1905年1月20日,我则生于1911年2月5日,虽然李老仅仅长我六岁,但李老是我父亲的同事,故我一直尊他为父执,以师礼事之。我父亲殷葆贞1927年入中华民国大学院任文牍工作,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高鲁、陈展云、陈遵妫和我父亲调入天文研究所,是年我父亲加入中国天文学会,是早期会员中惟一的非天文专业会员。当时研究所在南京鼓楼办公,离我家很近,我常去那里,因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第七次工作会议于1990年4月5日至8日在武汉市举行。出席这次工作会议的代表共83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天文单位,有关大学,省、市、地区科协,地方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以及有关天文馆、青少年宫(科技站)等。中国科胁普及部的同志也到会指导,湖北省,武汉市科协领导、湖北省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理事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射电天文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至八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有关十一个单位四十一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同志,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系主任谢炎同志到会讲话,祝贺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